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你心目中計謀百出的智囊是什麼樣的形象?是像諸葛亮一樣擺足姿態的引的劉備三顧茅廬,還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劉伯溫,今天來帶大家瞭解一下這位更古老的歷史人物。浩瀚歷史長河中智謀無出其右,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的謀士——張良!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國破家亡,熱血憤青

張良出身的家室背景非常優渥,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其祖輩是韓國的貴族,且五代都出任韓國的丞相,貴族名士之後。然而在成為天下聞名的謀士前,少年張良還是個熱血青年,或者說是個憤青。作為被秦國第一個殲滅的韓國,少年張良一夜間從貴州世家子弟淪落為無國無家的可憐人。那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那一刻他是悲傷、不甘,手無縛雞之力之力的張良,帶著僅存的一些家底心中開始計劃著…..結交刺客,謀劃在博浪沙的一次行動,這個平時看著軟弱的書生想要熱血復國,想要狙擊秦始皇。但是他失敗了!原來自己謀劃的一切在強大的秦國鐵騎面前都是紙上談兵不堪一擊。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逃亡求學,蟄伏滅跡

但是他沒就此心灰意冷,也沒迂腐的想要殉國,在他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次轉折。

在逃亡到下邳的路上張良遇到了黃石公,黃石公假裝掉下鞋子讓張良撿來幫他穿,張良也不生氣就照辦了。黃石公覺得他是可造之才便告訴他自己有曠古爍今的兵法,如果習之能縱橫捭闔決勝千里。張良一聽便下跪求學拜師,但是和所有故事裡的套路一樣,好事總要一波三折,黃石公試了張良三次,當然我們的張良同學還是很懂套路,所謂好事多磨,老人家這是要磨練自己唄。終於從黃石公那裡得到了那邊《太公兵法》日夜研習。大家小時候都看過一部水墨畫的動畫片裡所講的就是張良的經歷。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學有所成,覓主待勢

張良可謂是天降良才,自從習得謀慮兵法,短短几年他已經從一個憤青的少年蛻變成一位滿腹韜略,謀定後動,審時度勢的智者。他深知單靠一己之力是無法成就大事,當時各地豐豐揭竿起義,他便在各個勢力中觀察分析,希望覓得明主。

最終選擇跟隨劉邦,此時我們不得不佩服張良的慧眼識珠。劉邦並不是各股勢力中最強的,項羽聞名天下人才濟濟的時候,劉邦還是籍籍無名。但張良就是能一眼看本質,劉邦雖然不像項羽文韜武略,但他更可貴的是善於聽言納諫,項羽雖是文武兼備但也容易剛愎自用。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劉邦和項羽都是楚國遺民,為扯大旗項羽找來了原楚國流落在民間的羋心太子,立為楚懷王。打著復楚的名號吸引楚國遺民來加入自己的陣營。楚懷王雖然是個吉祥物一樣的存在,但是他還是智商在線,他知道制衡才是自己保命之道,不能僅僅依賴項氏家族。他提出兩路進攻反秦,先入咸陽者為王。雖然項羽兵力遠勝於劉邦,但就此開啟了張良的奇謀妙策之路。

與項羽的嗜殺成性成鮮明對比,張良建議劉邦採用攻心懷柔戰略,深諳得民心者得天下,使劉邦在東進之路上一帆風順,許多城池得知劉邦賢名豐豐主動開城投降,讓劉邦贏得時間,僅僅花費一年,比項羽早一步進入關中咸陽。同時張良提出籠絡關中人心,與百姓約法三章,廢除了秦國的嚴刑苛法,使得劉邦的聲名遠播。即使後來項羽強勢趕走劉邦,民心卻難以挽回。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頓飯

—— 鴻門夜宴

因劉邦先入關中,使項羽名不正言不順。項羽非常惱火,在亞父范增的唆使下襬下鴻門宴想暗算劉邦。因兵力懸殊,劉邦手下眾人對此非常驚恐,紛紛勸劉邦逃跑。唯張良鎮定自若,他說“在下已有三大良策,以保主公全身而退,願陪同主公赴宴,”。

他根據項羽性格弱點,第一計說shui之以理,離間其與範曾。並以與項羽四叔項伯的交情和恩情,使得項莊舞劍也被輕鬆化解。第二計 舍之以命,他安排劉邦手下最講義氣的猛將樊噲不要命的闖入宴會,與項羽斗酒,最後借尿遁安排劉邦脫身。最後自己一人留下善後,並使出第三計 誘之以利。

人人都說項羽恃才傲物,那什麼樣的利益可誘惑他呢!這便是秦國的傳國玉璽,既能讓項羽名正言順的稱王,又能表示劉邦沒有爭雄之意。使得劉邦得以脫身喘息,以圖後計。張良的計謀最關鍵的就是他能準確的把握各方心態,這與他當年意氣刺殺始皇的城府真真不可同日而語。

驚才豔豔,一首童謠得一都城

張良在離開咸陽之前,散佈了一首童謠“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假裝天降神預。可謂是非常精準的把握了人心回家鄉炫耀的弱點,誘的項羽遷都彭城,留下天府之地的咸陽城給劉邦今後建都之用。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一座都城,可謂古今罕見。這才是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三才齊聚曠古爍今

在劉邦被驅趕到巴蜀時,一路上有許多將士偷偷潛逃,軍心渙散。張良便與蕭何商議,安排燒燬棧道。因棧道是出巴蜀唯一途徑,劉邦非常不理解這個做法。燒燬棧道無疑就要老死蜀中,張良安撫並道出其中深意。

燒燬棧道,其一 就是士兵再無法逃離,使劉邦能在蜀中秣馬厲兵養精蓄銳。其二 也是向項羽表示自己再無東歸之意,讓其放鬆警惕。至於以後殺出蜀中,也以後妙計,需待之後揭曉,劉邦聽之有理,便安安心心在蜀中囤積兵力。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後來便有了歷史聞名遐邇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此時韓信已投入劉邦賬下,拜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張良與韓信合計,大張旗鼓的修棧道,迷惑守在巴蜀外三秦守將,因為棧道依山而建非常難修,一小段就要修葺大半年。

讓三秦守將掉以輕心,以為修好棧得好多年。而實際上安排樊噲領大兵從陳倉小道偷出蜀中,一舉殲滅三秦,直取關中。重新開啟了與項羽的逐鹿之戰。自此劉邦賬下張良蕭何韓信三才齊聚,這便歷史上著名的是初漢三傑。

諫阻分封,開創千年郡縣制

除了秦始皇統一山河外,其餘天子都是實行分封制,張良結合商周春秋戰國滅亡的教訓,及時阻止了劉邦分封諸侯的行動。他勸諫劉邦,如果像以前一樣分封無法控制各路諸侯,若有諸侯實力強大乘勢顛覆天子,終將有很大的隱患。建議實行中央集權,賜爵封地的獎勵機制,鼓勵將士建功立業,追隨唯一之主,可保基業長久。千百年來,張良的這段分析可謂是曠古爍今,字字珠璣。張良此時的境界已脫胎換骨,從單純的復辟韓國,到開中華歷史新篇的思想概念。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功成身退,青史留名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忘”,張良這位洞察人心的智者有怎會看不清呢!但就是再有大智慧的人也會被功名利祿所累,往往知道做不到。但是張良缺能在名利權勢的漩渦中理智抽身,功成身退。

他早在劉邦稱帝之初論功行賞之際就開始了自己的隱退計劃,劉邦說論功行賞首功便是張良,封萬戶侯,讓張良隨意選取最優渥的富戶。而張良辭讓偏偏選則了普通的留地,他回稟劉邦

“此地是臣與陛下初識之地,此從跟隨陛下才得以發揮所長,所以對此地非有感情”。其實這也是張良想要提醒劉邦,我們認識於危時,希望劉邦以後能留有餘地。劉邦恩准封張良為留侯。

“傳奇人物”張良:心態比智謀更有境界

張良懂得帝王心態,劉邦開始剿除功臣勢力時,張良已是半隱退的狀態。他明白就算是賢明如蕭何,忠誠如樊噲這些與劉邦一起長大的嫡系臣子,劉邦都忌憚想剪除。自己就更不能往前湊,於是遠離朝政,閉世修道,終是做到功成身退青史留名。

張良每一次蛻變在心境上都是質的飛越。從開始是復國熱血,而後的隱姓埋名學習,到縱橫捭闔是及時看清歷史的軌跡,放棄狹隘的復國,開創一代盛世。而功成名就後又能及時抽身,毫無眷戀。這種心態的境界比他的智謀更值得我們學習,古往今來有多少謀士前赴後繼,又有幾個能做到像張良這樣的境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