為什麼一定要讀《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權威、最重要的編年史。

中國上下幾千年,都歷經了哪些朝代興衰,出現過哪些歷史事件。要系統理清中國歷史,則一定要讀它。


為什麼一定要讀《資治通鑑》?


毛澤東生前,曾讀過17遍,每一遍都仔細批註。可資治通鑑,究竟講了些什麼?

有人說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強的史書,涵蓋智謀、兵法、心理、做人、處世。如:

《資治通鑑》講唐太宗用人之道:“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樣,要能揚長棄短,量才而用。

講處事智慧,從范蠡和文種的故事中剖析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做事要曉利害,知進退,不要被利益衝昏頭腦。

講個人德行,需一諾千金:“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大丈夫許諾答應了別人,無論怎樣都不會更改。

曾國藩翻讀多遍,稱其為“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為什麼一定要讀《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前夕,總共跨16朝、1362年曆史。

司馬光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

全書正文有三百多萬字,司馬光參考了三百多部著作,對於史料矛盾或記載不清之處,還進行了比較、考訂,撰寫《考異》三十卷。

為了編撰這部書,司馬光前後花了十九年時間。

清朝王鳴盛曾用一句話來概括《資治通鑑》:“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就連金庸都說:寫作的功底,正是來自讀《資治通鑑》,也令我更瞭解歷史規律。


為什麼一定要讀《資治通鑑》?


這些褒揚正表明《資治通鑑》這部偉大作品創作的初衷,這是一部以“政治”為主要導向的歷史書,對各級領導崗位上的幹部都有借鑑意義。

《資治通鑑》記載了劉邦總結他打敗項羽的原因,不是因為比項羽更強大,而是因為手下有以“漢初三傑”為代表的一大批人才,項羽連一個范增都不能用,所以導致失敗。

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總結他為什麼能成功時,提出五條用人經驗:一是用比自己強的高人;二是用有缺點的能人;三是用人之長,棄人之短,即所謂“使人如器”;四是重用敢講真話的人;五是華夷一家,用人不講出身,不搞小圈子。

諸如改革中的剛性與柔性,人生職場上的進與退,軍事鬥爭中的奇與正,權力平衡中的輕與重,駕馭部屬中的寬與嚴,政治生涯中的方與圓,都不是“紙上談兵”可以領悟的。

《資治通鑑》在推崇大道的同時,不乏權變、謀略與辯證法的智慧,這也是它值得細品的原因所在。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