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主動權益向左 被動指數向右

目前,基金公司正密集發行基金產品。一方面,具有機構需求導向、能帶來規模效應的被動指數基金正在密集發行;另一方面,由明星基金經理擔綱的主動權益類產品也在頻頻面世。這背後折射出公募機構不同的戰略選擇。

記者採訪發現,當下,公募機構在差異化競爭的道路上加速分化。一些機構正瞄準指數與量化投資等領域,打造專業領域的名牌產品,另一些機構則在權益類資產投研上加碼,尋找資產管理大時代中的專業定位。業內人士表示,差異化發展將是未來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公募機構需要找準自己的戰略定位。

基金產品同臺競技

臨近年末,各大基金公司正在密集發行基金產品。數據顯示,10月21日,共計有179只基金產品(不同份額分別計算)正在發行。

在基金產品同臺競技中,有一些結構性現象值得關注。統計發現,在179只正在發行的基金產品中,債券類基金(包括中長期純債型基金、短期純債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等)佔絕大部分,此外則是主動權益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有32只,佔比約為18%,被動指數型基金有30只,佔比約為17%。

從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也有結構性的區別。例如廣發基金當前新產品主打債券基金和被動指數基金,目前正在發行的產品有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廣發匯陽三個月、廣發景安純債、廣發景輝純債、廣發景富純債、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廣發中債農行債總指數A/C、被動指數型基金廣發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ETF和廣發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A/C。同樣,易方達基金目前發行的產品也主打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基金。而與此同時,新發主動權益類產品的基金管理人則相對分散,銀河基金目前正在發行三隻純債型產品及一隻偏股混合型基金;國泰基金則在發行兩隻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和一隻偏股混合型基金。

記者觀察發現,當前新發基金產品中,規模排名靠前的公司多集中在固收類產品和被動指數類產品,而不少中小型公司則重點在發行主動權益類產品。

基金公司各有所好

當前,基金公司密集發行產品的背後是臨近年末機構資金配置需求及近期權益類資產表現較好等因素在推動。此外,新發基金產品的結構性特點,折射出公募機構不同的選擇和安排。

“傳統意義上,基金公司的戰略選擇分為兩大類:固收類投資和權益類投資。目前正在實現更深層次分化,即固收類、主動權益類、被動指數類投資等。當前來看,不少基金公司正在被動指數類投資上下功夫,這類基金產品背後有強烈的機構資金需求,參照國外的發展經驗,被動指數投資也是主流資產管理機構的重點發展領域。”上海一家大型公募機構人士表示。

目前有不少公募機構正強化在被動指數產品方面的市場地位,包括內部的組織架構、系統設備和人員配置及外部渠道溝通、資金對接等。某保險系基金公司甚至明確表示未來將全面鋪開被動指數產品序列。

但與此同時,國內不少公募機構仍然在主動權益投資方面斬獲頗豐。除了吸引申購資金近500億元的興全合泰混合基金外,近期也有不少基金公司重點推出主動權益類產品。例如中銀基金正在發行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銀創新醫療、中航基金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航創新驅動A/C、信達澳銀基金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信達澳銀新機遇靈活配置A/C等。

一招鮮VS高大全

事實上,不論是被動指數投資還是主動權益投資,多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選擇的結果。

前述上海大型公募機構人士認為,無論是選擇固收投資還是權益投資中的主動和被動之分,都應該根據資產管理行業大環境和公司自身的戰略需求來決定。“我們也參與了債券基金的熱潮,對保本基金、分級基金等也沒有放棄機會。如今,在主動權益和被動指數的選擇上,我們是慎重的。公司需要一定規模的支撐,因此對接機構資金的被動指數產品是很好的工具;同時,公司還要打造市場知名度,金牌主動權益投資經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家中小規模的公募機構則明確向記者表示,將集中精力加大在主動權益類資產的投研。“一是被動指數產品的競爭日趨激烈,已成為一片紅海,而且被動指數產品需要龐大的技術、人才和資金投入,最終的產出需要相當大的規模,否則容易入不敷出,現階段不具備這樣的資源和實力,也不具備競爭窗口。二是我們在主動權益領域的投研積累、渠道優勢和客戶維護都較好,我們選擇用充足的資源去打造權益投資的拳頭產品和明星基金經理。”該基金公司管理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