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民以食為天”,普通民眾對飲食一直非常重視。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平常吃飯,我們基本上都是三五成群,圍桌共飲,享受其樂融融的氛圍。但是在唐宋之前,人們吃飯都是一人一案,每人三五個小菜,互相之間推杯換盞,彬彬有禮。從唐宋之前的分餐到現在的合食,國人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遷,那麼我們的飲食方式是如何發展變化的呢?

分餐制曾經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是絕對的主流

先秦時期,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是禮樂文化,用餐方式也深受其影響。分餐的就餐方式就是在適應日常生活規範的背景下出現的。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先秦時期,人們把“禮”看得十分重要,禮儀制度規範而嚴格,而食禮又是所有禮儀的基礎,《禮記》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有關飲食的禮儀制度自中國進入階級社會就產生了,至遲在西周時期已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制度。西周實行嚴格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等級制度十分明確,而飲食禮儀更是規定得事無鉅細。

鼎,最初只是用來煮肉的鍋;簋也不過是用來盛放食物的盆,但在禮制森嚴的西周,它卻成了人們身份和地位的標誌。也就是說用鼎數量的多少來劃分地位的不同,地位越高,使用的數量也就越多,享受的肉食品也就愈豐富。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秦漢時期,雖然經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崩樂壞”,但傳統禮儀道德的影響仍然存在,人們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封建中央集權制度的初建,更需要在禮儀方面加強控制,所以飲食禮制的約束依然十分嚴格。

這一時期的就餐方式依然遵循商周時期的傳統即盤腿坐於席,一人一案,這種就餐方式在許多漢代壁畫裡可以得到印證。在河南密縣《宴飲百戲圖》的壁畫中,圖中人物席地坐於場地的兩側,宴飲觀戲,每一位賓客面前都盛放有相同的圓形器皿,這便是古人分餐而食的盛大場面。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東漢時期品評人物風氣的盛行,使人們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規範,儒家所崇尚的寬大的儒服、方正的步子、端正的坐姿等,都成為人們的行為標準。這種行為標準反映在飲食文化領域,依然約束著人們的飲食習慣,這一時期的飲食文化中約束依然多於隨意。

從分餐制的發展歷程中,我們能洞悉出一定的歷史人文特點

分餐制的發展史不僅僅是人們飲食文化的歷史,同時還包含著一些人文歷史的特點,從側面折射出了日常飲食中的文化氣息。

一、分餐制的發展與社會生產力水平密切相關

原始社會初期,人們主要靠狩獵和採集野果為生,群體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生產無剩餘。這種消費是原始的平均消費,即先把得來的食物平均分成若干小份,再分配給每個人分而食之,這就是早期的分餐制的形式。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到了新石器時代,生產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剩餘食物,產生了私有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開始形成。群體用餐被家庭用餐代替。這時的大部分家庭已出現剩餘食物,不需再平均分配每個成員都能吃飽。所以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在家庭中用餐不再分餐。但在一些食物嚴重短缺的家庭中,為了避免爭奪食物仍採取分而食之的形式。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分餐制是伴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高低、社會財物多寡而變化的。當一個集體或家庭食物嚴重短缺時,大家都實行分餐,做到公平。反之,當集體食物有足夠剩餘時,集體或家庭用餐時不再分而食之。

二、古代分餐制是等級制在飲食文化中的體現

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私有制的產生,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貴族手中。在貴族階層等級制森嚴,此時的飲食文化中也蘊涵著深刻的封建等級觀念。他們在用餐過程中用不同的坐向、不同的餐具、不同的食物來反映用餐者不同的身份和地位。這就決定了分餐制的存在。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隋唐以後,餐飲文化中等級制的烙印慢慢淡化,交流感情、熱鬧團圓的氛圍不斷加強。各種家宴以及朋友聚會,一般都是為實現某種目的而聚餐,如:吟詩作賦、慶賀、道喜等,大家注重吃出情趣、吃出感情,這種情、禮交融的文化,需要色、香、味、形俱佳的菜餚助興。分餐弱化了這種特色,而大家圍坐一桌共同分享菜餚的合食制恰好能滿足用餐者的這種需求,合食製得到發展。

從整體而言,中國古代貴族式的分餐制,多存在於中國的上層社會,因為那是一個權利分配、要求昭顯等級的場所,是統治者顯示其威儀、高貴的需要。而在中國的民間,分餐制並沒有大量的出現。

魏晉至隋唐時期,國人用餐方式從分餐向合食轉變

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興起,文人蔑視禮教,傳統的道德規範受到衝擊;周邊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建立政權與漢人雜居,胡漢之間相互影晌從而使得漢族人的生活習慣發生變化。社會結構的變化同樣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胡漢之間的互相融合使得國人的用餐方式從分餐向合食轉變。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一、魏晉南北朝社會動盪,儒家提倡的封建禮制遭到破壞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分裂時期,前後經歷了三國鼎立,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對峙的混亂局面。這種動盪和分裂使秦始皇以來所建立的封建大一統局面遭到破壞,社會生活諸方面逐漸打破了秦漢以來的慣有格局,出現了許多求變契機。

朝不保夕的生活使士人普遍感到世事無常,人生短促,常飲酒清談,篤信老莊,因此儒學式微,玄學興起。傳統儒家禮儀規範受到挑戰,禮制和尊卑在這些名士眼裡失去了往日的尊崇。在宴飲活動中,大家極盡奢侈之能事。

“今之燕喜,相競誇豪,積果如山嶽,列餚同綺繡,露臺之產,不周一燕之資,而賓主之間,裁取滿腹,未及下堂,已同臭腐。”

這種奢靡的社會背景下,人們追求饕餮常居樂土,進餐時竭盡全力滿足口腹之慾,飲食中的禮制禁忌逐漸失去功效。分餐制賴以存在的社會倫理基礎出現鬆動,隨之出現向合餐制轉化的契機。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二、少數民族遷入內地,胡漢雜居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紛擾,政權更迭周邊少數民族紛紛進入中原地區建立政權。少數民族與漢民族的雜居共處更使民族融合加速。胡服、胡食、胡床樣式新穎而又實用,很快為漢人所接受。

所謂“胡服”,指西域地區諸少數民族以及印度、波斯諸國的服裝式樣而言。穿胡服最大的好處是便於行動,胡服進入普通人生活後,為數人合食飲宴創造了便利。胡服衣袖瘦窄使人在進餐時,不至於碰翻食盤,沾染油汙,影響旁人;胡服緊身及膝使數人圍坐合食時,不至於每人佔地過大而無法落座。因此,胡服的出現為分餐制向合餐制的轉化創造了便利條件。

胡床是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與馬紮功能類似,是遊牧民族傳入之物,所以稱為“胡床”。胡床傳入以前,古人習慣於“席地而坐,憑俎案而食”,即跽坐在筵、席上,面前擺上食案、食盤。胡床的出現,使人能夠垂足而坐,坐姿更舒服,視野更開闊。

河南東魏石刻《胡床》中人物翹腿坐在胡床上,面前放著俎案。有趣的是胡床比俎案高許多,人坐在胡床上進食,很不方便。這種不協調最終促使大案高桌的出現。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高桌大椅的出現,一方面使人們能更加舒適地進餐,並使眾人合食有足夠的空間。另一方面在高桌大椅普遍使用的情況下,如果再沿襲原來的分餐制,每人都有一套高大桌椅,人少尚可,人多就會佔用空間過多。因此,實行合食制是當時一種必然的選擇。

三、魏晉至隋唐餐飲文化中等級制的烙印慢慢淡化

魏晉南北朝時,人們身逢亂世,覺世事無常,朝不保夕,所以“唯事飲啖,一日三羊,三日一犢”,能得樂時且得樂。人們經常相聚一起,熱衷於宴飲活動。隨著佛教的盛行,信徒茹齋成風。在此基礎上,京津地區和江南孕育出早期的素宴。此外,西域少數民族胡食的傳入,使得中原地區宴飲日益豐富多彩。

到隋唐時期,社會繁榮穩定,開明包容。唐朝與西域及外邦的交往,提高了城市的流動性。人們之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宴飲無疑是重要的交流方式。當時唐朝各種名目的宴飲種類繁多,高官得中要擺“燒尾宴”,新科中舉要擺曲江宴、櫻桃宴,仕女們遊春要擺探春宴,貴婦到曲江遊園要擺裙幄宴。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魏晉至隋唐宴飲活動其功能主要是促進情感的交流,而分餐拉開了進食空間,不利於情感交流,合食恰好能彌補這一缺憾。圍桌而食、共享大餐的合餐制使人們在飲宴活動中心態更加放達自由,從而也淡化了飲食活動中的禮法約束與等級制度,更有利於製造歡樂和諧的氣氛,可以說,宴飲活動的盛行,是分餐向合食轉化的心理基礎。

宋代以後飲食文化的興盛使得合食制綿延至今

唐末宋初,食材的多元化、烹飪樣式的多變極大地豐富了宋代餐桌的菜色,教坊酒樓、勾欄瓦舍等公共飲食空間的出現,促使飲食文化走向商業化,這是中國民眾飲食文化的一次重要改革。

隨著服飾、坐具、坐姿的改進,合餐逐漸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習慣。從東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的垂足而坐的坐姿、坐具中經魏晉南北朝隋唐,至宋代終於完全為漢人所消化,商周以來的跪坐傳統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傢俱終於為新的形式所替代。

在宋代,現代式高大的桌椅、凳子已取代唐代低矮的桌凳,成為各階層普通的日常傢俱。美食開始從豪門貴族走向街頭百姓,從琳琅滿目的饗宴到貼近民眾的茶樓酒肆,極大地豐富了當時百姓的飲食活動。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明清時期,合餐的就餐方式完全定型。儒家“和”的思想完整地反映到飲食活動中,使飲宴活動更追求氣氛的和諧和感情的交流。飲宴活動的交際色彩大大增強,勸酒勸菜的筵席文化得到發展。據史料記載,清代乾隆下江南,沿途飲宴無數,除皇帝一人一桌獨餐之外,其他隨從人員都是圍桌而食。

滿漢全席在這一時期出現,標誌著合餐的進餐方式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已是根深蒂固。而且,不管是何種飲食情境,但凡是有客人上門,好客的中國人常會以豐盛的菜餚來款待客人,席間主人還會“勸菜”,通過“共食”這一中式飲食風俗習慣,主客之間的距離一下就被拉近了。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前景展望:分餐還是合食?

中國人民的用餐方式,從分餐到合食經歷了上千年的時間,而合食也不斷髮展綿延至今,這從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愛熱鬧,重人倫的傳統社會觀念。時至今日,出於衛生考慮,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分餐,推崇西方的分餐制。

西方採用分餐制度或者自助形式不僅是其飲食結構以及衛生等因素作用的後果,更是西方文化的體現,是社交的要求。因為在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提倡的是個性、個體和自由,所以分餐是西方文化精神的體現,而這成為導致了西方社會人際關係疏離的原因之一。

分餐還是合食?日常飲食習慣的背後有著大學問

在許多中國人的思維裡,對於群體的重視遠遠大於自身,人是社會性動物,難免與他人發生聯繫,而合食正是與他人交流必不可少的氛圍之一。合食的重點是合,而“和”正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這一,這早已刻進了中國人的身體裡,融入在我們的潛意識中。

合餐制與分餐制孰優孰劣的問題並無確切答案,關鍵在於它根植於什麼樣的社會文化之中。就像西方社會很難實行合餐制一樣,在中國,合餐制仍有繼續盛行的社會心理基礎和文化背景,分餐制就很難被大眾認可踐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魏晉至隋唐時期分餐向合食的轉變從諸多方面影響了後世中國人的現實生活。

小結

飲食對於中國人而言,已經不只是滿足人類溫飽需要的生理行為,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文化活動。分餐的就餐方式是由當時的禮樂制度決定的,同人們的生活習慣相適應。而合餐,則是由於民族融合、社會觀念的變化,適應人們變化了的生活習慣而逐漸產生的。分餐和合食並不好壞之分,關鍵看其所根植的社會文化以及是否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

相關參考資料:《中國飲食禮俗與文化史論》、《珍饈玉饌—古代飲食文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