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西華縣特產名吃,和那些傳奇的故事

逍遙鎮胡辣湯

周口西華縣特產名吃,和那些傳奇的故事


逍遙鎮胡辣湯是中華風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開胃健脾,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


  胡辣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當時的天子宋徽宗雅好風月,軍國之事一無所長,但琴棋書畫、吃喝玩樂等卻無所不通。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淫侈奢靡的風氣自上而下,遍及國中,而尤以汴京為最。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勾勒出了大宋-前數十年的繁盛,其中的各色飲食種類多多、風味各異,演變、流傳,就成了有名的開封小吃。因此,真的說起淵源來,胡辣湯還和東京汴梁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呢!


  當時,宮中有位小太監,自幼淨身進宮,因為善於揣摩上意、應對得體,深得宋徽宗的喜愛,十六七歲時,便成為皇帝的貼身太監。徽宗皇帝對小太監寵愛有加,特許他出宮遊玩,順便回家省親。小太監是南陽一帶的人,因此出宮之後向西而行,第一站就到了嵩山少林寺。作為皇帝面前的紅人,寺中方丈對他熱情款待,照顧極其周到。當他看到小太監面紅耳赤、口唇乾渴且飲食又少時,便奉上一碗少林寺的“醒酒湯”,小太監飲後直覺體氣清爽,諸症若失,甚是高興,於是連飲數日,臨行時又向方丈討要“醒酒湯”的方子,方丈即將此方贈與小太監。


  回家省親之後,小太監繼續南行,便來到武當山遊玩一番,武當山掌門人見小太監食量很大,小便量多、大便腥臭難聞、身體消瘦,就為小太監準備了武當山的“消食茶”,小太監飲用數日之後,大便正常,形體漸豐,拿銅鏡一照,面色也白皙了許多。小太監很是感激,又將此方討來。


  見此二方頗有效用,小太監回宮後,便尋思將它獻給徽宗皇帝,以討得皇帝歡心。他找來御膳房的太監及太醫院的院士,以此二方為基礎,做出一種色香味形俱佳的湯來。該湯既消減了茶之苦味,又去掉了湯之辣味,且能醒酒提神、開胃健脾。施與諸妃嬪,眾皆曰佳;奉與徽宗皇帝,這位風流皇帝更是精神矍鑠,喜不自禁。


  徽宗皇帝問小太監此為何湯,小太監靈機一動,稱其為“延年益壽湯”,徽宗皇帝大喜,賜小太監為國姓(即趙姓),御封此湯為“趙氏延年益壽湯”。此湯據說冬禦寒,夏避暑,徽宗皇帝曾敕發於軍營之中,軍士們服後百邪難侵,諸病不生,一時之間聲譽鵲起,並因此成為軍中之良方。


  後來,恰逢“靖康之難”,金兵攻破開封城,擄走徽宗、欽宗二帝,離亂之中,小太監脫出牢籠,隨逃難人群向南逃去。小太監久居宮闈,身體本虛,再加上牢獄之災、破國之難,路途風寒,心中驚懼,行不多遠,便身染重疾,待逃至逍遙鎮碼頭上時,天色已晚,他再也支持不住,昏倒在碼頭上的一個茶水爐前。第二天早上,賣茶水的王老漢發現火爐前躺著一個人,趕快將他拖到屋內進行救治,一頓熱湯熱飯之後,小太監的病好了許多。王老漢收留了小太監,並將女兒許配給小太監為妻(表示懷疑)。為謀生計,小太監將茶水攤變成了早點攤,他把“延年益壽湯”加以變化(宮闈中人喜湯為養,民間百姓需粥以充),將其售與四方行商。後來,小太監又將湯中的藥物去除,再加上炒過的黑芝麻、花生仁之類,做成了一種甜湯,這就成為後來流行於逍遙當地的油茶。


  有一天,一位北方客商帶了一瓶胡椒粉來吃小太監的大肉粥,王老漢一不小心將客人隨手放於粥桶邊上的胡椒粉瓶碰翻,小太監無意中又將翻入的胡椒粉攪進鍋中,客人吃後,身心俱暢,通體舒泰,胡辣湯就這樣在一次偶然的“碰撞”中誕生了。這位北方客商就問小太監這是什麼湯(應該是什麼粥),小太監聞此湯香味撲鼻,舀出一嘗,辣味醇郁,既有乾薑、良姜的辣味,又有胡椒、蓽撥的辣味,還有肉桂、山奈等的辣味,各種不同的辣味綜合起來,充分調動了味覺器官,感覺分外不同,因此小太監就把它稱為“胡辣湯”。


  所謂胡辣湯,可不是指湯中放了胡椒與辣椒,實際上正宗的胡辣湯中只用胡椒不用辣椒,胡辣湯的意思,就是“胡亂辣”,各種辣味加在一起的那種辣,其他的解釋,不是附會就是望文生義。經過民間若干年的加工發展,一種以適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醇郁、湯香撲鼻的胡辣湯在逍遙鎮誕生。胡辣湯不僅色鮮味美,還有防病健身的醫藥價值,而且經濟實惠,不管貴賤貧窮都能消費享用,所以受到眾的消費者的普遍歡迎。


  當時,閣老嚴嵩為了討皇帝歡心,從一個道士手中得到一付助壽延年的調味藥獻給皇帝,以燒湯飲之。該湯美味無窮,龍顏大喜,命名為"御湯"。明朝亡後,御廚趙紀攜帶此藥逃至逍遙鎮(今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受逍遙胡氏之恩,遂將此方傳授於胡氏。因此湯香辣味美,併為胡氏所經營,後慢慢被當地老百姓傳稱為“逍遙鎮胡辣湯”。


西華田口大棗

周口西華縣特產名吃,和那些傳奇的故事


  田口大棗種植面積已達3.8萬畝,進入盛果期的大棗25000畝,初果期的大棗13000畝,年產乾鮮棗1000萬公斤,產值2500多萬元,實現了“樹上千元錢,樹下千斤糧,全鄉一個大棗園”的雙豐目標,使大棗成為了田口一大支柱產業。

  華縣田口鄉地處黃泛區腹心,田口鄉棗品種以灰棗、雞心棗為主。灰棗又叫大棗,果實中等大小,呈長圓錐形,果皮棕紅色,果肉厚,質脆,汁少味甜,核小細長,品質上等特別適合加工,優良的鮮食、制幹品種。


西華白土崗辣子雞

周口西華縣特產名吃,和那些傳奇的故事


  辣子雞是一種地方名吃。它用土雞、辣子做主要原料,將雞垛成塊狀,用鐵鍋、菜油、辣椒猛火爆炒去水分,待雞塊自身炒出肉油時,倒入高壓鍋加開水悶燉10—15分鐘,滴上小磨香油,加味精、蔥、姜等佐料後即可食用。


西華黃橋小西瓜

周口西華縣特產名吃,和那些傳奇的故事


  你到過中國最美田園--西華縣黃橋鄉萬畝桃花園嗎?若你曾到此一遊,是否依然記得漫步在奼紫嫣紅的桃花園時的浪漫?是否依然懷念倘佯在金色油菜花叢中的溫馨?是否依然留戀嬉戲於美麗的潁河水岸時的歡暢?

  美麗的桃花園、水靈靈的鮮桃,也許讓你記住了西華黃橋的味道。炎炎夏日,你若再到西華來,一定不要錯過機會,好好品嚐品嚐黃橋鄉皮薄、汁多、瓤甜的“媧城”牌小西瓜呦!這可是黃橋鄉的又一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