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買大杯、中杯還是小杯,看的不是你的胃口,而是腦袋

當代年輕人離不開的三樣東西:手機、火鍋、奶茶。

關於奶茶的這個話題,其實我在這個寒假的早些時候想寫了,但為什麼一直沒寫呢?

主要是覺得疫情期間大家都被迫在家宅著,哪兒也不能去,啥也吃不著。要是看完之後把大家的饞蟲都勾上來了,豈不是罪過?

不過幸好,現在大家都陸陸續續的復工了,出門也沒有那麼限制了,火鍋、奶茶、燒烤什麼的,都可以整上了。

既然時機已經成熟,那就寫吧。

首先我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平時喝奶茶喜歡點多大杯的?

這麼大?

奶茶買大杯、中杯還是小杯,看的不是你的胃口,而是腦袋

還是這麼大?

奶茶買大杯、中杯還是小杯,看的不是你的胃口,而是腦袋

或者是這~麼~大!

奶茶買大杯、中杯還是小杯,看的不是你的胃口,而是腦袋

當然這麼大的有點誇張啊,我們一般喝的奶茶基本就三種尺寸:小杯、中杯、大杯。

我曾經問過很多人,平時喝奶茶喜歡點多大杯的,絕大部分人給我的回答是:中杯。

為什麼呢?

因為點大杯怕自己喝不完,點小杯又覺得不划算,對比之下還是中杯最合適。

看似縝密的邏輯讓人無法反駁,可仔細想想,這其實是商家利用"誘餌效應"給消費者們設下的一個"消費陷阱"。

什麼是誘餌效應

誘餌效應是一種首先在商業領域中發現的心理學效應,指的是當消費者面對兩個選項,但無法做出選擇時,適當加入一個新的選項,可以使原來的某一個選項變得更有吸引力。

新加入的這個選項就叫做"誘餌",變得更有吸引力的那個選項就叫做"目標"。

奶茶買大杯、中杯還是小杯,看的不是你的胃口,而是腦袋

杜克大學的丹·艾瑞里教授曾經就做過一個關於誘餌效應的實驗:

他找來100個學生,讓他們選擇雜誌的訂閱方式,其中電子版是50美元一年,電子版加實體版是100美元一年。

結果有68人選擇了電子版,只有32人選擇了電子版加實體版。

隨後丹教授又重新找了100人,不過這次實驗裡多了一個選項:只有實體版,但同樣是100美元一年。

這次的實驗結果與上一次截然相反,有多達84名同學選擇了電子版加實體版,也就是說在這次實驗中,出版商可以多賺2600美元。

為什麼這兩次實驗結果會相差這麼遠呢?

這就跟賣家和買家不同的心理有關了:賣家為了多賺錢,肯定是希望貴的那個選項賣得多,而買家為了省錢,或者說為了性價比,自然會去買他心裡認為最划算的選項。

奶茶買大杯、中杯還是小杯,看的不是你的胃口,而是腦袋

在第一次實驗中,不管電子版還是實體版,反正都能看,買家自然會選擇便宜的那個。

這樣就使得賣家達不到"賺更多錢"的目的了,所以在第二次實驗中,為了"100美元的電子版加實體版"這個目標賣得更好,丹教授新加入了"100美元只有實體版"這個選項作為誘餌。

學生們一看,這個電子版不就相當於白送嗎?誰願意花50美元去買一個本來可以白送的東西?

所以電子版這個選項就已經被大部分同學否定了,剩下的兩個選項都是100美元,不管選擇哪個,對出版商來說都一樣了。

這就是誘餌效應的力量,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選擇,讓商家賺了更多的錢,還讓花錢花的很爽,以為自己佔了便宜。

奶茶分為大、中、小杯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只有一大一小兩種杯型,那麼大部分人會選擇小杯,這時增加一個超大杯,然後改名為小杯、中杯和大杯,那麼就會出現文章最開始的那樣,中杯反而成了大部分人的選擇。

奶茶買大杯、中杯還是小杯,看的不是你的胃口,而是腦袋

30元的酒在50元的酒面前就顯得不那麼貴了

生活中還有許多方面運用到了誘餌效應,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另一種年輕人離不開的東西:手機。

縱觀這幾年的手機發佈會,總是會一次性推出好幾款產品:一款是減配的,一款是標配的,還有一款是pro/max/plus之類的。

你會發現配置最高的那款價格永遠特別誇張,你有時候都會在心裡想:就這破手機賣這麼貴,誰買啊?

其實這就是商家設下的一個誘餌,把最想讓消費者買的產品放在第二的位置,有了排名第一的那個產品的襯托,排第二的這個就會越看越"香"。

如何擺脫誘餌效應

不得不說在現在這個時代,各種各樣的商品、促銷、購物節層出不窮,普通消費者們簡直難以招架,稍不留神就把手給"剁光了"。

那麼如何擺脫誘餌效應給我們帶來的消費陷阱呢?

當你處於一個複雜的消費情景時,你的面前有玲琅滿目的商品供你選擇,可你不知道該買哪一個比較好,這個時候你先想清楚,

你最需要的是什麼,先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再說。

在此基礎上,如果你還想擁有別的附加價值,那就根據你的預算來考慮,如果你比較拮据,那就別看了,趁早買完回家吧。

什麼?你說你是土豪?那這就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您隨便買吧,我不打擾了。

我是 ,一個慢性子的95後,喜歡閱讀和電影,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