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裡,“魚”和“羊”組成的

“鮮”是對食材的最高評價

南方吃魚吃鮮,蒸煮燉成了考驗魚肉最直接的烹飪方式,而在盛產羊肉的北方,只需要一鍋水,一把火,一隻羊,用涮烤煮燉這些最簡單的做法,就能做出羊肉的鮮美本味,再配上最簡單的吃法,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鮮的,才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好羊肉。

面對即將到來的瑟瑟寒冬,全國各地的羊肉,會經過怎樣的洗禮,把這口溫暖的鮮味呈現到我們面前呢?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1 白水煮到脫骨的鮮美寧夏灘羊肉

要說中國吃羊肉的地方,寧夏絕對是個特別的存在,寧夏羊肉產量並不是最高,口碑卻是一致的好,寧夏灘羊還被《舌尖上的中國II:秘境》評為中國最好吃的羊肉。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寧夏灘羊之所以好吃,主要得益於這裡的地理環境,寧夏土地大多鹽鹼化,礦物質豐富,長出來的牧草都是沙蒿、甘草、苦豆子等,這些植物能去除羊肉中帶有強烈羶味物質的脂肪酸,所以寧夏的灘羊才沒有羶味而且鮮嫩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在吃羊上,寧夏灘羊一直遵循著

用水煮這種最簡單的烹飪方式,不用過多調料,一鍋肉+一鍋水,煮到骨肉脫離,蘸上蒜泥和醋就能吃,這就是手抓羊肉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不過對於在寧夏長大的悠悠說,最高級的吃法是連醋都不蘸,撒點鹽就行。鹽雖然灑在表面,但羊肉裡面依然有淡淡的鹹味。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悠悠接待了從河北遠道而來的老同學,一大盤脫骨的手抓羊肉上桌,

絲絲香味滲到肉裡,羊肉細膩多汁,肥瘦相間有嚼勁,手抓羊肉當然要用手拿著吃才有感覺,一直對羊肉味敬而遠之的老同學,也被這肉香征服了。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寧夏灘羊肉這麼做:

  • 1)寧夏灘羊宰殺後,去掉內臟,頭、尾,切成1千克左右的大塊;
  • 2)放到開水鍋裡焯掉血水和浮沫;
  • 3)再燒開一鍋水,加上花椒、小茴香、桂皮、生薑開煮,煮到骨肉脫離;
  • 4)準備好蒜泥和醋,蘸著吃,或者什麼也不加直接吃,最能感受羊肉的鮮味。

2 白水煮就能大快朵頤的內蒙羊肉

內蒙是中國羊肉產量第一大省,羊肉可以說是當地最司空見慣的肉類。

內蒙古橫跨2400公里,東邊是水草豐茂的呼倫貝爾草原,西邊則是乾旱的沙漠地帶,當其他地方的人還在按省份爭論哪裡的羊肉好時,內蒙古人則有更精細的標準,他們討論的是呼倫貝爾的羊肉好還是錫林郭勒的好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在內蒙內部普遍認為,荒漠化的錫盟產的羊肉,比水草豐茂的呼倫貝爾更聲名在外。因為錫盟乾旱的沙漠地帶,讓羊體內儲存了更多能量,水分含量更少,幹物質更多,風味也更為濃郁,因此錫盟的羊肉在內蒙人心裡更勝一籌。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在內蒙巴彥淖爾長大的NN,幾十年來都是吃直接用清水加鹽煮的羊肉,不需要過於繁雜的烹飪方式, 也不需要其他調料

,吃起來肉很香又有嚼勁,這就是蒙族人說的手把肉。想吃連鹽都不用放的羊肉,NN建議最好專程去一趟草原,那裡的羊肉只用白水煮,什麼都不蘸,白嘴吃就行,咬下去顫顫巍巍,那肉香味幾乎逼得人快要吞了舌頭,吃過一次就難以忘懷。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相比起家鄉的羊肉,北京的羊肉對NN來說味道實在寡淡。物流發達的今天,想在北京吃一口能用清水煮就完美的羊肉,

需要從家裡讓爸媽做好了寄過來,或者快遞生的羊肉過來自己做好,用專用食品袋分裝好再冷凍,可以吃好幾次。只有吃到那口熟悉的大塊手把羊肉,北京再寒冷的冬天也都有了抵禦的底氣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內蒙古手把肉這樣做:

  • 1)最好選錫盟蘇尼特右旗膘肥肉嫩的羔羊,宰殺後把羊肉排切成大塊;
  • 2)冷水下鍋,水開後撇掉泡沫,再加上鹽和沙蔥,煮到沒有血色;
  • 3)把韭菜和沙蔥搗成泥,加上鹽製成韭蔥泥,用來蘸羊肉吃;
  • 4)內蒙手把肉和寧夏手抓肉不同,不是用手抓著吃,而是用小刀劃開,因為蒙族人吃羊肉更崇尚禮儀,拿著肉啃會被視為不禮貌。

3 最原始的熱力催動,油脂和火焰交織下的新疆烤羊肉串

對於喜歡大口吃肉才能帶來滿足感的人來說,新疆的紅柳枝烤羊肉串是最完美的選擇。剝了皮的紅柳枝串上大塊羊肉在火上炙烤,其他地方的羊肉串要是跟新疆比,頂多算是“羊肉粒串”,不夠塞牙縫的。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不過在新疆內部,羊肉也存在著微妙的鄙視鏈,新疆人普遍認為北疆的羊,比不上南疆的。南疆沒有北冰洋水汽注入,屬於半荒漠化地區,養出來的羊風味更濃,味道更好,和寧夏內蒙很像。

可不論是南疆的羊還是北疆的羊,多半都要經歷火的炙烤,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畢竟新疆是影響了中國燒烤半壁江山的地方。烤是最古老的烹飪方式,自從有了火,人類就在不斷探索野火烤食,經歷了高溫和脂肪碰撞後的羊肉串,入口那一刻就在食客心中高下立現。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8年前嫁到新疆的川妹子娟娟,每天晚上忙完店裡的事情後,最愛的那一口就是“來點烤串兒”。用紅柳枝串起肥瘦相間的羊肉,肥油要串在中部靠下的位置,邊烤邊撒上辣椒和孜然,聽著油和火交織在一起次啦次啦的聲音,看著油脂慢慢冒出,一股濃郁的焦香傳來。剛經歷了炭火洗禮的羊肉,也不怕燙,趕緊來一口,羊肉肥嫩鮮香 ,餘味微微回甜,配上一瓶奪命大烏蘇,從此簡直是“為肉痴狂”。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新疆烤羊肉這樣做:

  • 1)羊肉要切成麻將大小塊,加少量水和鹽醃2-3小時;
  • 2)串羊肉時先串兩塊瘦肉,中間串一塊肥肉,再串兩塊瘦肉,一串5塊;
  • 3)家裡沒有燒烤架也可以放在烤箱裡,250度預熱5分鐘,加上烤肉架放在中上層,下面放烤盤,烤4分鐘左右,直到羊肉變成發白色;
  • 4)另一面也烤到變色,取出來兩面撒上孜然粉辣椒粉少許鹽,再烤3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了。

4 銅鍋裡清水涮羊肉,羊的全身在老北京銅鍋裡鮮嫩出好滋味

北京雖然不是羊肉產地,但羊肉的飲食文化卻甚是講究。北京龐大的消費量,恐怕只有羊肉大省內蒙能hold住,北京人心中最好的羊肉,起碼得從內蒙來。一頭內蒙羊在北京最好的歸宿就是涮到銅鍋裡,只有涮才夠立刻感受到羊肉的鮮香。而且

在老北京的菜譜裡,羊肉的各個部位都能開涮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銅鍋涮羊肉是北京小哥正天的最愛,他對羊肉各部位的吃法可以說是如數家珍:比如羊尾油雖然是純肥肉,但下到鍋裡可以讓鍋先有點油水,屬於前期探味先鋒部隊,再涮其它部位吃才更香。

羊肉最好用肥瘦均勻的羊通脊或者羊後腿肉,夾起切的薄薄的羊肉片,

用筷子左右晃一晃,肉變白就可以開吃了,薄薄的一片,肉質鮮嫩,沒有羶味只有羊肉的濃鮮,不蘸醬吃也很香。正天說,羊肉最好點菜單上標明“手切”的,他小時候基本都是機切的,這兩年才有手切的說法,吃起來確實更香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而且,吃涮羊肉得一片一片下,千萬別一盤全倒進鍋裡,那就不是涮羊肉而是水煮羊肉湯了,正天小哥還囑咐道:

一頓涮羊肉吃完,鍋裡的湯沒有白沫才是真講究

除了瘦肉,肥瘦相間的羊上腦肉涮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羊上腦在羊的脖頸後面,脂肪沉積在肉質中,看起來像大理石花斑,羊頸後方的上腦肉,瘦肉被一圈肥肉環繞鋪在盤子上,擺著煞是好看。羊上腦要比純羊肉在鍋裡多涮一會兒,涮完再去麻醬碟裡蘸一蘸,肥油部分有點脆但是不膩,羊肉香加上麻醬香組合,很是驚豔。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當然,涮了這麼多羊肉,吃的時候少不了北京火鍋蘸料三劍客:麻醬、韭菜花和腐乳。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北京涮羊肉這樣做:

  • 1)備好銅鍋,加上炭火,倒入清湯,放上蔥姜等待煮開;
  • 2)煮開後加入手切羊肉,元寶肉,羊上腦,羊肉筋,羊肚,羊腰開涮,還有自己愛吃的各種素菜,葷素搭配,邊吃邊涮,不要一股腦倒進去;
  • 3)蘸碟里加上麻醬、韭菜花醬和腐乳,就是北京人最愛的火鍋蘸料。

5 魚羊搭配燉出鮮滋味的簡陽羊肉湯

對在南方的四川人來說,尋常時節對羊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畢竟處理羊肉的羶味,也很費功夫。只有到了每年冬至,大家才會拋開成見,大口喝一碗從喉嚨暖到胃的羊肉湯,直到身上出了熱汗,才優哉遊哉走向麻將館或是公園耍。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在四川,四川簡陽的羊湯算是川渝一帶的羊湯頭牌,每年冬至前後,大街小巷就會飄起陣陣羊湯的鮮香。一般四川賣羊肉湯的館子都是間歇性營業,但簡陽的羊肉湯卻是一年四季不關門,很多外地人也願意為了這一碗羊肉湯跋山涉水而來。

做簡陽羊湯的羊肉,是簡陽大耳羊,也是中國最優秀的肉羊之一,羶味不重還肥瘦相間,用來做湯再好不過。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燉羊湯除了羊,還要一條魚,魚羊結合就成了鮮字。一碗美味的羊肉湯,用羊骨和豬骨,加上鯽魚和特製香料熬煮5~6小時,直到形成奶白色底湯,才是靈魂所在。除了剛從羊身上剔下來的羊肉,各類羊雜也是必不可少,再來點蔥花點綴,加上一大勺熟油辣子,熱辣辣的吃進去,簡直無敵。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不過光喝一碗羊肉湯並不能飽腹,27歲的簡陽小夥安遠就喜歡

搭配一個餅子,掰成小塊放到碗裡,稍等片刻,餅子就吸滿了湯汁,立馬變得軟糯起來,再搭配鮮甜的羊湯,不一會兒就喝得汗流浹背,肚子也滿滿當當了

簡陽羊肉湯這樣做:

  • 1)第一步熬湯很重要,拿紗布包好鯽魚、豬的棒子骨、羊的棒子骨,和羊肉一起煮;
  • 2)羊肉煮好後撈起來切片,湯用小火繼續熬,熬到發白才行,越久越好;
  • 3)羊肉用羊油或者菜籽油稍微爆炒一下,放湯進去煮,加點鹽和蔥,起鍋;
  • 4)記得不用放香菜,不然香菜的味道會遮住羊肉湯的鮮味。

6 清水燉羊肉的鮮滋味,用蘸水再上一層樓

除了四川人喝羊肉湯,雲南其實也喝,或許只有來一碗鮮香的羊肉湯,才能撫慰南方沒有暖氣溼冷的冬天吧。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多山地,被雲南人喜愛的羊肉也自然是山羊肉為主。相比北方的綿羊,山羊每天在山裡跑上跑下,運動量大讓它們肌肉多脂肪少。燉成了雲南人最喜歡的烹調方式,不僅可以單獨成一道大菜,也可以做成羊肉米線,用一大勺羊肉和羊湯開啟雲南人的一天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雲南人吃山羊,喜歡直接加了鹽用清水燉,其中

最有名的就是曲靖市的東川羊肉湯。雖然是山羊,但並沒有大家印象中那麼大的羶味,肉質細膩,很適合做湯。

來自曲靖的朋友山德,他最愛的羊肉,就是用大鐵鍋現殺現燉的東山羊肉。平時自己家裡很少吃羊肉,想吃羊肉基本都是到專門做羊肉的館子吃,每天現殺,去晚了可能就沽清了雲南人吃羊肉,普遍喜歡吃帶皮的,羊肉在放到燒柴火的大鐵鍋開燉之前,一定會用煤氣噴燈把羊全身外皮都燒到焦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把羊身上的毛都燒乾淨,還能把羊皮外面的老皮都去除,方便燉煮。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把沖洗乾淨的羊肉(一定要帶皮)放進鐵鍋內,加入清水、和鹽一同用大火熬煮,開鍋撇去浮沫轉小火慢燉。浮沫一定撇乾淨,這樣燉出來的湯汁才會呈現奶白色。大約熬煮到骨肉分離,一鍋香噴噴的羊湯好了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雲南人吃羊肉,一定要配上蘸水

,就像北京人吃火鍋一定要蘸上麻醬一樣。吃羊湯鍋的蘸水也是很講究的,把乾紅椒現場烘焙、研磨成辣椒碎、依次放入雲南滷腐、胡椒粉、小米椒、鹽、薄荷、花椒粉,最後淋上一兩勺清湯即可,吃上一口唇齒留香、欲罷不能。

水·火·羊肉,再撒一點點鹽

雲南羊肉湯這麼做:

  • 1)沖洗乾淨的羊肉帶皮放進鐵鍋,加入清水、和鹽一同用大火熬煮;
  • 2)撇乾淨浮沫,熬到骨肉分離湯成奶白色;
  • 3)用糊辣子面,蔥花,青辣子,油辣子,涼開水,調成自己喜歡的蘸水。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地方,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地方用簡單的烹飪方式來體驗羊肉的鮮甘肅武威的羊湯加上枸杞直接開燉;山東單縣則直接切成大片汆制;河南平頂山在羊湯里加入冬瓜,讓羊肉有了別樣鮮美……

中國人通過最簡單的“煮燉涮烤”等烹飪方式,讓羊肉的鮮味發揮到了極致。現在寒露已過,天氣越來越冷,是時候來碗熱乎乎的羊肉湯,或是啃著大塊夠鮮的羊肉來禦寒了。有羊肉的冬天,才不算白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