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波談新冠疫情影響製造業的若干問題分析與建議

何建波談新冠疫情影響製造業的若干問題分析與建議

大陸希望集團機電板塊總經理 希望森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智能製造推進合作創新聯盟副理事長 何建波

01此次疫情給我國製造業帶來哪些影響,促進製造業實現哪些變革?


疫情影響各地復工時間,企業生產的經營節奏被打亂,尤其中小型製造現金流、“用工荒”、物流受限、原材料供應難等問題突出。


一方面,製造業本身會因為復工延遲、流通減速等原因,造成短期的生產滯後;另一方面,由消費、服務、進出口領域的影響也會蔓延到製造業,會反應在製造業訂單量、庫存量的減少。疫情之下,為製造業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變革:


(1)製造企業將會更加註重對HSE(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管理


此次疫情發生之初,武漢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就出現了被感染的狀況。如果由於在企業中員工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導致交叉感染,對於企業將可能成為滅頂之災。因此,此次疫情將會促進廣大製造企業,大大加強員工的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管理,強化災難預警機制。


(2)中國製造企業將更加務實地推動智能製造


此次疫情正值中國傳統的春節,疫情的發展對我國製造業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大量勞工無法按期返崗。這對急於開工的製造企業,尤其是中小型製造企業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因此,從長期來看,製造企業的負責人勢必會更加重視智能製造,推進少人化和柔性生產,聘用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工人,從而能夠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

何建波談新冠疫情影響製造業的若干問題分析與建議

另一方面,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出現了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產品生產不及時,跟不上需求的情況,也會促進生產相關醫療物資和醫療器械的製造企業更加註重推進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的應用,構建智能工廠,減少對人工的依賴。同時,還應著力提升物流供應鏈的智能化,提升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此外,通過此次疫情,很多企業也會重新反思“零庫存”,實際上,企業對關鍵的原材料、零部件,保有一定庫存還是必要的。


(3)中國製造企業將更加主動地擁抱數字化轉型


春節之後上班的第一天,很多企業選擇了讓員工在線辦公。由於爆發性增長的海量服務難以響應,幾個中國主流的互聯網公司的在線協作平臺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也體現出企業對數字化技術的現實需求。可以預見,製造企業會對遠程協作的任務管理、項目管理、工作流管理等軟件提出迫切的需求。

何建波談新冠疫情影響製造業的若干問題分析與建議

數字化技術的深層次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員工的協作效率,提高生產與運營的透明度,幫助企業更高效地應對市場需求的波動,縮短新產品上市週期,乃至創新商業模式,由賣產品轉向賣產品使用的服務。而數字化轉型最根本的價值,是能夠幫助製造企業的各級領導真正從全方位洞察數據,從數據中看出正確的趨勢。可以肯定的是,在此疫情之後,製造企業會更加重視對BI、大數據分析和AI等技術的實際應用,並對數據分析師提出迫切的需求。正如此次疫情的各種數據,如果僅僅看目前的整體數據,看到的是感染人數的迅速增長,抗擊疫情的形勢非常嚴峻。但如果分開來仔細分析湖北之外的數據,實際上已經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而如果僅僅看各個省的數據,所獲得價值還是有限,需要仔細看各個市,甚至縣區的數據,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出疫情的發展變化。這個例子展示出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的價值。

02智能製造是製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此次疫情給智能製造帶來哪些變革和挑戰?


由於疫情影響,許多人員隔離、企業停工,部分勞動密集型傳統企業受較大影響。傳統制造業向智能製造轉型是大趨勢,一批無人工廠、無人車間會不斷湧現,智能製造可以把工人從繁雜重複的工序中解放出來,讓更多人參與更高層次的工作。未來,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工廠等高科技行業會強勢崛起。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將再次受到關注,再加上5G技術的成熟,其應用方面會加快進展,虛擬與現實的交融加速。

何建波談新冠疫情影響製造業的若干問題分析與建議

Martech 智慧營銷 & IT服務


(1)線上化


數字化將進一步成為爆點,所有的企業都會意識到:如何能夠將業務線上化、數字化將決定企業抵抗黑天鵝事件的能力。


(2)雲化


眾多企業在本次疫情中,線上業務和用戶量暴增,傳統的IT架構無法支撐。眾多企業意識到只有上雲才能解決這種動態擴展的突發情況,所以企業雲將是下一個增長點和投資點。


(3)數據共享和管理


本次疫情體現出數據共享、採集、存儲、利用的短板,眾多數據不一致、信息不被管理,預計後續政府會加大對於公共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建設。


(4)智能化


眾多服務業在本次疫情中受限於服務人員的約束,所以如何能夠少人化或者無人化,將成為所有企業探索的目標,無人收銀、無人稱重、自助售貨機、自助服務等領域是服務行業下一步發展的突出重點。


此次疫情暴露出,實際上已推進多年的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和智慧交通還是停留在表面。如何能夠快速、準確地定位每一個疑似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疑似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物聯網技術實際上應該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能夠及時監控每個人的健康狀態,對可能出現的疾病進行早期預警,這些需求將會促進相關企業研發更多的智能產品和基於智能移動終端的App


03“後疫情”時期,製造業應當做出哪些調整與改變?


2019年中國第三產業佔比已達到53.9%,超過第二產業39.0%;隨著技術的發展,中國製造業整體自動化水平較高,製造業的抗擊打和修復能力增強。


調研分析表明,在SARS疫情發生當年(即2003年),製造業對經濟增長貢獻不僅大於當年服務業貢獻,也大於鄰近年份製造業貢獻,說明製造業在疫情發生後對經濟增長具有更高的貢獻率。


製造業佔比高的城市在SARS疫情後復甦得更快,效率更高,表明製造業在城市發生疫情後經濟復甦和持續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顯然,穩定製造業尤其是廣大的中小製造企業,就是穩定中國經濟


第一、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條件經批准的企業要迅速恢復生產,或者逐步恢復生產;沒有條件的,也應創造條件,練好內功,準備恢復生產。


第二、要迅速開始內部總結與反思,看看有哪些問題一定要改革,有哪些機會一定要抓住,盤點一下自己到底要什麼、有什麼、放棄什麼和堅持什麼,從危機與變化中找到方向。


第三、要迅速學習數字化辦公、數字化生存。未來的企業,只分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和不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肯定生存能力更強,生存率更高。


第四、訂單數量、單價不斷下降,這時仍要維持盈利,就必須徹底削減成本。

疫情時期也是製造業構建企業內部良好人際關係的絕好機會,有助於生產、研發、銷售和服務各部門的團結協作。


(1)即使是最尖端技術的企業,賣東西、銷售產品仍然是企業經營的根本;

(2)缺乏為客戶盡心盡力的服務精神,疫情時期要獲得訂單是不可能的;

(3)全體員工都懂得要訂單有多難,經營企業有多難。

04為應對突發的公共安全事件(如地震、颱風、疫情等),企業應做好哪些應急準備?


(1)製造企業將會積極推進基於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


在病毒疫情、地震、颱風等意外事件發生的時候,製造企業的維修服務人員往往不能及時趕到現場。因此,推進基於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通過增強現實等技術進行遠程指導,基於對設備的運行狀態監控進行故障預警,這些智能服務會逐漸從理念變成現實。


何建波談新冠疫情影響製造業的若干問題分析與建議

(2)主流產品及核心元器件的儲備


製造業的載體是貨,短期內,儲備庫存還可以撐一陣子,但是因為疫情期間停工無法生產,之後會帶來一段時間斷貨,斷貨又會帶來客戶和供應商的遷移,中期影響比較大。


湖北本就是全國交通的重要樞紐,目前採取最嚴格的管控措施。湖北還是重要的工業大省,武漢是很多產業上游零部件產品的重要供應地,比如光通信、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等,而武漢的經濟活動目前已基本陷入停頓,對產業的影響不言而喻。


顯然,此次疫情之後,製造業服務化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會有更清晰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