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三月三,你准备好地菜煮鸡蛋没?

农历三月初三,草长莺飞,柳绿花繁。

一犁杏雨幽幽,三径桑云淡淡,

春意勃发、万物萌动。

又到一年三月三,你准备好地菜煮鸡蛋没?

这一天,又被我国古代人称作“上巳节”,上巳节的缘起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伏羲氏。传说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这一天,传说也是王母娘娘开蟠桃盛宴,宴请各路神仙的日子。众仙也将受邀赴宴作为了一种荣耀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农历三月初三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道教节日。

这一天,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论语》里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就是这一天的情形。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去赏春踏青、去江边洗涤污浊,以消灾除邪。


古往今来,农历三月初三不仅给今天的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更饱含着为自己、为家人带来平安健康的美好祈愿。


为什么三月三要吃鸡蛋

据说,三月三吃鸡蛋是必须做的一件事。

但是,为什么

三月三家家户户都要

吃鸡蛋呢?

又到一年三月三,你准备好地菜煮鸡蛋没?

小时候每到三月三,妈妈就会念叨“今天三月三,要吃鸡蛋啊,吃了鸡蛋头就不昏(晕)了啊!”心里纳闷着:为什么吃鸡蛋不头晕?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很多朋友都会奇怪为什么三月三要吃荠菜(地菜)煮鸡蛋?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有什么含义吗?

又到一年三月三,你准备好地菜煮鸡蛋没?


01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由来

相传古时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突然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到楚地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楚地逐渐流传开来,形成了风俗。

又到一年三月三,你准备好地菜煮鸡蛋没?


02

地菜煮鸡蛋的做法

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从田野里采来一把地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食之,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地菜,俗称地米菜,又名荠菜。《本草纲目》载:佛家常以荠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又到一年三月三,你准备好地菜煮鸡蛋没?

地菜煮鸡蛋可以祛风湿、清火,

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即一些流行性疾病,如流行感冒、流脑等。

三月三吃鸡蛋的原因,

您现在了解了吗

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