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美股迎來狂野一週,上市公司各有甘苦,“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狂野!全球股市再度迎來跌宕起伏的一週,特別是美國股市,伴隨疫情擴散,以及中間穿插的與大選有關的“超級星期二”,近期的波動性令人咂舌。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今年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波動性本來就不小,近幾個交易日更是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這也是此前我提過的,這個時候你可以看空美股,注意避險,但是卻要謹慎做空,特別槓桿做空,因為高波動的市場下,任何方向的冒然重注都可能遭受慘重損失。

當然,也有些股票在當前的環境中受益,比如在居家遠程辦公之潮從中國向全球擴散的時候,那些有所準備的相關公司自然如魚得水,比如基金哥也愛用的ZOOM。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自從去年IPO以來(再次提示這隻股票的代碼是ZM,別搞錯了),一度大漲,但是很快跌回起點,但是進入2月,其股價一路走高,不斷突破前高。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今年以來,Zoom的表現更是把三大指數爆成渣渣,正所謂時勢造牛股啊。

至於疫情下悲慘的股票和板塊,那就是雙手雙腳都數不過來了,其中最具關注度和話題性的當然還是郵輪股。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就在此前日本停靠的鑽石公主號郵輪還讓人們心有餘悸的時候,美國海岸線上又有一艘郵輪發生疫情,還是嘉年華郵輪公司,還是公主號系列,而船上也已經有很多人在病毒檢測中呈陽性。這無疑對郵輪行業又是一記打擊,畢竟這似乎意味著在當前疫情下,郵輪中的群體傳染絕非偶然現象,只是不知道本次事件處置能否吸取此前教訓。

去年,全球郵輪行業為3000萬人次提供了服務,本來預計今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3200萬人次,結果從目前情況來看,地中海地區的郵輪訂購率不過是60%,去年同期為75%,而歐洲的疫情也才剛剛開始,至於亞洲,早已經近乎枯竭。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就目前而言,最鍾愛郵輪旅遊的還是美國人,加勒比海航線佔去了全球郵輪市場的三分之一,接著是地中海的17%,歐洲其他地區的11%,以及中國市場的5%。所以,如果說此前亞洲市場的清零對整個行業還是增長潛力的打擊的話,那麼歐洲市場的影響將是重創,而此番如果美國地區的郵輪再出現大的疫情,那對行業打擊就更加令人憂慮了。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此前基金哥也提過本輪牛市的牛股皇家加勒比郵輪,近期儘管偶有反彈,但在探底的路上,這隻股票依然向下。邏輯上,我們都知道疫情總會過去,美國人還會繼續玩起郵輪,事實上郵輪產業本輪黃金期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嬰兒潮一代紛紛老去,為這個行業提供了一批優質客戶。所以,龍頭股的暴跌確實提供了一個機會,只是時機如何把握,以及接下來我要提及一些風險。

首先,當然是行業見底和恢復的過程,如上所述行業承受的實質性打擊可能才開始,畢竟此前亞洲市場佔比很小,歐美市場承受的打擊正在展開,後續不排除出現大規模的夏季航線退訂的可能。

其次,從估值來看,郵輪股近期估值確實很低,但是當前估值還未反映疫情帶來的經營影響,所以根據近期相關公司釋放的財務和經營預期信息,相關估值也需要修正。

最後,郵輪行業是個負債率較高的行業,這也很正常,一艘郵輪造價高昂,就是有錢也不可能全款,當然要充分運用金融工具。同時,郵輪行業也是現金流很好的行業,在一個有限空間聚集大量消費項目,想不花錢都難啊。但是,一旦整個行業的遊客大幅減少,那現金流將非常緊張,也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甚至需要再尋求融資途徑。事實上,中小郵輪公司在這波疫情下,很可能大量破產,像皇家加勒比郵輪這樣的企業呢?理論上有更多對沖空間和融資空間,但是也因為規模大,萬一續不上或者暴露什麼窟窿,也是概率小但是依然存在的巨大風險。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在疫情下,還有企業取得了階段性業績收穫,比如零售行業,Costco披露其2月份的收入增長12.1%,主要的原因就是2月最後一週面對疫情引發的恐慌性消費。不過,對於Costco這樣的零售企業來說,這卻更是一個不好的信號,這無非是提前消費,如果疫情擴大,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更大,所以對於美國零售行業來說,投資者近期需要當心。

全球投資談:疫情下的美股百態,“抄底”郵輪股的風險在哪裡?

還有些公司依然胸懷壯志,比如樂高,其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在2019年淨利增長2.8%,收入增長6%,其中中國區收入增長達到兩位數。目前,樂高在全球有570家專賣店,他們計劃在今年在中國開150家店。這無疑是個中國市場的大規模擴張計劃,特別在近期形勢下,樂高依然高調宣佈實體店計劃也是讓人琢磨,在當前中國復工節奏尚不穩定,消費恢復節奏更是難以預估的情況下,樂高的計劃落實的概率會有多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