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客家諺語」有幾個人能理解“有吃就有補,麼吃空心肚”?

客家有句諺語叫“有食就有補,麼食就空心肚

”。“就”這個字在這裡的意思是“才”;“空心肚”的意思是沒有食物腸胃是空的。大客家網查閱資料說明“空心肚”一詞既是說明腸胃乃腑,是空腔臟器,又是說飢餓時的空心狀態。再者此“心”非心,乃是指胃,古人有“心痛有九”之說,其中很大一部分指的是胃痛。所以在客家人眼裡,只要有食物吃就有補益的作用,這就是客家食療的最初認識。而客家食療又以雞為主,間雜其它如鯉魚、豬肉等。

未下蛋的小母雞

「客家諺語」有幾個人能理解“有吃就有補,麼吃空心肚”?

客家人認為未下蛋的小母雞為雞中最補之物,此雞客家方言稱之為“雞卵子”,下蛋以後則以母雞論處,認為有毒且吃後易上火。故母雞一般都不用作食療,但烏雞除外。而且此雞一般用於男性青、壯年身體虛弱者服用。這也許是居於“採陰補陽”的認識吧。未下蛋的小母雞為“陰”,男性青壯年為“陽”。其中可以加入紅棗,對治療慢性鼻炎有效,或再加入枸杞治療雙目乾澀。

老烏雞

「客家諺語」有幾個人能理解“有吃就有補,麼吃空心肚”?

此烏雞並非江西的泰和烏雞,泰和烏雞乃毛黑肉也黑,而客家人指的烏雞乃是指毛黑肉白的老母雞。此雞是農村難得之物,因其毛黑沒有賣相價錢一般比較便宜,故客家一般人家裡都不願意養此雞。大人謂之曰特殊病的用特殊的雞治療。有些病就得用烏雞治療才有效,其它的雞治療無效。比如風溼腿疼等就得用到烏雞治療。《神農本草經》雲:“黑雌雞,治風寒溼痺,溫,五緩、六急,安胎。”由此可見客家的對證食療依據在《神農本草經》裡。

閹雞

「客家諺語」有幾個人能理解“有吃就有補,麼吃空心肚”?

閹過的公雞,客家方言又稱之為“大公雞”“閹雞”,乃是因為閹割後長肉快。沒有閹割過的公雞稱之為“少雞頭”,專用傳種,食療不採用此雞。客家人一般用此雞治療男子陽痿,具體做法是:給公雞喂少量的硫磺,三四天後殺公雞,燉服,喝湯吃肉,一般吃幾隻公雞病亦能好。《神農本草經》曰:“丹雄雞,一名載丹,味甘,微溫,無毒。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補虛,溫中,止血,通神,殺毒闢不祥。”

雞蛋

「客家諺語」有幾個人能理解“有吃就有補,麼吃空心肚”?

《神農本草經》雲:“雞子,主除熱,火瘡、癇、痙,可作琥珀,神物。”而客家人認為農村無物最補,只有這個雞蛋最補。一般用於治療身體虛弱,具體吃法是每天晚上芋頭蛋一個,製法:煮飯時放入生雞蛋一個,一端敲一個小洞,洞口用食鹽覆蓋,有洞一端朝上,另一端插入米中,飯熟蛋也熟,飯前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