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歷史上第一個草根皇帝也是封建社會最厲害的皇帝

公元前200年,劉邦入主長樂宮,同年還修建了另一座宮殿——未央宮。

長樂未央,寓意“永遠快樂,無窮無盡。”

這年十月,新的一年的開始,舉行朝賀大禮。諸侯群臣都按照叔孫通制定的禮儀舉行朝會,朝賀結束後又在大殿上,舉行宴會,在座的諸侯群臣都俯身低首,從上朝到宴會結束都沒有人喧譁失禮。

劉邦不禁發出感慨:“我在位七年,到今天才知道皇帝是如此的尊貴啊。”

為什麼劉邦會有這樣的感慨呢?

劉邦草根出身,不讀詩書,不懂禮儀制度。在平定天下之後廢除了秦代過於煩瑣的禮儀制度。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大臣以武將居多,也不知尊卑禮儀,彼此會因為爭功而吵個沒完,甚至有的喝醉大喊大叫,砍宮殿的柱子。後來叔孫通按照劉邦的要求制定禮儀制度,才讓朝堂上的爭論局面改變了。

劉邦:歷史上第一個草根皇帝也是封建社會最厲害的皇帝

劉邦是歷史上第一個草根皇帝,毛澤東評價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劉邦是封建社會最厲害的皇帝。

劉邦為何能得到毛澤東這麼高的評價呢?

1用人得當

劉邦一介匹夫能取得天下,得到百姓擁護,自然不是靠他自己一個人完成。

劉邦自己也總結說自己能夠戰勝項羽是因為他“善御人傑”,他列舉了自己陣營的三傑:張良、蕭何、韓信,項羽身邊的謀臣只有范增一個,還總被猜疑,不得重用。

用人得當的前提是有自知之明,虛懷若谷。劉邦知道自己樣樣不如人,所以不會事事自己上。張良、蕭何和韓信都是人傑,讓張良負責運籌謀劃;蕭何鎮守關中,供給糧餉;任韓信為將,領兵征討。

劉邦在取得天下後,還能說出自己才能不如臣下的話,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自己的領導有自知之明,還能根據下屬的特長安排工作,不攬功,這樣的領導哪裡找。

劉邦提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也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

樊噲,是一個殺狗的屠夫,後來跟隨劉邦,在鴻門宴中樊噲的表現一點也不像個莽夫。曹參,原來秦朝的下層官吏,後來成為劉邦手底排得上的功臣,最後官至丞相。叔孫通也是秦朝官吏,劉邦命他制定朝廷禮儀,拜為太常。韓信,在項羽手下沒有得到重用,在劉邦手下登臺拜將。陳平,項羽手下的謀士,反間計就出自他手。

劉邦用人得當的特點是用人不疑。採納陳平的反間計,拿出黃金四萬斤交給陳平,任他使用,對於具體賬目更不過問。陳平用黃金去收買項羽的近臣,讓他們向項羽進讒言。陳平的反間計奏效,項羽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不信任手下的謀士,他們的計謀自然也一概不用。反觀劉邦,陳平之前品行不端,貪圖賄賂,劉邦不過黃金的賬目是對臣下的信任,也是給予臣下的自由,畢竟人才可比黃金重要多了。

正是這些布衣將相的輔佐,才使得劉邦成就大業,奪得天下。

2從諫如流

納諫是一個皇帝的基本修養,劉邦很好地做到了從諫如流。劉邦的口頭禪就是“如之奈何”“為之奈何”,就是“這可怎麼辦”的意思。

一次劉邦和酈食其謀劃如何削弱項羽的勢力,酈食其的計策是籠絡諸侯,分化項羽勢力。劉邦一聽覺得有道理,命令抓緊刻印,立即實施。適逢張良來訪,劉邦把酈食其的計策給張良講了一遍,再徵求一下張良的意見。張良一聽大驚,照此做法就壞了大事了。

張良借著代籌,給劉邦一一分析,提出“八不可”,可謂算無遺策。劉邦邊聽邊吃飯呢,等聽完,急得把嘴裡的飯都吐出來了,大罵酈食其:“臭儒生,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然後下令立即銷燬印璽。


劉邦:歷史上第一個草根皇帝也是封建社會最厲害的皇帝

歷史上也有一個皇帝有納諫的美名,就是晉武帝。晉武帝問司隸校尉劉毅,自己像漢朝的哪一個皇帝?武帝心想自己是開國之君,就算比不上高祖,光武,也與文、景、明、章在一個級別吧。劉毅卻直接說,陛下與桓帝、靈帝差不多。指出了當下賣官鬻爵一事。武帝沒有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劉毅說得有些過分,但他仍能和顏悅色。

武帝的聖德在後世傳為美談,可他對賣官鬻爵一事隻字不提,也沒有見他採取措施。只有納諫的虛名,而不接受建議,並實行,這又有什麼用呢?

劉邦雖為人粗鄙,但對於臣下正確的諫言能夠入耳入腦,並能夠行動執行。劉邦的從諫如流也是使得他多次能夠變危機為生機的關鍵。高明的領導把握的是大的方向、目標和方針,至於具體的方法和策略,多聽,保持自己的判斷力和理性選擇。不把自己比作第一聰明人去包攬一切。

3.與天下同利

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的歸附才是一個君主的立身之本。

劉邦在離開咸陽,駐軍霸上之前,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說明自己是來為民除害的,不是掠奪百姓的,讓百姓安心生活,不必害怕,穩定民心。他暫且回師霸上,等待諸侯們來的時候,實現之前與諸侯的約定,為關中王。

關中百姓聽聞劉邦的話無不歡欣鼓舞,帶著牛羊酒食來犒勞軍士,劉邦都推辭了,不想讓百姓破費。百姓聽聞愈加感恩戴德。劉邦能得到百姓的擁護是因為他實行仁政,待百姓寬厚。民心所向,漢朝的根基就在這“約法三章”上建立起來了。

劉邦:歷史上第一個草根皇帝也是封建社會最厲害的皇帝

劉邦一介草民,為何有人願意為他效命呢?

除了善於用人,劉邦還不吝惜賞賜。攻取城池、佔領土地後都會封賞有功的人。自然人人盡力,想得到封賞。而項羽,嫉賢妒能,對於立功的人不但不賞,最多口頭表揚,心裡還猜忌,不敢讓他們放手而為,因此都覺得在項羽手下沒有奔頭,不肯為他賣命。

劉邦在奪得天下之後,封賞功臣一百多人。原本出身低微但有功之人都得以封侯。利益才是人的驅動力,只有空頭支票的獎勵註定留不住人才。

毛澤東評價劉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劉邦也的確在洞察人性上有過人之處。從一介草民到開國之君,劉邦也不愧是皇帝裡邊最厲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