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作為劉邦的首席謀士,在漢帝國建立之後,張良卻沒有擔任漢帝國的任何官職,並辭去了封賞。在劉邦晚年,張良還明確表示“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劉邦評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對其十分器重,為何張良卻執意歸隱呢?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一、張良的韓國情結

雖然張良被譽為是劉邦的第一謀士,但是張良心裡最想要輔佐的卻不是劉邦,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韓王成。

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史記·留侯世家》

當時,張良聚兵數百人,與劉邦匯合,而後加入了項梁義軍。而張良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項梁獻計請立韓王。張良的說辭中,明面上說是為了擴大項梁義軍的勢力,但張良心裡更多想的是,復立他的韓國。因為韓王成立後,張良便作為韓王的申徒,與韓王一起攻城略地,完全沒有要輔佐項梁或者劉邦的意思。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項梁劇照

由於韓王成的勢力實在太弱小,不久便被秦軍攻滅。張良依舊保護著韓王成在潁川一帶為遊兵。

恰好又碰見劉邦率軍向西進攻關中,張良便與劉邦合軍,一起進攻關中。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張良與劉邦才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包括鴻門宴、降子嬰等故事都發生在這段時間。然而,張良的韓國情結,卻不止一代人。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史記·留侯世家》

因此,對於張良來說,劉邦的知遇之恩要報,然而韓國情結卻更重。

滅秦之後,項羽封諸侯。張良雖然送劉邦到褒中,也為劉邦畫冊,還充當了劉邦的傳話員,但張良自己還是回到了韓王成的身邊。

然而, 張良回到韓王身邊,項羽卻不讓韓王成回到封國。韓王成本來沒有什麼勢力,張良和韓王無計可施。不久,項羽殺韓王成,張良無奈,才逃亡到劉邦那裡。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西楚霸王項羽

這段經歷說明,張良雖然心裡清楚,劉邦是個值得輔佐的人,而韓王成無兵無勢,只能任人宰割。然而作為“五世相韓”的後人來說,張良捨棄不掉心中的韓國情結,只要韓王在,首選還是韓王。

從張良說服項梁立平庸的韓王成,再到與韓王成一起做遊兵,再到與韓王一起留在項羽身邊也不願離開,說明張良心裡的韓國情結很重,就是單純的為了復韓,哪怕韓王成平庸無用,還是不離不棄,而並不是向其他六國貴族一樣,為了滅秦之後分一杯羹。

因此,張良歸隱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復韓已經無望,但張良放不下心中的韓國情結。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二、張良的主要目的是滅秦

在秦末的義軍中,大家都各懷心思,這其中,有六國的舊貴族,為了復立六國;有秦國的官吏,為了更大的權勢與地位;還有遊民浪子,為了搏一搏身價;只有極少數是真的被秦逼的活不下去才起兵反秦的。

而這其中,要說到對秦的仇恨,張良應該是有話說的。《史記·留侯世家》中的第一段就說的很清楚: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其他人都是口頭上嚷嚷著有多麼恨秦、仇秦,然而劉邦項羽看著秦始皇的車駕,卻都懷著豔羨的目光。只有愣頭青張良,冒著生命危險、弟弟死了都不葬,卻要去刺殺秦始皇。

因此,其他人參加義軍,都是為了秦滅之後自己能分一杯羹,懷揣著自己的小九九;而張良參加義軍,就兩個目的,其一,滅秦;其二,復韓。

而現在韓王成已死,復韓已經無望。從張良的韓國情結來看,韓滅之時,張良已經心灰意冷。張良之所以留下來,一是因為與劉邦的情誼和劉邦的倚重,報知遇之恩,二是徹底滅亡秦國還有與秦國一樣殺掉韓王成的項羽。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張良追隨劉邦,應該主要是因為知遇之恩

至於之後,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自己要什麼高官厚祿,對於張良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是為什麼張良辭封劉邦的“自擇齊地三萬戶”的原因之一,張良是真的心灰意冷了。

因此,張良歸隱的原因之二是,作為一個貴族之後,他對錦衣玉食並沒有那麼羨慕,也不那麼奢求高官厚祿,那麼既然大業已經完成,歸隱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三、劉邦對功臣的猜忌

在漢帝國建立之後的功臣封賞大會上,劉邦將韓信、張良、蕭何拿出來作為功勞最大的三大功臣,並對張良說: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史記·留侯世家》

這表現出了劉邦對張良的認可,決定了張良在漢初功臣中的地位。然而張良卻沒有接受,最後,劉邦封張良為留侯,而且只保留了爵位,卻沒有在漢帝國擔任任何的官職。

張良的辭封,一方面因為心灰意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劉邦對功臣集團的猜忌。

從亭長一躍成為帝國的皇帝,劉邦自有城府。而漢初的帝國形勢,內有功臣集團居功自傲,外有異姓諸侯王侵蝕帝國的土地和權力,劉邦心裡自然清楚。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在接下來的數年內,為了劉氏帝國的長治久安,為了帝國中央政府的權威,劉邦大刀闊斧,可以說是毫不留情。

對內,劉邦一方面整頓朝儀,建立尊卑體系,讓功臣集團對這個一起從沛縣走出來的皇帝充滿了敬畏;一方面,對於很多較大的功臣,都因一些小事而降職、甚至下獄,連一向謹慎的蕭何也沒有幸免。

對外,劉邦數年之內幾乎屠殺或逼反了所有的異姓王,然後再將他們一一剪除,最後還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劉邦對於功臣集團的猜忌和行為,張良早就有所預見。劉邦有多器重,就有多猜忌,這些在韓信、蕭何和功臣們身上驗證的事情,張良卻因早就熟悉權力鬥爭而有著明哲保身的意識。

這一點,從張良在漢建立之後的一些行為中也可見端倪。

在冊封功臣事件中,為幫劉邦平衡功臣,張良獻計先冊封劉邦痛恨的雍齒。在立都事件中,張良又為劉邦分析了長安和洛陽的優劣,並幫助劉邦定都長安。在劉邦廢立太子事件中,張良先是為劉盈和呂后畫策請出“商山四皓”,後直接面見劉邦提出留守和進兵策略。後來張良還“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按說,如果全心歸隱,當不問世事,然而張良卻總是在關鍵時候出現,為劉氏帝國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關鍵性的策略。這也說明,張良的歸隱,是在逃避些什麼,而不是真的完全歸隱。而恰恰,張良是漢初三傑中,立國後唯一沒有受到什麼處罰和責難的。

因此,張良歸隱的第三大原因,是逃避劉邦的猜忌,明哲保身的智慧。


當然,史記中多處記載“留侯多病”,而且還在漢建立後不久“杜門不出歲餘”,這些記載應當是屬實的。因身體狀況不是太好,不願意過多的參與到帝國的政務處理中來,也應當是張良歸隱的原因之一。

張良:千辛萬苦幫劉邦建立漢帝國,卻為何執意歸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