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地坑院文化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當地人稱為“天井院”、“地陰坑”、“地窯”,是古代人們穴居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據說已有約4000多年的歷史了。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從上往下看就像一個個窗戶


地坑院在河南三門峽陝縣、山西運城、甘肅隴東的慶陽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均有分佈。傳說中“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地坑院”。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其中河南三門峽境內保存的較好特別是在陝縣東凡塬、張村塬、張汴塬這三個高臺平原地帶,許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裡,至今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天井院。現存最早還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已住過六代人以上,保存較好的村莊有張村塬的人馬寨和廟上村等。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地坑窯院建造十分巧妙,頗具匠心,窯洞與大地相通,臥於大地之中,隨大地脈膊跳動,實用價值具有防震功能。

藝術功能方面從上往下看,整個窯院為方形,站在院中間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縮影,體現出方圓之美,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反應,是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和諧共生的典型範例。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地坑窯院雖系農家小院,但受歷史傳統文化影響,建造還是十分講究的。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發展成為文化旅遊



地坑院原因

地質成因

這些地方黃土層堆積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黃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積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構成,少數地帶黃土層裡夾雜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於典型褐土和黃潮土之間的農耕土壤,土質結構十分緊密,即有抗壓、抗震、抗鹼作用。因此,鑿挖窯洞,堅固耐用。此外.這裡地下水位較低,一般在30米以下,這些都為“地下挖坑,四壁鑿潤”這種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 件。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氣候原因

氣候條件總的說來是北溫帶大陸性季風區,屬於半乾旱性氣候,特點是涼爽乾燥,四季分明。這裡十年九旱,降雨最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發生,即使偶遇洪澇,由於平面三面都是溝壑,雨水出路通暢,一般不會殃及地坑院群。半乾旱性氣候有利於保持當地上壤的乾燥和堅固.使窯洞建築經久耐用;一年四季溫差較大,更能體現窯洞“穴居”冬暖夏涼的優勢。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社會經濟原因

窯院建築存在數千年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經濟。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是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但生活在黃河中游周邊的黃土塬上的先民卻相當貧困。這裡缺乏煤炭資源,也稀缺森林資源,建造房屋難度很大,而地坑院結構簡單,所用建材少,建築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勞力於農閒之時揮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載中建成一座窯院,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另外,當地農民主要種植冬小麥和夏玉米兩種作物,而小麥、玉米的打收晾曬需要佔用面積較大的場地,這種地下住人,地上打場的建築,很受歡迎,可謂他們的最佳選擇。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地坑院構造

地坑院其實也是窯洞的地下形式。

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長l2—15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為院子,然後在坑的四壁挖10—14個窯洞,工程量約二千個土方左右。窯洞高3米左右,深8一l2米,寬4米左右,窯洞兩米以下的牆壁為垂直,兩米以上至頂端為圓拱形。其中一洞鑿成斜坡,形成階梯形孤行甬道拐個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們出行的通道,稱為門洞,是地坑院的入口。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地坑院的入口有直進型、曲尺型、迴轉型三種。門洞窯多數只有一道大門(也叫鎖門),有的做兩道門,分稱為大門和二門,舊時婦女的活動範圍限定在大門內、二門外。在門洞窯一側挖一個拐窯,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徑1米的水井,加一把軸轆用於解決人畜吃水問題。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這種以地坑院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戶與戶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點式佈置。這種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走進村莊,方看到家家戶戶掩於地下,構成了黃土高原最為獨特的地下村莊。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地坑院傳承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居住條件也正逐步發生巨大變革。

人們逐漸從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磚瓦房所替代,尤其是年輕人更把地坑院看作是貧窮的體現,如今極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了。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一些地坑院是上世紀80年代初建造的,因為沒有人居住,成片的地下村落正在加速走向消亡。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作為民族文化遺產的內容之一,作為民居史上的一大奇特景觀,有責任、有義務對民居地坑院進行搶救性保護。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積極地宣傳呼籲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培養群眾的保護意識,提高領導對保護工作的認識,將地坑院的保護納入國家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工程之中。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來地坑院的搶救與保護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當地政府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搶救與保護,不少著名學者、民俗專家等也都在積極獻計獻策。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地坑院是中華文明寶貴的歷史遺產,是中國民居建築領域的精彩篇章。


黃河兩岸“地坑院”  黃土高原“奇建築”   黃土地下“土窯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