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遠的《文學》書

我的童年,趕上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在那經濟凋敝、文化荒枯的年代,書顯得十分珍貴。誰家能有若干本“小人書”,則足可引來小夥伴的豔羨。如果再有幾部小說,就更顯得貴不可言、趾高氣揚了。當年我看的書絕大多數都是四處借來讀的。在家裡少的可憐的藏書中,只有一本讓我永記不忘。

趙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遠的《文學》書

那是爸爸上高中時學過的一本《文學》課本。書很厚,大概有三百多頁。有些破舊,封面和開頭幾頁已不知去向。但在我幼小的心裡,那簡直是一座中國文學的殿堂。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那是一部極好的文學選本。

神話是上古先民對天地萬物源頭的解說,正適合孩子們思考探究大自然的心理。記得《文學》書裡有《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盤古開天》《不周之山》等篇章。我看不太懂,爸爸就把它們翻譯過來給我講。神話本身的雄奇氣氛和英雄們英勇壯烈的氣魄深深打動了我。雖然故事很簡單,但我儘可以閉上眼睛展開無邊的想象。

趙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遠的《文學》書

如果說神話是全神的活動,那麼傳說就是半人半神的敷演。書中選了《牛郎織女》和《孟姜女》,都是中國最著名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天河配”、“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這些故事早聽奶奶講過多遍,但聽與讀畢竟不同。兩篇傳說語言樸實優美,讀來親切自然。象《牛郎織女》中的一段就特有韻味。“天上雖然富麗堂皇,可是沒有自由,她不喜歡。她喜歡人間的生活:跟爸爸一塊兒幹活,她喜歡;逗著兄妹倆玩,她喜歡;看門前小溪水活潑地流過去,她喜歡;聽曉風晚風輕輕吹過樹林,她喜歡。兩個孩子聽她這麼說,就偎在她懷裡,叫一聲媽媽,回過頭來又叫一聲爸爸。她樂極了,可是有時候也發愁。愁什麼呢?她沒告訴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這兒會來找她。”書裡接下來還選了郭沫若的一首自由詩《天上的街市》,更讓我對這個傳說生出亦真亦幻的遐想:“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趙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遠的《文學》書

《文學》書裡有一個單元是“唐詩十首”。在這短短的幾頁裡,我得到了唐詩的啟蒙。象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杜甫的《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使至塞上》,孟浩然的《春曉》《過故人莊》,王昌齡的《出塞》、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結合下面的註釋和課後的“古詩常識”,我初步體會到了中國古詩的美,這些詩也基本上在那個時候就已背誦下來。

有兩篇反映紅軍鬥爭生活的課文,一篇是陸定一寫的長征回憶錄《老山界》,還有一篇是王願堅的小說《糧食的故事》。讀這樣的文章,讓幼小的我體會到了紅軍鬥爭的艱苦和革命勝利來之不易。

趙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遠的《文學》書

《文學》書厚,主要厚在了小說上,大概超過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記得裡邊有三篇小說節選,一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二是《岳飛槍挑小梁王》,三是現代小說《三里灣》。《三里灣》的情節倒沒什麼,但“常有理”“惹不起”“糊塗塗”“能不夠”等一群人的外號卻很有特色,突出了人物的特點。兩篇古典小說,我是百看不厭,幾近成誦。裡面的人物描寫極為傳神,魯達嫉惡如仇、鄭屠欺軟怕硬、岳飛英武謹慎、小梁王仗勢壓人的性格都非常突出,王叔暉、劉繼卣的插圖也給小說增色不少。我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喜愛蓋由於此,等到讀《水滸全傳》,則是後來“批林批孔評《水滸》”時候的事了。《說岳全傳》後來一直沒看過,裡面的故事是上高中時聽劉蘭芳講的評書。

趙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遠的《文學》書

《文學》書裡的文言文好像不多。我只記住了一篇,是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文中開頭描述的情節也和我童年時期差不多:“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作者嗜書成癮、奔走求學的故事,時時教我勤謹,催我上進。

另有三篇文章讓我難忘,是因為都與教師有關。一篇是毛主席寫給老師徐特立的信,信中寫到:“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信不太長,但充分體現出領袖的尊師之情,也稱讚了徐老的高貴品質。一篇的題目大概叫做《紀念我的老師任慧卿先生》,內容我記不清了。還有短篇小說《晨》,作者叫張有德,寫的是一群小學生清晨偷偷追到小火車站,和調到城裡的李老師依依惜別的故事。正是這三篇歌頌教師的文章,使我在童年時代就對這一高尚的職業產生了朦朧的嚮往。

遺憾的是這本《文學》書後來找不到了,就是現在也無從在網上查到,但我還是深深記得它,感謝它,也許正是它影響了我的愛好和後來的專業選擇。

趙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遠的《文學》書

學過古文的都知道清初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我覺得我們建國初期能把中學語文課本編到那種程度,也就足以讓人歎為觀止了。讀大學中文系時學語文教法,聽老師講起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學的《語言》《文學》分科,說那是一次語文教學科學化的有益嘗試。我憶起童年讀過的那本《文學》書,覺得老師講得頗有道理。語文素養的形成,更多的是靠孩子們來品讀,而不是靠老師來講解,更不是靠選擇題來體味的。認真總結60年前的分科實驗,對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改革不無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