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政治家——劉邦

導讀:劉邦稱不上軍事家,因為打仗一般,但是非常有政治頭腦,後來毛主席說他是一位政治家。那劉邦有哪些政治家的作為呢?

狡猾的政治家——劉邦


在推反秦國時期,劉邦比項羽先進入關中時,然後跟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深得關中百姓的民心。這就是後來我們經常說的約法三章。這是劉邦政治手段的高明之處,比起項羽進關中焚燬秦宮要高明幾百倍。因此,關中百姓厭惡項羽,反而更喜歡劉邦,這都歸功於劉邦有著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

後來,項羽得知劉邦進去關中,並且有人告密劉邦在關中稱王。暴躁的項羽聽到後暴跳如雷,想發兵攻伐劉邦。此時,項羽的叔叔項伯來通知張良逃跑,張良追問下才知道項羽要攻打劉邦,於是把這個情況報告給劉邦。劉邦得知後,立即跟項伯政治聯姻,結為親家。果然,在鴻門宴上項伯不遺餘力的幫助劉邦,最後劉邦才能逃出危機四伏的鴻門宴。

狡猾的政治家——劉邦


在楚漢爭霸時期,為了打敗項羽,劉邦搞一個政治聯盟,聯合各路諸侯圍毆項羽。讓項羽疲於奔命,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然而,項羽那強悍的軍事才能擊垮劉邦的結盟,最後彭城之戰劉邦五十六萬盟軍慘敗。雖然彭城之戰大敗了,但是起碼劉邦很善於運用政治手段。

彭城之戰敗後,劉邦和項羽滎陽相持不下時,劉邦又用政治手段,成全了韓信的當齊王的夢想,把城池分封給彭越,然後命令韓信、彭越一起攻打項羽,同時拉攏九江王英布,一起對付項羽。最後,在垓下圍攻項羽,結果項羽烏江自刎。

狡猾的政治家——劉邦


劉邦稱帝后,殺掉那些造反的功臣,比如陳豨、臧荼、英布等人,企圖改變與諸侯王共天下的局面。當然,這些功臣也是咎由自取。那為什麼劉邦默認呂后殺功臣呢?

其實是一個非常狡猾的政治家,面對對功勞非常高的韓信,劉邦始終不敢直接動手,而默認呂后殺韓信和彭越,又是劉邦玩了一次心眼。為什麼?殺功臣本來就不是明智之舉,歷史上肯定留下罵名。既然呂后願意幹這種事,那就讓她去做。

狡猾的政治家——劉邦


劉邦不殺韓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韓信還沒造反。假如韓信已經造反了,那韓信怎麼可能還會被呂后誘騙進宮,進而被殺害。其實劉邦也知道韓信的威脅很大,但是在沒有造反前,劉邦卻不願意揹負殺功臣的罵名。劉邦是個政治家,不是屠夫。但是,呂后卻不一樣,但凡對皇權有威脅的全部清除,管你是不是功臣?

因此,劉邦不殺韓信目的是讓呂后幫自己揹負殺功臣的罵名,而自己在幕後操縱就夠了。這也佐證韓信是被殺得冤,如果韓信造反,劉邦肯定第一跳出來除之而後快。不信,你看陳豨、臧荼、英布三人造反,劉邦都親自帶兵除掉,如果韓信真的造反,還會等呂后去殺嗎?劉邦早就先殺掉韓信了。

劉邦不愧為高明的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