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蜂》電影可以拯救《變形金剛》這個大IP嗎?

90式青春


從2007年開始的《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在最近幾年顯然被之前的導演邁克爾·貝越拍越壞了。他有種對將爆炸物填滿銀幕的近乎變態的迷戀,如果說在《勇闖奪命島》和《珍珠港》等越獄、戰爭、歷史題材的電影中還只是初現端倪、略有收斂,那變形金剛系列簡直就是為他而生了。滿屏的各種轟轟轟、機器人擦著火星子不停扭打、主角一會兒狂奔一會兒追車、美國大兵一邊嘶吼一邊開炮,四五部下來不僅讓路人觀眾審美疲勞,連粉絲都被嚇走不少。全球票房連同口碑一起持續下滑,所以暫停一下主線,從人氣角色大黃蜂開始講支線故事似乎正是此時非常需要的。

電影的一開場是一個背景介紹性質的打鬥段落,挑明瞭故事是從何時開始說起的,原來這是整個系列的前傳:在變形金剛們來到地球以前,賽博坦星球發生了狂派與博派的慘烈戰爭。博派在岌岌可危時,派出忠誠勇敢的大黃蜂(這時候他還沒有大黃蜂這個名字,叫B-127)前往1987年的地球,打算潛伏在這個新的地方等待博派的到來建立新的基地。B-127墜落地球,險些造成人員傷亡,所幸有驚無險,算是沒給大兵們留下暴徒印象;但沒想到狂派兩位壞蛋追了過來,激烈打鬥後大黃蜂因為拒絕說出擎天柱的下落而被毀掉了發聲功能,身負重傷且只能喬裝成汽車外形繼續在地球等待博派們的到來。

對,一向以電臺調試頻段組合來代替說話功能的大黃蜂,原來以前可是會說話的。從語言風格可以聽得出,他像一個年輕的士兵,果斷、迅速,面對擎天柱的指揮,他隨叫隨到,並且也能在戰鬥中靈活對付,可以說——好像和主線裡有點喜歡使壞的性格不太一樣嘛?那以前的他,是什麼樣子的呢?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一、二兩部之間大黃蜂好像短暫恢復過說話的功能。算了,就當這段不存在... 總之他在電影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是用收音機代替語言的)

這次接班導演重任的是萊卡工作室的動畫師兼老大特拉維斯·耐特,他第一次執導的是動畫片《魔弦傳說》,加上之前以首席動畫師身份參與制作的《鬼媽媽》、《盒子怪》、《通靈男孩諾曼》等畫面風格非常有辨識度的停格動畫片,他可以說是在動畫電影方面經驗老道了,這次拍真人+CG還是頭一遭。總結一下各前作的話,他的風格都其實傾向於有些陰鬱的童話類的,主角都是有些孤獨、格格不入的孩子,卻領下重要的任務,對抗邪惡,同時自身也得到成長——這種偏好或許和導演本人的經歷也有關係吧,他本人其實是耐克公司的繼承人,幾千億的身家,卻選擇去做動畫片了,其中經過多少掙扎,多多少少都反應到了作品裡。這些孩童成長題材的電影看似和變形金剛系列並沒有太大共同之處,我抱著一探究竟的心態想看看這個系列會如何發展。結果影片一開始的打鬥段落十分純熟、流暢,耐特整個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輕鬆地轉換成了好萊塢大片導演,不禁讓人感嘆年輕影人的適應能力就是強……

沒想到過了這段打鬥段落,《大黃蜂》完全變成了耐特熟悉的少年成長題材,主角查莉是一個18歲的學生妹,她剛痛失父親不久,暫無法走出悲傷,更無法接受母親找到新丈夫的事實,於是每天悶悶不樂像一個抱成球的刺蝟,任何人都無法靠近,是個叛逆的小青年。因為只能騎小摩托車每天去遊樂場的熱狗攤打工,她最希望的就是在18歲生日那天得到屬於自己的汽車,但不出所料,和母親、繼父、弟弟全都雞同鴨講的每一天都讓查莉頗為失望。她對未來迷茫極了。

但就在生日這天,查莉找到了喬裝成大眾甲殼蟲、躲在修車廠廢料角的B-127,並把它開回了家。潛伏很久的大黃蜂似乎也憋得難受,一到查莉家的車庫他就忍不住馬上變身,彷彿在說:我找到你了!

前段時間我正好看了布拉德·伯德的經典動畫《鋼鐵巨人》,再加上《大黃蜂》的執行製片人之一又是斯皮爾伯格,本作的確太容易讓人聯想到《ET外星人》和《鋼鐵巨人》了,尤其後者。同樣都是冷戰背景的設定——“外星文明掉到美國了,我們寧可摧毀它也不可以交給蘇聯人!”——成了人類魯莽粗暴行為的最好解釋,也成功地把查莉一家和機器人戰爭聯繫了起來,畢竟如果只是機器人恰好來地球打一架就跑了,也沒美國大兵們這麼多事了。但《鋼鐵巨人》畢竟拍攝於那個年代,冷戰的影響顯然更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裡,而不只是談資;那個時候的美國人,是切實生活在導彈、戰爭的恐懼裡,人人自危,身邊和藹的鄰居誰都有可能是間諜,《鋼鐵巨人》這樣一個能力超強卻內心純潔的外星機器人就顯得格格不入了。他是個超級英雄,更像個孩子,影片最後的落腳點也是“你擁有超強的能力,成為好人還是壞人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它更像是在紛亂世界裡用童真給戰爭狂們的正義宣言。

鋼鐵巨人

而大黃蜂不是超級英雄,他雖然戰鬥能力出眾,但終究要回到博派當中,恢復自己戰士的身份;查莉更不是超級英雄,她無意拯救世界,只希望自己的家庭恢復和睦,找回失去的家人之間的關愛。但說大黃蜂是查莉的寵物也不合適,他們更像是偶然相逢的朋友,並共同成長。於是電影把機器人之間的矛盾做了最大的簡化,所有的事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狂派兩人要發訊息通知總部,地球是新的戰場,大黃蜂出面阻止,查莉也出手相助。

在簡單的故事之下,導演便有了更多的時間給人物塑造本身,這也正是原系列最欠缺的:邁克爾·貝鏡頭下的主角總是形象單薄,該跑時跑,該嚷時嚷;主角的女朋友這形象就更加一言難盡了,還記得梅根·福克斯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鏡頭是對準了她的翹臀嘛?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單獨誇一誇女主角海莉·斯坦菲爾德了。第一次看她演的電影就是科恩兄弟的《大地驚雷》,她堅強、隱忍又有些固執的為父尋仇的少女形象讓人過目難忘,幾年之後我還記得她那兇兇的眼神和兩條大麻花辮,這部電影也讓她獲得了奧斯卡提名,一步登上頂級童星行列;後來不論是主演大製作科幻片、熱門青春片,還是出唱片、參演《完美音調》,多棲發展得都不錯。和她年齡相仿的比如科洛·莫瑞茲,近兩年才開始在演技上更進一步打磨;艾麗·範寧片約多多,卻似乎也總受限於自己過於甜美的外型。而海莉似乎有種天然的倔強、成熟,她可以演少年老成、揹負著沉重往事的女孩,也可以演沒心沒肺蹦蹦跳跳的美國大妞,外型的可塑性加上更重要的演技擔保,她駕馭角色的能力讓人看到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而導演自然也看出了她的這些特質,毫無保留地把很多銀幕時間都留給了她。她早晨頂著亂糟糟的頭髮,戴著耳機刷牙,模仿敲架子鼓的動作跟著音樂來上一段,來到客廳發現母親和繼父在親熱早飯都沒做,於是她會翻著白眼一面偷偷咒罵這該死的一天,一邊又偷偷對著父親和自己的合影黯然神傷。她面對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不該承受的痛苦,有過人的才華和堅強的品質,卻沒有一個可以激發這些品質的人在她身邊讓她意識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以前這個角色是父親。

所以大黃蜂的出現,讓她不僅僅擁有了一輛新車,而是能夠重新找回自己。電影讓人感動的落腳點,不是地球又得救了,博派又勝利了,而是兩個人分別成長的瞬間:大黃蜂由查莉親手換上新的收音機,有了自己新的聲音,像一個嬰兒一樣牙牙學語;查莉從懼怕回憶和父親過去的幸福時光,到鼓足勇氣縱身一躍,那一刻她不僅出手幫助了朋友,更幫助了自己。把心上鎖或許是痛苦的,但它也是個簡單的決定,把鎖上的心打開有時候還需要大黃蜂這樣的奇蹟呢。查莉是多麼幸運。

而片中的大黃蜂自不必說,在各種逗趣段落之後顯得更加可愛了,像個頑皮又聰明的搗蛋孩子。他不僅在語言學習方面驚喜頻頻,更是對周遭的世界充滿好奇,誤闖入查莉家裡的他因為笨手笨腳而把家裡砸成了垃圾堆,被責怪之後縮成一團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電影特意還把很多鏡頭給了大黃蜂藍色亮閃閃的眼睛,充滿著純真和忠誠的光芒,誰不想伸手去抱抱他呢?

電影中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各種80年代的流行音樂和電影,The Smiths自然要被cue很多次啦,雖然大黃蜂一聽就把磁帶彈出去了哈哈;音樂一首接一首起初覺得是不是有點多?但轉念一想,大黃蜂不就是這樣說話的嘛,他聽得應該比任何人都多才是。另外耐特導演最愛的電影應該是《早餐俱樂部》吧?這部青春片對70、80後一代美國觀眾來說經典程度可不亞於教父,許多人對裡面每句臺詞都倒背如流,這不,連大黃蜂都對那最後一個鏡頭心有慼慼呢,振臂一揮,多瀟灑的離場!經典永遠都不會過時,看完《大黃蜂》,我第一個念頭就是可得再重溫一下早餐俱樂部。

早餐俱樂部

如果說對電影有哪裡不滿,大概是結局吧。雖然有個能夠預見到的小驚喜,但大黃蜂和查莉聯手好不容易救完地球,就要踏上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實在是有些太讓人意猶未盡了。耐特導演你真的不打算再拍一部嘛?沒看夠啊~


給力動畫


對真正的變迷來說,這部《大黃蜂》才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變形金剛真人版電影。

從2007年開始,“爆破專家”邁克爾·貝用了5部《變形金剛》電影,對著我們深深愛著的變形金剛經典人物形象進行了肆意妄為的改動,呈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異型金剛”。

所有人物,無論博派、狂派,全都變成了稜角分明的鐵皮怪物,渾身上下到處都是鐵管、齒輪,變形過程也複雜繁瑣。

這些看似費盡心思的巧妙設計,完全找不到《變形金剛》元祖動畫裡的感覺,連汽車人的車型都變成了金屬感爆棚的美系車,可以說,老貝對於變形金剛的這種顛覆性變化,基本上算是做了無用功。

這才是真正的擎天柱

前三部的劇情設計尚可,人們忍受著新品種變形金剛的怪異形象,看著轟炸大場面,勉強接受了這個應該算是全新的IP。但4、5部越來越扯的故事情節,終於讓人忍無可忍了,於是這部獨立主角的《大黃蜂》呼之欲出。

製作班底還是原班人馬,但導演換成了耐克公司創始人的公子特拉維斯·奈特,此人是一個看著《變形金剛》動畫長大的、徹頭徹尾的變迷,

這一次,他絕不允許滿身管子、凹凸不平的金屬片再出現在變形金剛身上,圓潤的甲殼蟲終於踢走了科邁羅,大黃蜂飛回來了!

大黃蜂的性格也終於回到了最初的設定,其實元祖版中的大黃蜂是一個類似特工的人物,常常會去完成一些偵查任務,與人類的接觸也是最多、最和諧的,而不是前五部電影中的那個只會開槍突突突的戰鬥機器。

其實也談不上拯救,因為邁氏的1到5部《變形金剛》是絕對不會再有續集了,從《大黃蜂》開始,真人變形金剛電影只會尊崇原始IP的設定繼續推出接下來的系列,擎天柱、聲波、六面獸等經典形象也一定會陸續作為主角登場,哪怕是照搬元祖動畫的劇情,也應該是會讓人期待的。


印記電影


必須可以。因為這樣的電影排除特效之外,最怕的就是主線劇情脫節,沒懸念。而大黃蜂把這兩點做的都不錯。

自從2007年第一部《變形金剛》上映後,憑藉震撼視效迅速在全球吸粉無數,票房狂攪38億美元。雖然拍到第五部口碑終究是撲街了,但派拉蒙公司又推出了一部《變形金剛》的獨立外傳電影《大黃蜂》,《變形金南莎的奔黽大黃蜂》以人氣超高的汽車人大黃蜂為主角,重拾溫情與懷舊的路線。

大黃蜂是《變形金剛》系列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它是擎天柱最優秀的四名副官之一。工作範圍為間諜、通訊、情報指揮等等。雖然大黃蜂全身都是冷冰冰的鋼鐵,但它卻是最符合人類特性汽車人,不僅心地善良而且非常**,所以大黃蜂也是《變形金剛》系列中,人氣最高的汽車人。從《變形金剛》第一部到第五部,大黃蜂一直都是雪佛蘭的肌肉跑車科邁羅。

而這部新片裡大黃蜂重新迴歸動漫原型甲殼蟲,為了照顧大黃蜂呆萌的外表,甚至影片主角也直接換成了女生。但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大眾集團已停產旗下甲殼蟲車型,一代經典可能就此徹底走向終結,懷著尊重原型和懷念經典的情懷,此次大黃蜂原型迴歸甲殼蟲,必將成為電影最大亮點。




大威小咖啡


變形金剛這個大IP不管可不可以拯救,我個人認為總是盯著一個題材搞事,總會讓觀眾的興趣日漸消磨,最近上映的大黃蜂其實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說明了觀眾需要的是新鮮感或者是新鮮度。

在我看來沒必要總是想著拯救,最總要的是延續和拓展,通過一個已經很成功的題材,延續出更多的新鮮的影片,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大黃蜂的成功無疑很好的說明了這點




影視獵奇


這要看你的“拯救”是從哪裡層面去理解了。

如果是票房,那不好意思救不了,也不用救。

除了第一部以外(當時國內電影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之後每一部《變形金剛》的票房成績都不俗。

反觀現在這部《大黃蜂》,上映5天,不到5億,上10億感覺都有點困難。

這還是在同檔期沒有重量級對手的情況下,你說它要是早幾週上映,遇上《海王》,絕對被碾壓得粉身碎骨。

如果是從口碑來說,那《大黃蜂》某種程度上的確拯救了《變形金剛》這個系列。

看得出來,派拉蒙想讓《變性金剛》轉型,從原來那種簡單粗暴的炸炸炸,往溫馨的感人的路線上轉。

但這種改變有利有弊。

說到底,這還是一個鋼鐵直男向的IP,它的受眾,大多也都是從小受《變形金剛》動漫影響。

現在你非要他們看萌寵電影,不是說完全不行,可你好歹也加點乾貨啊...

整部電影所有的動作戲,幾乎都已經在預告片裡看完了,剩下的就都是大黃蜂和女主“你儂我儂”。

大黃蜂秒變小黃人,這樣的答卷,觀眾肯定不買賬啊。

只能說,拯救談不上,《大黃蜂》只是稍稍挽回了一些口碑吧,想完全鹹魚翻身,還得看之後其他單人電影的表現。


影視爛番茄


甲殼蟲大黃蜂 g1擎天柱 賽博坦上的千斤頂 飛過山 阿爾西 聲波 還有機械狗 再加震盪波 還有讓大黃蜂失聲的閃電已經證明了原著才是王道。影片最後大黃蜂變成了科邁羅也是像第一部變形金剛靠攏和致敬吧。感覺這部棒博幣覺得會帶領變形金剛崛起


線條先生胡說電影


昨晚看完非常憤怒 簡直就是在消耗ip 勸導演還算個人別插手第二第三部 劇情拍的那麼垃圾 我是要來看80分鐘人類感情戲的嗎? 瞎幾把扯


忒有卡


心有餘而立不住,靠團隊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