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能奪得天下,手下一武將有決定性作用,不是蕭何、韓信、張良

我們都知道,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在劉邦爭天下奪大業的過程中,有一大批能人志士輔佐劉邦,其中又有三人最為耀眼,他們就是張良、蕭何、韓信,這三個人被稱為“漢初三傑”。那麼,這三個人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劉邦曾經和文武百官說過,如果論謀略,他不如張良,如果論後勤供給,他不如蕭何,如果論戰無不勝,他不如韓信,有這三個人的存在,才使得劉邦在取天下的過程中猶如開了外掛一樣。

劉邦能奪得天下,手下一武將有決定性作用,不是蕭何、韓信、張良

其實,在劉邦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還有一名功臣,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個人就是樊噲。樊噲和劉邦的私交特別好,早年二人就是好兄弟。記不記得劉備的兄弟張飛,張飛跟隨劉備之前就是賣肉的,歷史總是有意思的,樊噲跟隨劉邦起義之前也是賣肉的,只不過不同的是一個賣的是豬肉,一個賣的是狗肉。

劉邦能奪得天下,手下一武將有決定性作用,不是蕭何、韓信、張良

在劉邦做亭長的時候,接了一個押送犯人的活,那時候押送犯人的活可不是什麼好差事,跑了一個犯人都是重罪。劉邦這趟活卻跑了好些人,為了躲避追查,樊噲陪著劉邦一起躲進了芒碭山。不久,劉邦聽說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也開始聚眾起義,劉邦帶領起義隊伍很快攻打下了沛縣,劉邦開始號稱沛公。

劉邦能奪得天下,手下一武將有決定性作用,不是蕭何、韓信、張良

後來,各個起義隊伍迅速壯大,楚懷王提出“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最終劉邦西入關攻秦成功,秦王子向劉邦投降。等到項羽率軍入關後,想趁機消滅劉邦的勢力。劉邦知道自己的實力無法與項羽抗衡,就和樊噲帶了百餘名隨從去鴻門找項羽謝罪。

劉邦能奪得天下,手下一武將有決定性作用,不是蕭何、韓信、張良

項羽在鴻門設宴款待劉邦等人,在宴席上,項羽手下謀士范增想借舞劍的方法來除掉劉邦,樊噲知道後,拿著劍闖入了宴會之中,化解了劉邦的死局。隨後劉邦悄悄溜走,樊噲也悄悄的從小路溜回了軍營。如果沒有樊噲,劉邦不用說去爭奪天下霸業,很可能早早的就歇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