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在我國曆史上,每個時代都有一些能人異士,特別亂世年代,更能湧現出眾多的傑出人物,他們之中有的能夠文治天地,有的能夠武定乾坤。還有一種就是說的功高蓋主的,而且還不在少數。

歷代皇帝在登上皇位以前,大多數都是禮賢下士,忍世人之不能容忍,與屬下親密無間,甚至一起睡的都有,充分的拉攏手下,乃至有時還低下頭向屬下承認錯誤,道歉。宛然一副溫潤如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模樣。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劉邦斬白蛇起義

可做了皇帝之後,他們隱藏的一面就開始爆發了,憑藉著手中的無上權力,開始了一出出“卸磨殺驢”的好戲,比如著名的曹操和荀彧,輔佐曹操了大半輩子,最後落了個悲劇收場,可悲可嘆,今天嘩嘩君要給大家說的這位更加的兇殘,他就是漢高祖劉邦,為何這麼說呢?下面看詳細的解析。

漢高祖劉邦曾對自己的孩子們說過“張良、蕭何、韓信皆比我大才。”

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就是,他們都比我有才能,但是我卻做了皇帝,恐怕降不住他們的,才時刻都威協著我,覺得非常的擔心。

從古至今,被君王惦記上了,這可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還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這不,劉邦做了皇帝后,想方設法的都要除掉這三個老傢伙,但他成功了嗎?來分別分析下這幾個人吧。

蕭何的做法非常的高明,他選擇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辦法,可以說稍有不慎,就會死無葬生之地,他洞悉了皇上的用意後,就開始了獨善其身,他的選擇是站到劉邦身旁,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蕭何

有一次劉邦被包圍圍,寄信讓韓信來救。韓信自傲功勞巨大,說話不給自己留後路,跟劉邦說起了條件。劉邦那時候雖口頭同意,但殺他的心已起。但那時候還不是時候,因為煩韓信手握著大軍,不可小視。

《淮陰侯列傳》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

蕭何看得出了劉邦的思緒,提議先解除韓信軍權,罷免官爵。再騙韓信至後宮呂后處,協力將其殘害。可悲可嘆啊!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韓信

蕭何曾在韓信最鬱郁不得志時,將其介紹給了劉邦,韓信才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立下赫赫戰功。但是最後卻蕭何給坑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就是說的給意思了。

《淮陰侯列傳》相國紿信曰:“雖疾,彊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可以看出,韓信是非常信賴蕭何的,蕭何親自邀請韓信,韓信不可能不去的,雖知此去必死無疑,但仍赴約。殺了韓信後,劉邦面哀心喜,直接給蕭何加官進爵。

在劉邦與項羽的是楚漢之爭的時候,雖然是劉邦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可是大家對劉邦的印像並不好,反倒是大家更喜歡項羽,在很多後世人的眼裡,劉邦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卑鄙小人,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楚王項羽

韓信是劉邦手下的兵馬大元帥,並且為劉邦打贏項羽,立下了汗馬功勞,赫赫戰功,還數次救了劉邦性命。做為西漢的開國元勳,按理說韓信應當享有無上的榮譽,可沒想到的是,等來的確實殺身之禍。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曰:“韓信也。”上覆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蕭何月下追韓信也是非常經典的典故,如果知道最後的結果,當時韓信一定不會回來的。韓信一開始的職位是齊王,是幾個異姓王之一,劉邦不停的找韓信的過錯,把韓信貶以楚王。接著劉邦又找各種各樣原因,把韓信貶以淮陰侯,拘禁在了宮廷裡,最後依靠呂雉之手,除掉了韓信。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為劉邦立過了巨大的功勞,可是終究卻被劉邦卸磨殺驢,劉邦為什麼一定要除掉韓信呢?嘩嘩君覺得有3點韓信必須死的理由,下面具體分析下:

1、韓信功高蓋主,這個是君王最忌諱的一個事。韓信的功勞沒得說,早已對劉邦有了巨大威協。韓信是劉邦戰勝項羽的關鍵人物,可以在說,如果沒有韓信,劉邦早就被項羽打敗了。從一開始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協助劉邦擺脫困境,到“駭下對決”戰勝項羽,韓信做了很大的貢獻。

這個時候的韓信,早就不把劉邦當回事了。當項羽去世了以後,韓信當然也都沒了存在的價值了,劉邦當然會想盡辦法地祛除這顆炸彈,韓信與劉邦兩人性格十分類似,兩人都有挺大的慾望。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齊王韓信

說白了“一山不容二虎”,韓信和劉邦是同一過路人,他們的起點都十分低賤,對富貴榮華極為期盼,當2個慾望這般大的人相聚在一起,一定會有一人被淘汰。劉邦擔憂韓信會舉兵謀反,奪走自己皇位,而韓信居功自傲,壓根不把劉邦當回事。

可惜的是最後還是劉邦先下手為強,除掉了韓信,成了最終的大贏家。韓信還被夷滅三族。

2、韓信手握著軍權,他是唯一可以對劉邦形成巨大威協的人。張良、蕭何雖然智謀高超,但是手裡沒兵,而韓信不僅有兵馬,還是當世唯一可以跟項羽匹敵的統帥,用兵如神,百戰不殆,手下還有著百萬雄師。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韓信:胯下之辱

可以說如果韓信要想殺劉邦,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的事情,劉邦也知道把這麼定嗎都放在韓信手中,早晚會出大事,所以韓信不得不除。

3、劉邦為人心眼兒十分小,陰險之人。劉邦自小狂放不羈慣了,儘管韓信沒有想過舉兵謀反,可是劉邦卻一直擔憂韓信會叛變,最後寧可承受千古罵名,還要殺掉韓信。

除了殺掉韓信以外,劉邦還要想殺掉張良和蕭何,但是這兩人可不同於韓信,這兩人十分聰慧,明白收斂性自身的光芒,並不像韓信那樣霸氣外露,所以劉邦找不著原因殺她們,所以躲過了一劫。

總結

綜合來看,到底誰錯了呢?其實誰都沒有錯,劉邦沒錯,因為他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著想,蕭何也沒錯,明哲保身,總要有人犧牲,韓信也沒錯,他不懂變通,不懂的收斂自己的鋒芒,所以這三人始終是不能共存的。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漢初三傑沒想到是以這樣的解決結尾的,蕭何和張良都選了明哲保身,張良是選擇隱匿,蕭何選擇激進,只有韓信不信邪,最後也只有他死了。

漢初三傑劉邦都想殺,為何只有韓信死了?蕭何、張良早有預言

漢初三傑

在幫助劉邦殺了韓信後說“終不辜負世人”,這兒的世人,嘩嘩君覺得就是說的劉邦,但是蕭何卻坑死了韓信,不得不感慨萬分,韓信戰場功績:暗度定秦,暗度滅魏,背水滅趙,降燕,滅齊,水攻龍且,楚歌滅楚

,每一件事放在一個人身上都是很了不得的,而這些全部集中在一人身上了,也難怪劉邦會害怕了。

大家是怎麼看待劉邦殺韓信這件事情呢?歡迎多多關注,在評論區發飆意見一起探討哦。



參考文獻: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