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最後23天,還能買房嗎?

還有23天就到2020年了,未來這一個月,各路大神都會預測房地產市場,雖然從來沒有一個人預測靠譜過,但算命總是要堅持的。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7日發佈11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預測,2020年重點城市住房市場總體先抑後穩,房價有望實現軟著陸。少數城市仍存在較快上漲或下跌的可能。《報告》提出了參考性預警預報,其中,房價可能一般性上漲的預警城市有:深圳、東莞、珠海、惠州、蘇州、南通、無錫、寧波;房價可能一般性下跌的預警城市有: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張家口、滄州、青島、濟南、煙臺、威海。


當下樓市政策如何?

1、最近樓市開始有發佈“井噴”寬鬆政策的跡象:

2019年的最後23天,還能買房嗎?

2019年是房地產政策最密集年份,而在房地產政策內容裡,過去很少提及的房地產金融風險在2019年來密集提及,累計看,中央各部委在2019年來累計已經發布過超過25次講話或政策,關於要求注意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2019年房地產調控最主要的特點集中在,政策關注人才、公積金、租賃等市場。


2、部分開發商的拿地節奏快

2019年的最後23天,還能買房嗎?

雖然2019年下半年房企資金鍊有所收緊,但整體看,2019年房企拿地數量依然刷新歷史記錄:2019年截至11月28日,龍頭房企拿地數據:整體看,50大房企拿地金額高達1.97萬億,同比2018年同期上漲幅度高達18%。拿地最多的萬科1567億、碧桂園1236億、保利964億、中海928億!拿地超過500億的房企高達9家,合計38家房企拿地超過200億,刷新歷史同期記錄。


3、2020年,該“咬牙買房”還是“儘快賣房”?

到目前為止,普通人周圍能夠找到股市發家致富的,最後總是還給股市,而房地產作為拉動經濟的引擎,起碼核心區位的,依然值得投資。如果你人到中年,創業沒有機會了,炒股票也沒有內幕消息,對於投資又不太熟悉,到國外配置資產也沒有條件。


那麼,你抗禦通脹的工具,還應該是大城市中心城區的物業。中國房地產市場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長期還是看政策。

1、買房看政策,政策看信貸,利率的頂峰已經在8-9月出現,利率下調是趨勢,特別是MLF降低後,不論5年期的LPR如何變化,社會資金成本肯定是降低的。

2、其他城市,包括深圳等城市的豪宅稅改,各地的人才政策,北京的調控政策全國最嚴,但微調部分過於嚴苛的政策已經到了窗口期。而按照北京市場的需求積蓄時間和週期,現在樓市基本是3-4個季度的小週期,按照正常看,春節前後會接近2019年初。

3、土地市場供應出現了變化,雖然依然全面限價,但看2019年的土地市場,不限價商品房地塊已經超過15宗,從供應節奏看,2020年入市的不限價房會增加。

2019年的最後23天,還能買房嗎?

其實“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樣的說法在7月份的政治局會議中就有提到過。為何還要再次強調?這表明了國家對於樓市調控的態度,也說明“房住不炒”以及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在未來一段時間仍會保持,樓市的平穩運行成為大趨勢。

當樓市迴歸理性,購房者的消費也愈趨理性,購房者應根據自己的置業需求來作出選擇。未來房子的投資回報將有回落,如果是處於投資考慮,建議還是再等等。如果是剛需自住,建議在年底篩選一些降價或優惠力度大的樓盤趁低吸納。

2019年的最後23天,還能買房嗎?

從目前重慶樓市的表現,房價下跌已經開啟。但是,由於今年重慶主城土地成交量也下降較多,同比下降24%。後續新房的供應量上也會出現下降,再加上當前去化調期只有3.5個月,雖然逐月在增加,近期大跌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少數樓盤在資金壓力或看淡未來的預期之下,會搶先甩貨,例如,國慶節期間,就出現了中央公園、悅來、微電園的幾個樓盤以每天5套特價房的形式直降2000元每平米以上。

當房價不再上漲以後,大家對於今後該買房還是賣房有些迷茫,是去是留不知道如何選擇。供應預期平穩,優質房源減少的時候,最佳窗口期的確到了。

而決定你是不是真要買房要看2019年12月20日的LPR,在豬肉價格平穩下,下次降息幅度多大!如果再次降息,那麼政策微調可以預期,可以抓緊看房了。如果不降息,那麼房價將還會繼續跌一波。

2019年的最後23天,還能買房嗎?

重慶樓市的降溫已經開啟,房價下調開剛剛開啟,樓市三九未到,何來買房的好時機。在當前調控政策、銀行利率、經濟發展等綜合影響下,等一等,三房變四房,是有機會實現的。

不過,從重慶整體購買力來看,已經出現透支現象。重慶人想買房已經沒錢了。根據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發布的《2019年10月重慶市金融運行簡況》顯示,今年,重慶住戶存款下降122.99億元,住戶貸款增加182.66億元。

沒錢買房,其實從另一個方面可以印證。最近中央公園某盤線下搶房活動,看現場人潮湧動,一片興旺。但是,實際上,當天成交去化率不足70%。要知道這個樓盤的房價在中央公園屬於最低的樓盤,前期都是在網上選房,現在也不得不轉移到線下來營造熱銷氛圍。這恰恰表明樓市降溫還會繼續。而其它樓盤新開盤加推,當天去化率低於30%的已有很多,少數項目開盤一個月後,網籤還為1套或幾套,在此就不便細說。

隨著房地產調控逐步深入,已經頗有成效,但樓市的降溫依舊持續。其實對於購房者來說,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也很難預料到樓市的降溫會持續多久?甚至不清楚買房的時機在哪?

辨不清樓市形勢的他們,在“買房”和“再等等”這兩條路的分叉路口徘徊。另外時值年底,又更深加劇了他們買房焦慮。

2019年的最後23天,還能買房嗎?

除了官方數據政策以外,樓市的動作往往會來得更早、更能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

從打折促銷,到全員賣房,再到裁員降薪等,對於樓市來說都並算什麼好消息。比如說打折降價促銷,開發商越是賣力地吆喝著它們樓盤,不是越能反映出它們衝刺業績的焦慮嗎?越是提供大額折扣優惠,不是越能反襯樓市的冷淡嗎?

2019年,既是房企融資最困難的一年,又是房企銷售壓力最大的一年。在雙重壓力之下,它們這些動作恰恰是在樓市逆勢之下,是順應形勢的戰略調整,是對求生存活下去的渴望。但對於糾結“買房”還是“再等等”的購房者來說,在房企全力衝刺業績的情況下,遇到高性價比房源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關注頭條號,私信發送“樓市”,免費加入粉絲交流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