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聊得挺好的,可最終還是不通過,這兩方面原因需要你去反思


面試聊得挺好的,可最終還是不通過,這兩方面原因需要你去反思

最近聽到各種和找工作有關的聲音,比如,

投遞了多份簡歷卻沒有下文了;

面試之後,面試官說回去等通知,但一個星期過去了,還是沒有得到回覆;

感覺面試時表現的挺好的,但最終還是沒有通過,想不通;

……

相信這些問題,應該也是不少求職者的困擾。

特別是今年,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求職競爭大,成功拿到一份offer的概率大大降低,那些在面試時,明明和麵試官聊的好好的,甚至連工資都扯上了的,最終還是沒有通過面試,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在此也想先和那些面試多次但還是不通過的朋友說:千萬彆氣餒!

找工作看能力,有時候也很看運氣,面試沒有通過,這其實有很多個因素在裡面的。

這篇文章也將從自身原因和麵試公司兩方面的原因出發,依次來幫大家分析,面試不通過時,原因可能來自那些地方呢?

全文篇幅不長,可以較短的時間就能看完,但希望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面試經歷去思考,然後找到自己面試不通過的原因,及時糾正,爭取在下一次面試表現得更好。


一、從自身原因出發


你可以認真回想一下:


1.你真的回答好了嗎?還只是在和HR聊天?

在面試過程中,有些問題是不是自己沒有回答好,你回答的夠全面嗎?

面試過程中在回答某個問題時,是不是猶豫,卡頓了?

把這些問題都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回答的優化,因為這些問題很有可能在下一次面試被問到,即便這次面試沒有通過,但可以當做是下一次的面試經驗。


面試聊得挺好的,可最終還是不通過,這兩方面原因需要你去反思


2.說太多,“暴露”太多,反而錯太多

面試官問一個問題,大談其談,剛好踩到雷區了。

比如穩定性,特質,品行問題。

你認為的好,在HR眼裡是其實是另一種情況。


3.有其他面試者比你更優秀

同樣學歷背景,但有工作經驗比你豐富的;

工作經驗都OK,但有其他學歷背景比你合適,或穩定性比你高的面試者。

特別是今年,大家都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和你同時競爭一個崗位的求職者可能是往年的2倍,如果我們覺得自己面試表現的不錯,即便沒有通過也不要因此影響心態,因為總會有比自己優秀的人。


4.沒有體現出你的穩定性

你的專業技能不錯,但是聊到穩定性相關問題時,比如:

  • 從上一件公司離職的原因
  • 是否本地的?是否單身?婚姻狀況?等等一些比較偏個人隱私的問題。

如果你沒有回答好,讓面試官擔心你不夠穩定,對方一般也是不敢要的。


5.HR進行背景調查後,發現不符合

有些公司會在發正式offer之前對候選者進行背景調查,背調內容包括:

候選人以往的經歷(比如具體工作時間、崗位名稱、工作職責、教育經歷、薪資水平)、他人的評價等,一些大中型公司甚至會請專業的背調公司進行調查,當然相應的調查內容會根據崗位的職級高低有所不同。

如果被調查出來簡歷造假或面試撒謊的,大概率是不會要的。


面試聊得挺好的,可最終還是不通過,這兩方面原因需要你去反思


二、面試公司方面的因素

覺得和麵試官聊得不錯,但面試不通過,有時候除了是自身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客觀因素,比如:


1.很扎心,跟你聊很多,單純是出於禮貌。


2.這只是個偽需求

有些公司HR找你來面試,可能只是為了達到KPI,但實際上該崗位已經不需要招人了。

還有一種是這個崗位需求、薪資等還沒有確定,還在走流程,找你來面試,可能只是先試試手。

再還有一種更過分的,約你來聊聊,看看思路,然後提供給用人部門。


3.決定權不在於面試官

和你聊的很嗨的可能是HR,最終決定權在於用人部門。


4、需求突然有變

用人部門突然不要人了,或者崗位需求突然有變,求職者不符合新需求了的。


總之,在面試過程中,即使一些看似很輕鬆簡單的問題,也不要立刻就鬆懈了,你不經意間說的話,可能就踩中了雷區導致面試不通過。

當然,有些時候真的不是你的問題,面試之前儘可能的多瞭解目標公司,面試之後,2天內沒有給答覆的,可以主動問HR面試結果,早點為下一步做打算。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喜歡的話歡迎轉發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學習。

關注獵多多,學習更多職業規劃、求職面試和職場攻略。


2020年,或許會變得很難,但希望有一份高薪,為你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