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開在日本銀座商務大樓地下室的「數寄屋橋次郎」壽司餐廳,進門乍一看讓人感覺像一個B級辦公空間。袖珍的店面,只容得下10位客人,並且沒有洗手間。

沒有餐前的雞尾酒,沒有天婦羅,沒有配菜。想要在這裡吃飯的話要至少提前一個月預約,而且幾乎只能通過熟客和酒店渠道預約,最低消費限額3萬日元。顧客不能點菜,壽司的菜色完全依照當天的食材採購和準備。一共20貫壽司,一份玉子燒,一份甜品,並且必須在30分鐘內吃完離店。

就是這樣一家平凡又奇葩的壽司小店,卻連續2年被評為米其林三星的餐廳。來過這裡的每一個人,都並不覺得花3萬日元吃30分鐘壽司是個賠本的買賣。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挑剔的米其林調查員曾在吃過「數寄屋橋次郎」的壽司後說,不管吃幾次,它的壽司總是令人讚歎,唯有三星才配得上這家壽司店。

這家壽司店曾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來招待過奧巴馬,謝霆鋒、周杰倫等大牌明星也都曾慕名前來。2011年由大衛·賈柏拍攝的《Jiro Dreams of Sushi》(《次郎:壽司之夢》)紀錄片,讓世人熟知了「數寄屋橋次郎」這家店和它的主人小野二郎。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那麼,究竟這家店有什麼樣的魔力,能讓絡繹不絕的饕客想要去品嚐這被稱為“值得用人生去等待的壽司”呢?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數寄屋橋次郎」壽司餐廳的主人,小野二郎,出生於1925年,今年已經95歲高齡,他也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開店70多年,憑藉著精湛的手藝和對待壽司極其嚴苛的匠人精神,被人們稱為壽司之神。

日本美食作家山本益弘說:“偉大的廚師有五種特質:一,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一心維持自己的最高水準;二,渴望提升自己的技術;三,愛乾淨;四,求好心切,固執、堅持自己的方法;五,滿懷熱情。小野二郎滿足所有條件。”

可能你會問,壽司不就是一團飯加上點肉什麼的嘛?能有多大含金量啊!

但小野二郎卻用一生告訴我們,做壽司是個精益求精的過程。不論從食材、製作到入口瞬間,還是上菜的順序到桌椅的擺放,每個步驟都經過縝密計算,每一樣食材都經過精細篩選,每一貫壽司,醋飯誤差甚至不會超過4粒!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小野二郎選擇最好的材料做壽司。無論是魚還是米飯,他都會找到最好的供應者,這些供應者也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他們稱,只要是小野要,永遠是最新鮮最好的食材,其他顧客也只能放在第二位。

要想食材發揮最大功效,達到最美味的理想時刻,這也是小野二郎的壽司所追求的。他會充滿虔誠地細細醃漬每一片魚肉,精心烹煮每一粒粳米,專注炙烤每一張紫英。

用手捏章魚肉,使其肉質變軟嫩,是小野二郎廚事準備的一部分。要想章魚肉達到最柔軟的狀態,需要40-50分鐘時間。也就是說,食客們吃到的章魚壽司,需要經歷如此之長時間的手工捏製,方能放上餐桌。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煮米飯的時間則是按照客人的到店時間逆算的。煮米飯的時候,他會在米鍋上加需要兩隻手抬起來的蓋子,蓋子上還要再放一大鍋水。客人一到,煮好的米飯馬上開握,吃完一個握一個,讓米飯的溫度維持在人的體溫,這樣才能保留壽司大米最美味的時刻。

上菜順序也是靜心研發的,他設計出壽司的最佳賞味順序:第一樂章是經典壽司,比如三文魚、比目魚;然後是第二樂章“即興”,按照時令海鮮上食物,比如針魚、章魚;最後一個樂章是一些傳統菜式,如海鰻、煎蛋糕。如音樂般流動,每一口你都能品味到二郎的生活理念。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細節也非常重要。在「數寄屋橋次郎」用餐,會針對顧客性別調整壽司的大小。小野說,如果每一個壽司都一樣大,會打擾顧客用餐的節奏;假如注意顧客是左撇子,那麼,下一片壽司就會默默出現在客人的左手邊。

“我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我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我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儘管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兒。”小野二郎說道,在這樣的完美壽司背後,正是這種篤信日復一日、不捨晝夜的精神,成就了這位壽司之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小野二郎帶給饕客的,不僅是口腹上的滿足,更是心靈上的撼動。雖然已經高齡,但他依舊守候在櫃檯之後,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壽司儀式,並且嚴厲地指導著兒子和學徒們。他表示從不厭倦這份工作,併為之投入了一生的時光。

餐廳裡的一個學徒已經在這裡工作10年了。做學徒,最開始必須先學會用手擰熱毛巾。毛巾很燙,一開始會燙手,但如果沒學會,就不能碰魚。後8年,他只負責用刀和料理魚。慢慢的,他才進階成店裡做煎蛋卷壽司的廚師。但是,在他被允許正式上崗做煎蛋卷前,師傅讓他試炸了200個蛋卷!小野說,“當你只做20道壽司時,你才可以把每一道壽司琢磨透徹,我們需要為顧客提供20道漂亮的壽司。”

憑藉著對質量的入迷和對細節的異乎尋常的注意力,小野的壽司才能夠廣為人知。在他手裡,壽司不再是佳餚美味,更像是一件藝術品。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一輩子只做一種料理——95歲“壽司之神”的工匠精神

“如果你不學會熱愛你的工作,並提醒你的大腦每天都要有新的步伐,就不可能會有進步。想成為專業的,必定要經歷很多次失敗最後直至成功,並且要經過多年來的無數次失敗,最終直到感覺你已經取得了你心中想要的。”

在信息化爆炸的時代,專注力可以瞬間轉移。能夠從一而終,不厭其煩的重複,永無止境的完成一件事情,“擇其善者而從之”,彌足珍貴。

這樣的專注是可愛的,帶著對生活的執著,小野的堅持讓我們感受到了精益求精的至高境界。而正是如此,工匠人的技藝精神——心無旁騖地傾注所有活力,值得現在我們學習、致敬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