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如果問高中語文課本里哪篇文章最讓人記憶深刻,那一定少不了韓少功的《我心歸去》。

我會對故鄉浮糞四溢的墟場失望,會對故鄉擁擠不堪的車廂失望,會對故鄉陰沉連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種失望不同於對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種失望能滴血。”

湖南大學特聘教授用富有哲理性的語言描述遊子對故鄉的複雜情感,他鄉雖然發達,但不是故鄉,我心欲歸去家鄉。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作為50後,韓少功的文字飽含那個時代的痕跡,他漂泊過的經歷都成了他筆下的一個個故事,比如《馬蘭》、《馬橋詞典》。

他的作品曾獲得魯迅文學獎,還曾被法國文化部頒發“法蘭西文藝騎士獎”。多部作品,以10多種外國文字在境外出版發行。

他的文學創作分別經歷了兩種不同地域的轉換,很多人說讀不懂他的文字,但只要瞭解他的故事,就能揭開這個“50後青年文字”背後的意義。

從城市到農村,他是出生長沙卻長在村裡的“城市作家”

韓少功出生在長沙,我們可能覺得他就是一個“城市作家”,但鄉村生活才真正讓他成長。

1968年,韓少功第一次去到鄉下生活,在一個叫汨羅天井茶場的地方工作。

那個時候的他,住的地方是茅舍,每天要面對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累的可以坐下就睡著。

他與茶場的村民相處得也不是特別愉快,雖然韓少功給農民辦夜校、給村名講時事,但村民卻只對識字和治雞瘟是“真愛”。

即使這樣,韓少功還是飽含熱情地付出著。

他甚至遇到過一個只會說“爸爸爸”和“媽媽”的小孩,也成為了他作品裡的素材。

在茶場生活了六年,這些時光中的經歷給韓少功的文學創作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資源。他看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意識到現實遠比文學創作要殘酷。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韓少功作品《爸爸爸》

1985年,韓少功創作了《爸爸爸》,從此名聲大噪,也是這一年,韓少功提出“尋根”概念,與當時文學圈的激進派別相比,韓少功的“尋根”顯得有些“無力”。

但韓少功的“尋根”並不是指專注於傳統文化,而是傳統文化與異域文化的碰撞融合。

在這樣一種概念的指引下,韓少功從西方文學作品中學到了很多文學創作的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站在時代的洪流中,韓少功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才能更好的反映時代。

“城裡人”回農村:剛開始格格不入後來融為一體,他的寫作源於生活

後來,在城市迴歸“城裡人”的生活很多年之後,1998年韓少功終於實現了擱置多年的願望——下鄉生活。

他與妻子一起,他們的鄉村生活從海南鄉下開始,但是由於不懂當地的方言,與當地村民溝通不便,後來還是回到老家長沙,走遍周邊的村莊,最後在汨羅八景鄉生活下來。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韓少功在汨羅八景鄉的房子

為了能和當地的生活融合,韓少功買了一塊荒地,要求施工隊按照當地人的房子的樣式建造。這個時候的韓少功以為,當地村民的房子都是磚牆、瓦頂、木頭門窗。

當自己的房子建造好了之後,韓少功進村去看村民的房子,他才發現,當地村民的房子全部都是鋁合金門窗,牆上貼著瓷磚。

而自己的房子相比較下來,顯得有些“破敗”了。

韓少功在村裡的生活是“真正”的農民生活,家裡的傢俱都是帶著樹皮的梓木打造的,種地用公共廁所裡面的“肥料”施肥,蔬菜長蟲了自己捉。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韓少功挑肥料

雖然生活方面比較“落後”,但是辦公方面還是比較先進的。當時韓少功有一輛捷達車,隨時可以進城,家裡還裝備了寬帶、傳真機支持遠程工作。

看似方便的辦公條件,卻也會遇到尷尬的情形。

一次打雷,韓少功家裡的五件電器全部“罷工”。

這樣的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韓少功並沒有認為自己來到鄉下生活是一件充滿詩意的事,因為生活就是這樣,充滿著柴米油鹽,家長裡短。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韓少功與村民

在村裡他也喜歡串串門,順便蹭頓飯,村民家遇上喜事也會請他赴宴。漸漸地他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參與到村裡的公共事務去。

不論是給村幹部教課、給孩子們講作文、資助交不起學費的孩子,還是給村裡修路建橋,韓少功是真正地把村子當做了自己的家鄉。

在村裡生活了七年之後,韓少功創作了長篇隨筆《山南水北》,記錄了他在這裡生活所得的經驗,還創作了長篇小說《日夜書》,這篇小說是韓少功以往人生所見所聞的故事“改編”。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韓少功作品《日夜書》

這兩部作品都是由現實走向文學,既有文學的荒誕性也有現實的客觀性,這或許就是韓少功的作品得到很好的認可的原因。

文學創作不是目的,人生閱歷才是根本:關於教育的兩件事韓少功這麼說

由城市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市再到農村的經歷,韓少功的人生經歷了“起起伏伏”。從韓少功的經歷中,我們或許可以學到一些啟發。

1、學會記錄生活

你所經歷的、看到的、聽聞的,用你手中的筆記錄下來,總有一天它不僅僅是文字,它是青春、是歲月。

韓少功在一次讀書報告活動中說過:

“用筆記錄青春和經歷。”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就像我們寫日記,記錄的或許是我們不同階段的故事,有的是年少的情愫、有的是成年世界的艱辛……

父母應當從小培養孩子記日記的好習慣,而不是將日子囫圇吞棗地過去。

這是一個豐富孩子內心,讓孩子學會表達的習慣,這個習慣將會陪伴孩子一生,讓孩子擁有自我,學會獨立思考。

也許未來孩子並不會成為一個作家,但記錄下美好的瞬間可以讓孩子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變化,體悟到自己的成長。

而韓少功將這份樂趣內化成了自我,也幫助他成為了一個成功的作家。

2、“讀書很重要”

韓少功在讀書報告會上說道:

“讀書很重要,讀書很必要,讀書要得法。”

獲魯迅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卻選擇隱居農村生活7年

韓少功在讀書報告會的照片

因為讀書,所以韓少功對文學有自己的追求。

他在城市中經歷的、在農村中看到的,一件件一樁樁,讓他對比與書中的描述,然後有了自身的理解,這是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因為讀書,讓他懂得親身參與到其中的樂趣,只有經歷過才能有資格談論,所以他創作了得到大眾認可的文學作品。

我們自身的境界也是離不開閱讀的,正如臧克家所說: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當父母陪著孩子讀書,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觀念——讀書是有益的,大人也要讀書。這是讓孩子愛上讀書最有效的方式。

或許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不會成為一個作家,但是我們從韓少功的人生經歷中明白:

教育要做的兩件事是讀書和記錄,要讓孩子做到看和寫,才不會讓時光浪費,不會在人群中顯得無知,而是成為一個有思想境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