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謀聖的蛻變之路(四)

隨後,原齊國士兵劉敬前來勸說劉邦應該在關中建都,但身邊的大臣都是關東地區的人,多數勸皇上定都洛陽,所以劉邦猶豫不決。但張良稱關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經過劉侯張良的勸說之後,劉邦也自當日起駕前往關中,最後定都長安。其實,定都洛陽或是關中,兩地的便利之處張良其實應該早就知道。而張良卻是在劉敬之後提出自己的建議,我們也該由此得知張良的行事作風。

留侯跟隨皇帝劉邦進入咸陽。但他體弱多病,便身行道術,不食五穀,曾有一年多閉門不出。

皇帝劉邦想廢掉現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生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很多大臣都曾進諫,都沒能改變皇帝的想法。呂后感到驚恐,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而有人對她說:“留侯張良善於出謀劃策,並且皇上信任他,應該向他請教。”於是呂后就派建成侯呂澤對留侯說:“費力太子國家的鑰匙,而您又是皇帝信任的大臣,現在怎麼能無動於衷、毫無反應?”留侯說:“皇帝與趙王骨肉相連,而我只是一個外人,如今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像我這樣的人即便再有一百個勸諫也無濟於事。”呂澤要挾:“一定要出個主意。”留侯說:“大臣們在想什麼皇帝已經知道,所以多說無益。但有四個人陛下非常重視,皇帝一直請求他們出山任職,但此四人因為陛下傲慢無禮所以拒絕了邀請。現在您如果能用金玉壁帛作為贈禮,再讓太子寫一封信,內容要言辭恭敬,以禮相待,並準備好車,再派有口才的人誠懇的邀請,他們應該會來。來了以後,讓太子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時常跟隨入宮,令皇上見到他們四人,見到之後皇上一定會感到驚異,在詢問之下知道他們已經是太子的貴賓,一定會對太子有所改觀,這對太子而言是一種幫助。”呂后、太子依計行事。

劉邦打算更換太子,大臣們進諫勸阻,都沒有改變劉邦確定不移的想法。劉邦為什麼打算更換太子呢?以下是幾點簡單的分析。第一,劉邦不喜歡呂后,而鍾愛戚夫人。第二,呂后會危害戚夫人和倆人的愛子如意。第三,呂后的兒子(太子劉盈)沒有才能,趙王如意與劉邦相像,很可能非常聰明、資質優良,太子不足以擔當重任。

大臣們又為什麼擁護太子?第一,呂后是劉邦的正式妻子,戚夫人只是一名妾。第二,太子是劉邦早在沛縣時與呂后共患難所生之子,是嫡長子,年紀較長;趙王如意只是庶子,年紀較小。第三,太子為人孝順,待人恭敬。

廢掉太子之事耽擱已經很久,大臣們持續不斷的勸誡,卻依然沒有改變劉邦的用心。這件事情極為重要,那麼,想要改變劉邦的用心,難度在哪呢?大臣們一個接一個的勸阻,他們都是劉邦的熟人,所表達的意願劉邦早已知曉。既然已經知道了大臣們的意圖,卻仍然堅持己見,說明劉邦有自己必須堅持的原因。然而,既然已經知道了大臣們的意圖,當大臣們在進行勸阻之時,劉邦其實早有防備,那麼,你再勸阻,劉邦又怎能聽從?那麼有什麼好主意嗎?將太子的優點說與劉邦聽?劉邦難道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將趙王如意或是戚夫人的缺點說與劉邦聽?這不是個好主意,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惹禍上身。該怎麼做?

更換太子之事使得朝廷上下焦慮不安,皇帝劉邦與許多大臣們爭心爭力,誰也不能說服誰。有什麼好辦法嗎?廢立太子之事是一件國事,卻也是一件家事。戚夫人是劉邦最疼愛的女人,趙王如意是他的愛子。張良說的不錯,骨肉至親之情,臣子們怎麼能夠輕易撼動?當然,張良的說法也是一種推脫。在呂澤竭力要挾下,張良不得不出了一個主意。劉邦與大臣們之所以相持不下,是因為太子與趙王之間各有各的優點與缺點。這些優點或缺點是劉邦與大臣們都無法改變的事實,太子與趙王之爭不能從趙王方面入手。

趙王,是劉邦的愛子,臣子們對趙王所做的一切逃不過劉邦的眼睛,只能從太子方面著手。但劉邦是主上,張良等人是臣下,不能採取強硬的方式。那麼也只能是勸諫了。然而這麼多人勸解都沒有聽從,又該怎麼辦?或者說,是由誰來勸諫才有用?大臣們勸諫無用,是因為他們是劉邦的熟人,只怕話還沒有出口就被劉邦打住。那麼讓陌生人去勸諫?既然是陌生人,說的話又怎麼會有分量?然而,天下還真的有四位賢能的老人為劉邦所盼望敬重。並且,這四位老人也是因為劉邦的粗魯無禮才沒有與劉邦相見。應該讓太子請這四位賢才出山前來輔助他。果不其然,四人應禮前來。

在一次宴會上,劉邦果然遇見了這四位老人,大為驚奇。當他得知這四位賢才已經在為太子劉盈效力時,他知道太子羽翼豐滿,所以無奈的放棄了廢立太子的想法。在這場博弈中想要扭轉劉邦的想法,張良所採用的計策是增加太子的羽翼,使得劉邦自己明白:太子有許多能人志士相助,在眾多賢才相助之下太子繼位可以得當地治理國家。為天下萬民考慮,你也不能折斷他的羽翼,更何況他同樣也是你的兒子,想要更換太子已經是無可奈何之事。

後來留侯宣稱道:“我祖父、父親都擔任過韓相,韓國滅亡後我不惜萬貫家財,替韓國向強大的秦國報仇。如今以三寸舌為帝王師,封萬戶侯,這對平民而言是最高的賞賜與待遇,我非常滿足。我願丟棄人世間的一切事情,跟隨赤松子遨遊。”於是開始學辟穀學習道術,施行道引輕身之道。在高帝駕崩之後那段時間,呂后感激張良,努力讓他進食,說:“人生於世間,時光有如白駒過隙,您又何必自己獨自苦行到這種地步!”留侯勉強進食。

八年後張良去世,定諡號為文成侯。張良當初在下邳橋上遇見的那位老丈,在分別後十三年時他隨高帝劉邦經過濟北,在谷城山下遇見一塊黃石,將它取回後一直祭祀它。留侯去世以後與黃石一起安葬。從此以後每逢掃墓以及冬夏各節日蔡祀張良的時候,也在同時蔡祀黃石。

世人對張良的尊稱為謀聖。我們常人運用到軍事戰略上的計策多半為:圍點打援,聲東擊西,敲山震虎,前後夾擊,左右包抄……但留侯張良卻並非如此,他往往是根據對手的強弱來制定相應的策略。張良深通人性,無論熟識之人或是陌生之人都能夠輕易察覺到他人的缺陷、缺點。而隨後制定的詭計往往行事隱秘,暗藏它意;兵法要決是以自身的長處攻擊他人的短處,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常人所設計的計謀基本上是直奔目的而去,所以能夠輕易地被他人察覺,而張良所設計的詭計卻總是在繞幾個彎之後才擊中你的弱點。使你難辨真假、強弱,陷入計謀當中卻毫不知情。唉,張良的計謀實在是需要非凡的邏輯、非凡的智力、非凡的智慧,以及堅定的勇氣。如果沒有擁有堅定的勇氣,又怎麼能夠在如此紛亂繁雜的跡象中一步一步地實施自己的計謀呢?

張良出生在丞相世家,他從小所接受到的薰陶便是為韓國服務,他從小所接觸的教育便是為韓王盡忠,他從小所接受的使命便是為整個韓國奉獻。所以自小起張良便有貴族的高尚品德,為人盡忠行義。到韓國滅亡,不惜萬金家財,替韓國向強秦報仇,意欲復立韓國。但是,二、三十歲的張良是衝動魯莽的,缺少才能與智慧,他的計劃沒有成功。等他躲避在下邳之時,學習到《太公兵法》。直到他與劉邦相遇時已經41歲了,即便張良教授了劉邦太公兵法,在劉邦手下行事盡心盡力,自始至終都帶有一種疏離感,遊離於所處的事件之外。因為復立韓國是他一生最大的願望。擁立韓王、復興韓國是張良的職責,更是張良義不容辭的使命。但是,張良所付出的辛勞迎來的是失敗,新擁立的韓王成被項羽所殺。

張良經常施行導引之術,不食五穀,閉門不出。他擅長陰謀詭計,卻為人心含忠義,為國為民。長於以權力財富誘騙他人,卻不貪圖富貴。病弱的身軀下蘊藏著令人欽佩的忠義。他是為了韓國而生,付出了所有的努力與心血只為了復興韓國,但是最想做的事卻沒有完成。他的心願已了,或者說不了了之。功成名就,封萬戶侯,為帝王師,這一切為世人所羨慕欽佩,卻不是張良本人所期盼的所得。

歲月催人老,所得不可期。韓王已逝,沛公也已經登基稱帝,該做的事皆已完畢。人生已然如此,又何必為了功業多費口舌、心神呢?而在眾人之中只有陳平對張良的評價較為詳細、貼切,雖然有些肉麻。陳平說:“智足決疑,量足包荒,才足折衝禦侮,德足輔世長民,皇帝從籌,百僚允若,炎漢萬民之鴻庥;辟穀仙遊,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勳之首冠也。”翻譯如下:智慧足以決斷疑難問題,度量足以包容四海八荒,才略足以擊敗敵人的進攻、抵禦敵人的欺辱,品德足以輔佐帝王世家。皇帝遵從他的籌劃,百官聽從他的指示,他就像是漢朝萬代庇廕的大樹;屏棄凡塵,求仙問道。功成身退,只因他平生心事已了。在元老功臣中,他當屬第一。

而在後世之中,如司馬光這樣迂腐、淺薄的人物則認為張良隱退是明哲保身。這不過是俗人自以為是的厚黑學、陰謀論罷了,實際生活中毫無作用。

張良是何時留下嚴重的病患呢?在史記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有可能是在他年輕時候就有,也有可能是因為他過度奔波所產生的。但是在張良的人生軌跡中刺殺秦始皇一事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前的張良是粗魯莽撞的,而在此之後的張良的智慧明察秋毫,態度卻又若即若離。他的智慧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而他的性情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身體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是肉體的延伸。如此重大的變化與刺殺秦始皇一事有著一定的聯繫,所以,張良的身體之所以羸弱多病很有可能是因為在刺殺的過程中受了重傷。他的肉體使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的粗魯行事了,於是他的思考將會更加頻繁。而張良本人就是忠肝義膽、赤子之心,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遭受巨大挫敗之後,張良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使命,故所以,他在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之中獲得了非凡的智慧。而這一切的轉變又需要經歷多少苦痛艱辛?但即便如此,他的心意也沒有改變。

而流傳至今關於黃石的傳說,老人拿出一部書,並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以後就會崛起。十三年後你到濟北來見我,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說完便走了。而現在可以知道,當初傳播如此神奇隱秘的傳說便是張良他自己。他早就想脫離凡塵俗世,故所以編出一個難辨真假的謊言來藉此逃脫。但當劉邦需要他時,他也不會完全逃避,在劉邦逝世以後,世上就再也無有張良的計謀了。

花草樹木,蟲鳥禽獸,世間萬物皆有靈。而獨取黃石為傳說,難知為何。人已去,不知黃石安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