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謀聖的蛻變之路(一)

昔日漢高祖皇帝劉邦有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而對於這位人傑,世人多半認為張良此人聰明絕頂、工於心計。而在影視劇中,這樣的謀士、能臣多半是一位無所不知的智囊形象。然而當我在仔細閱讀理解史記這本古籍後,我才知曉張良並不是我們理所當然認為地單一謀士形象。直白說來,他並不總是聰明得異常,至少,在他年輕時不是。

張良的祖父開地,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丞相。父親張平,擔任過釐王、悼惠王的丞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張良父親去世,又過了二十年後,秦國滅亡了韓國。

張良大約出生於公元前250年,去世於公元前186年。而在秦國滅韓國之時是在公元前231年至230年。故我們可以由此推算出秦滅韓國時張良不過20歲。而在輔助劉邦直至其稱帝之後,張良也曾宣稱道:“我家世代為韓相,至韓國滅亡時,不惜萬金家財,替韓國向強秦報仇,天下為之震動。”那麼張良是如何實現替韓國向秦國報仇呢?

秦國滅韓國之時,張良不過20歲,年紀輕輕,而且張良的父親早已經去世,沒有他父親的舉薦,他並沒有在朝為官的經驗。我的言外之意是:張良不僅僅是身體稚嫩,而且在才智上也十分的不成熟,而在秦滅韓國之後,張良家族依然非常富足。不僅有大量的財富,還有三百奴僕。而在這種情形之下,突然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張良的弟弟去世了。但張良的舉動,卻不同於常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這是史記中對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

張良的表現,目前有幾點情況比較突出。張良對於韓國的忠義自然不用多講,可是弟弟不幸去世,卻不為他進行妥善地安葬,是否有些偏激、粗魯呢?試問一下,安葬自己的弟弟對於當時張良家族的財富能有多大影響?對於向秦國的復仇計劃又能有幾分的阻礙?可是對於此時不顧一切的張良而言就沒有那麼多值得在意的了。

張良在他20歲時就已經計劃向強秦報仇,而在他32歲之時終於迎來了一次難得的機遇。公元前218年,也就是秦始皇29年,張良在古博浪沙指派大力士行刺秦始皇。

張良曾經在淮陽學習禮法,他找得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並沒有今天的一百二十斤那麼重)重的鐵錘。秦始皇到東方巡遊,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襲擊秦始皇,誤中了副車。秦始皇大怒,在全國大力搜捕。對於這一次的行刺,我相信張良應該是早有打算,進行了詳細而周密的刺殺計劃。但其結果卻是失敗,是在什麼地方、哪個環節有所疏忽呢?就地點而言,張良選擇了一個極佳便於刺殺的地理環境。沙丘連綿起伏,軍隊難以前行,野草叢生到足以沒人,是一處便於隱藏也便於逃脫的環境。而大力士也有機會出手擊中馬車,疏忽的環節是在於秦始皇所坐的那輛特別的馬車。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的車均是由四匹馬拉。刺殺目標只有六駕馬車裡面坐的人。然而秦始皇帝早有防備,所有車輦均是由四匹馬拉車。故所以大力士在行刺時誤中了副車,而張良僥倖逃走。

為何秦始皇帝如此小心謹慎?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始皇帝以霸道武力殺戮六國軍隊進而統一天下,在暗中伺機謀算著始皇帝性命者為數不少,六國的後人也多在謀劃著如何使秦國滅亡。就在九年前,燕國還沒有滅亡之時,燕太子丹就派遣荊軻攜帶淬毒的寶劍刺殺秦王。其結果並不理想:荊軻被殺,始皇帝安然無恙。圖窮匕首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在這裡就不多講了。前事之鑑,後事之師。張良的這次刺殺行動也在始皇帝的小心提防之下失敗了。當我們在為失敗而感到惋惜之時也讓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失敗的緣由。

自從秦滅韓國之後。出生於相門世家的張良有了兩項偉大而艱難的使命!一是替韓國向秦國復仇。二是使韓國復國。

這次刺殺行動失敗的疏忽的環節僅僅是因為始皇帝將自己所乘坐的車輦由六匹馬改為四匹馬而已嘛?在我看來並非如此。始皇帝將自己的車輦由六匹馬拉改為四匹馬拉並不是在古博浪沙突然一時興起之下改的。而應該是在遊行的過程當中全部由四匹馬拉,秦始皇不可能僅在古博浪沙這個地點警惕一時。另外,張良所挑選的刺客僅僅是一位大力士。假若,張良能夠多找幾位武藝高強的俠士,在這種不明就裡的情形下先派遣一位刺客前去試探,使得秦始皇帝的部隊發生混亂,不正好可以渾水摸魚嗎?張良等人雖然不知道始皇帝乘坐的馬車是哪一輛,然而是皇帝周邊的侍從、各事人員卻知道。在遇到行刺之後,巡遊人員驚慌失措之時,哪處的防衛最為嚴密,那最有可能就是始皇帝的所在之處!僅選擇一位大力士前去刺殺。這種行為是孤注一擲的,成功的幾率不是很渺茫嗎?也就是說,雖然張良一直處心積慮地想至始皇帝於死地,然而當他得知道始皇帝將要向東遊行的消息時,他所實施的計劃卻依然不夠仔細嚴密。只是張良自己認為,這次刺殺行動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不容錯過。但事實是張良的行事卻是衝動而魯莽的。

現在,讓我們以一個完全相反的思考方向來進行思考。張良的刺殺行動準備並不充足,只選備了一位大力士作為刺客。假若這位大力士砸中的車並不是副車,在如此眾多的副車中正好砸中了秦始皇的座駕。並且,恰巧就砸死了始皇帝,刺殺成功了。張良的目的達到了,那麼這是一件好事嗎?

秦滅六國。當然,秦國消滅的不僅僅是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而已,還包括其他一些小國。還存活於世的六國後裔們都無一不想重新復國,創造輝煌。假若秦始皇帝被殺,這些人定當蠢蠢欲動,打算起義,甚至準備起義推翻秦朝的統治。他們有可能會成功嗎?如果在這時起義,多半是送死而已。即便此時始皇帝被殺,但是秦朝的能臣和將士們都還健在。並且,始皇帝還有那麼多的兒子。假若他死了,誰會繼位呢?多半是公子扶蘇,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秦二世胡亥。公子扶蘇繼位,為秦二世。扶蘇為人仁義慈孝。他繼位之後,多半會實施較為仁義寬鬆的治國政策,施予恩惠與天下百姓。

始皇帝統治殘忍冷酷的軍隊殘殺六國軍民,以嚴峻法律約束天下百姓。百姓心中肯定多有怨恨。而假若扶蘇做了皇帝,實施仁政。百姓心中又難免燃起希望。在這種情形下,天下萬民對於秦朝的統治,將會是又愛又恨。不是給日後的起義帶來多餘的阻力嗎?然而刺殺沒有成功,始皇帝依然執政,將會繼續以暴力的方式統治、鎮壓百姓。概括說來,刺殺成功,始皇帝死了,反而對秦朝的統治有利。對韓國以及六國的影響將是復國的希望越加減損。而對於天下百姓而言,將會陷入一場更加持久並且巨大的爭鬥之中,這一切是非常糟糕的。而刺殺行動失敗,秦朝的統治將會愈加暴戾嚴酷。而天下萬民的反秦情緒將會日益堅定、高漲。這反而對於韓國,對於六國而言,不是一個更好的格局演變態勢嗎?

總而言之,刺殺秦始皇的行為,無論成功或是失敗,都不會產生任何好的意義。反而會給刺殺者本身,也就是張良帶來無妄之災!可惜的是,此時的張良並沒有考慮到這點。刺殺從表面上理解是一種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實際上並不會帶來任何益處。想要殺死一個人從而改變一個帝國,張良的行為不過是他自己天真的想為韓國報仇雪恨,卻終究沒有從天下大局中為韓國做精心的打算。此時的張良性情忠誠,行事衝動且魯莽,缺乏智慧和才能,拙於計謀與遠見。蛻變是從張良逃亡至下邳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