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謀勝的蛻變之路(三)

然後秦王子嬰投降,劉邦順利地進入了咸陽城。劉邦進入秦朝宮殿,看到有很多珍寶美女,想要留下來居住。在樊噲與張良的勸諫之下,劉邦才率軍駐紮在霸上。而良藥苦口利於病的原句是毒藥苦口利於病,而我們現在常說的助紂為虐最早是助桀為虐。

樊噲對於劉邦的勸誡其實很對,他的話非常直接而正確,但是劉邦不聽。張良所說是接著樊噲的意圖繼續闡述,張良的勸諫較為委婉,但卻別具深意。其實,樊噲和張良所說的意義是一樣的,但劉邦沒有聽樊噲的而是聽從了張良的意見。那麼顯而易見,劉邦對樊噲與張良的態度很不一樣,樊噲說的話他可以當成為耳邊風,但張良所說的他就能虛心接受。

緊接而來的便是鴻門宴。鴻在門宴之前,項羽的伯父(也就是項伯),項伯得知項羽將準備集結大軍進攻劉邦。項伯於是趁夜急馳到沛公的軍營,私下裡會見張良,想讓張良跟他一起離開。說道:“趕快走,不要與劉邦等人一起死。”張良說:“我現今替韓王迎送沛公,如今情況緊急,獨自逃走,不合忠義,一定要與沛公如實相告。”於是就將情況全都告訴了沛公劉邦。當初項伯殺人,犯了死罪,張良不顧自身安危將項伯藏匿起來。而現今,張良陷入未知的死境,項伯投桃報李,同時也是間接幫了劉邦。在遇到如此緊急的危機時,張良的第一反應是“去之不義”,我們可以由此而知,他內心的忠義始終沒有改變。

隨後,沛公說:“您和項伯,誰年紀誰要大一點?”張良說:項伯比我年長”。”沛公說:“那麼您將他請進來,我要對他如同兄長。”項伯見到劉邦後,沛公與項伯約為兒女親家。當我看見劉邦問及張良與項伯的年紀大小比較時,我以為劉邦的年紀要小於張良,否則就不會在得知項伯比張良年紀稍大時說要把項伯當兄長看待。而實際上,劉邦要比張良約大五六歲。那這話有什麼含義呢?劉邦的意思是,既然他比您要年長,那麼也就是我的兄長。劉邦對張良的敬重可見一斑,兩人之間之間的關係非比尋常。

於是在張良和項伯的幫助下,促成了這場鴻門宴。而在這場鴻門宴中。張良的表現可以說是十分出彩,為劉邦盡心盡力。對待項羽、范增言辭恭謹,謹小慎微。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危急時刻,張良急出軍門,引樊噲入帳。化解了這場可能治劉邦於死地的危機。在劉邦走後,又為劉邦向項羽辭禮,拖延時間,使劉邦能夠安全的回到軍中。

其後項羽主持分封天下,封沛公劉邦為漢王。

張良建議劉邦燒了棧道,已示不還之心。後來又以齊國田榮起兵反叛的事情提醒項羽,項羽便像先消滅齊國,再對付漢王劉邦。而後項羽將韓王成殺掉,張良從小路逃回了漢王身邊,劉邦封他為成信侯,張良因為多病,所以不能領兵帶仗,而是一直留在劉邦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劉邦在與項羽簽訂盟約之後劃分土地,但後來在張良與陳平的建議之下,劉邦不想放疲憊的楚軍東歸,向他們發起追擊,但因戰事失利只能暫時堅守固陵陣營,本來應該已經到來的眾諸侯,都沒有如期而至。面對此等情形,張良向劉邦進計,漢王採用了他的計策,諸侯才都來到。那張良獻了什麼計策呢?此時漢軍雖然相比楚軍氣勢更盛,而楚軍也自知力竭,但不會甘願束手就擒,一定會做強烈的反抗,所以劉邦還需要其他的力量支持。那麼就需要韓信、彭越的軍隊前來,但如果你只是簡單地下令召他過來,此二人肯定不會來。張良洞察人心,韓信、彭越貪圖權力富貴。在這緊要關頭,必定會倚仗自身強勁的實力來謀取權利。然而他們也不會自己開口提出要求,既然如此,那就先將利益的承諾分給他們。隨後韓信、彭越二人率軍前來,天下諸侯也大多集聚於此,共同擊敗了項羽。

漢六年正月,先封賞一批功臣。高帝稱讚張良,讓他自己在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自己的食邑。但張良拒絕了劉邦的重賞,選擇留縣作為他的封地。於是皇帝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人一起接受封賞。

雖然皇帝劉邦已經封賞大二十多位大功臣,但餘下的很多臣子認為這是千載難遇的時機,爭奪賞賜與功勞排名非常厲害,導致朝廷遲遲不能決斷。皇帝劉邦在橋上經常看見一些將軍們坐在沙地上進行激烈的討論。他對這種情況起了疑心,於是就尋求張良的看法。張良回答說:“陛下難道不知道嗎?這是在商議謀反呀。”皇上說:“天下剛剛安定,又何必謀反呢?”留侯說:“陛下現在所封賞的蕭何、曹參等人,都是陛下的好友,又誅殺了許多陛下怨恨的人。如今將軍們計算各自的功勞,認為天下的土地不夠他們的封賞,又害怕平日犯了什麼過錯,惹得陛下仇視,以至於被陛下所殺,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造反了。”劉邦聽後感到非常為難,憂心忡忡的說:“那麼現在又應該怎麼辦呢?”張良回答:“您平日裡最恨的是誰?並且要為臣子們所熟知。”留侯說:“陛下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誰最突出?”皇上說:“雍齒與我有一直有積怨,又多次使我受辱,陷害我到走投無路的地步,我多次想殺掉他,只因為他的功勞多,所以沒有懲罰他。”張良回答說:“那就趕緊先封賞雍齒,大臣們見雍齒都被封賞,那麼對自己一定會受到封賞而感到堅信不疑了。”於是皇上便擺酒設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催促丞相、御史評定功勞,行施封賞。群臣在酒宴之後,都高興地說:“連雍齒都被被封侯,我們就不用擔憂了。”

讓我們來分析這件事情,大臣們日夜爭功,張良其實應該早就知道了,所以才能夠迅速的謀劃出一條妙計。而這一句,“陛下還不知道嗎?大臣們在商議謀反呢!”也暴露出張良早已提前知曉此事,然而張良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將這件事向劉邦彙報。而是讓劉邦自己發覺或者說是在張良的有意引導下才知曉的,然後他才說出自己的計策。面對現今這種情形又該怎麼做呢?假若,是採用封賞的辦法,那就應該封賞功勞最大的功臣。是誰?自然是蕭何,張良,曹參,樊噲等人。偏偏巧的是,功勞大的人居然多數也是劉邦的故友,依然無法消除大臣們的憂慮惶恐。那麼,在意圖謀反的大臣中挑出幾個有過錯的大臣施以懲罰。殺雞敬猴、以儆效尤怎麼樣?這不是個好主意。很可能會使大臣們憤怒而憂慮,使得謀反的大臣們動力與意願更強。那麼將大臣們全部封賞又怎樣?不太可能,如果在短時間之內封賞全部大臣,那麼一定會出現封賞過多或過少的情況。封賞過少,大臣們一定會心有不滿埋怨。怎麼辦呢?分配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是有複雜之處。

當然,以上方法多半是常人的方法。而張良的建議是:封賞一位有功勞也有過失的,得罪劉邦而為劉邦所討厭的,並且以上情況為大臣們所熟知的。此人是誰?雍齒。那就趕快封賞雍齒。這並非是常人思維所能想到的妙策。這條計策等同於將封賞的最低標準告訴所有大臣們:有功之臣都可以得到封賞,而過錯不予追究。於是,群臣們在享用過酒宴以後,都高興地說:“雍齒都被封侯了,我們這些人就更不用擔憂了。”這真是止干戈於無形之中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