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國經濟與復工——危機中求生存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與復工——危機中求生存

最近因為開始大範圍復工,同事們在辦公室閒聊開始對於國外的疫情幸災樂禍,各種嘲諷,特別是美股的熔斷說的是興高采烈,狂笑不止......

從疫情在世界蔓延到國際油價下跌,再到如今以每股為代表的各國股市下跌,已經可以說明實際性的經濟危機已經來臨,而我國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並且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經濟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覺得世界經濟出現問題會對中國毫無影響?

如果你這麼認為那麼說明你對經濟,對中國毫無認識,別的不談,出口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它是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如果它除了問題那麼影響將是巨大的。

而今年1~2月份因為疫情的影響中國的經濟不論是消費、出口、投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口說無憑,上數據:

(1)2020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3.5%(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下降26.63%。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與復工——危機中求生存

(2)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3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較2018年12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據測算,剔除春節因素影響增長6.1%。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43%。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與復工——危機中求生存

那麼工業增加值是什麼?有什麼作用,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釋: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期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同時也反映了生產單位或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

也就是說,工業增加值是一個衡量經濟的重要指標,對GDP有非常大的影響。

接著往下看:

2020年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8938億元,同比下降26.4%。從環比速度看,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27.38%。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與復工——危機中求生存

2020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3.7%,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48476億元,下降18.9%。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與復工——危機中求生存

我想不用再看下去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當然它對世界的影響必然是非常巨大,而我國復工正在進行中,雖然政府出臺措施鼓勵,但是因為人員、供應商、出口國家的疫情等等問題,復工後經濟的復甦沒有立馬顯出成果,具體如何還需要觀察,但毫無疑問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近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疫情暫時緩解而放鬆,應該瞭解到這次的危機並未結束,復工的目的也並沒有完全達到,現在不是也不應該嘲諷別的國家,而是安下心來,努力工作,爭取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我們平時總是說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個國家,這時候是大家表現自己的熱愛的時候了,而真正的熱愛是在這個時候依然注意對疫情的防護,不要向國家已經非常非常緊張的醫療系統增加負擔,努力工作,讓經濟更快的復甦,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而不是無知的嘲笑其他同樣處在疫情中、處在悲傷和焦慮中的人,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擁有同一套遺傳物質的人,作為一個人,要有起碼的做人底線。

希望我國為復甦經濟而進行的復工能夠繼續進行下去,也希望我們在這次的危機中能夠成長,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危機中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