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漢初三傑之明白人,從相韓到相天下所謀之原則

自古謀士是帝王創業的必備條件,謀士的謀往往能扭轉乾坤。這一群自身缺少主角光環的人,必須依靠明主才能發揮所學之人。

當漢高祖劉邦在慶功宴上說出"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時,就奠定了漢初第一謀士張良的地位。作為漢初三傑中活的最明白之人,在無意之中讓劉邦更具帝王氣息,而從一開始似乎他就把握著一套極準的原則,這套原則讓他免於"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張良:漢初三傑之明白人,從相韓到相天下所謀之原則

張良


◎貴族與草根

對於劉邦的整體創業團隊來說,張良的出身是高一點。他們張家是戰國七雄韓國的二把手,而且是類似世襲的那種。可惜張良點背,到他這一代,韓國首先被秦國所滅,所以張良等於失去了鐵飯碗。

秉著誰砸我飯碗,我就不讓誰好過的原則,所以秦始皇成為張良的報仇對象。張良對於這一次報仇準備的很充足,可是秦始皇準備的更完備,所以張良這一次是失敗。雖然行動失敗了,但張良把名聲打出去了。

此時的張良需要的是助攻,有個老頭給他一本《太公兵法》,這就好比高考前的押題密卷,是能提升分數的,所以張良埋頭苦讀。這一本書讓張良徹底向一個謀士轉變,換句話說張良以後許多主意都是受這本書影響。

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秦末農民起義不斷,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張良,可他似乎缺少領導力,始終無法形成有影響力的團隊,於是他準備去找人搭夥。

這裡要說到張良一開始並不是直接要跟劉邦混的,此時的劉邦混的也不咋地。張良是去投靠別的勢力時,在途中遇到了劉邦。

張良一個貴族出身的謀士,而且還是做過高考押題密卷的人,而劉邦屬於考試不及格的那種人,但具有天然的領導力,也就是主角光環,所以張良與劉邦是互相看對眼了。

亂世之中,能互相看對眼那是不容易的,再說這幾年的漂泊生活讓張良知道找到一張准考證是多麼不容易,而劉邦就是張良認為的那張准考證。

一句話,那就不走了,張良加入劉邦的創業團隊。

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張良:漢初三傑之明白人,從相韓到相天下所謀之原則

韓國


◎回不去的借調

張良雖然加入了劉邦的團隊,但他與劉邦他們有點不同,他心中還有個韓國,所以說此時張良是具有雙重目標的——滅秦與復韓。

眾所周知,劉邦混了一段時間就去找項羽去了,因為不與起義軍合流,劉邦團隊也面臨著巨大的危險。

劉邦與項羽聚集之後,張良趁他們立楚懷王之際找到老基友項梁,意思很簡單,不能忘記恢復韓國。無論是對公還是對私,項梁都沒有必要拒絕這個提議,於是韓王被立,而張良成了韓國的丞相。

此時的張良就具有雙重身份,一個是劉邦團隊的謀士,另一個是起義軍韓王的丞相,等於這一刻張良的人事關係屬於韓國,但主要卻在劉邦那裡做事。

起義軍大會之後,劉邦和項羽誰先跑到關中的比賽號角正式吹響。雖說劉邦領先項羽先一步到關中時天時地利人和,但人和之中張良所佔分量不輕。

進入關中之後,劉邦他們都傻了,劉邦的團隊大部分都是從沛縣的底層起來的,所以秦王宮的金銀財寶讓他們眼花繚亂,連劉邦也情不自禁。

雖然大部分人見錢眼開,但有一部分人卻知道這些不是現在所能擁有的,這其中就包括張良,而且張良作為謀士要讓自己的老闆時刻保持清醒。

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原沛公聽樊噲言。"

在張良的提醒下,劉邦想起來自己還有帶領兄弟們追逐更高的目標,再加上雖然他們先入關中,但這場比賽從一開始就不公平,因為劉邦勢力不如項羽。

所以劉邦在張良的勸誡下做了幾件事:

封秦宮: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

軍霸上:沛公乃還軍霸上。

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這幾件事做完,關中百姓的心已經被劉邦收的七七八八了。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劉邦和項羽開始從心裡分道揚鑣,開始爭奪天下。

而接下來劉邦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危機,這一危機又是張良才得以化解。鴻門宴是項羽擺給劉邦的刺殺局,而這一切劉邦提前知道,只因項羽另一個叔父項伯也是張良的基友,而且是過命的交情。

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所以這一次鴻門宴項羽沒有除掉自己最大的對手劉邦,而這一切都源於張良的智慧和他那深厚的關係網。

而張良這層關係網在接下來又為劉邦謀的一個好地方,那就是巴蜀之地。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為巴蜀。張良又送劉邦一計——明燒棧道。

至此,張良在劉邦這裡的工作暫停一段時間,張良的人事關係還是屬於韓王的,所以迴歸韓王。


張良:漢初三傑之明白人,從相韓到相天下所謀之原則

鴻門宴


◎人事關係轉變

雖然張良迴歸韓王旗下,但經常偷偷相助劉邦,所以劉邦得到了較為充足的發展時間和空間。但張良的另一志卻受到了影響。

項羽分封諸侯後,各諸侯基本回了封地,可韓王卻沒有回去。前面說到,韓王的封立很大程度是張良的私人關係,再加上韓王無軍功以及張良偷偷摸摸幫助劉邦,所以韓王被項羽帶到彭城不能回封地。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

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

所以韓王被項羽殺了,等於直接斷了張良好不容易復韓的希望,這一刻張良又成為人事關係不清楚的人,只能投靠當初借調他的劉邦,成為劉邦團隊的正式成員,人事關係也轉到了劉邦這邊,成為漢臣。

張良作為漢臣後,更加盡心盡力為劉邦出謀劃策,除了軍事上參謀外,張良更重要的是給劉邦上了一套帝王政治課。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與項羽相持階段,劉邦有點力不從心,再加上聯軍軍心不穩,所以另一謀士酈食其獻計,讓劉邦分封諸王。

當張良知道這事時,說了一句:"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

隨後張良滔滔不絕,用了八個反問句將劉邦問的啞口無言,這一刻劉邦通過張良得知了分封的危害。後來劉邦剪出異姓王,不得不說與張良這番對曰不無關係,等於張良在劉邦心中種了一棵種子。

在張良的運籌帷幄之下,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取得最終勝利。


張良:漢初三傑之明白人,從相韓到相天下所謀之原則

楚漢戰爭


◎明白人太明白

跟老闆創業成功了,按照規律肯定是大肆封賞,劉邦也不例外。而且劉邦在開表彰大會之前,選了三個最應該封賞的人,一是蕭何,二是韓信,三是張良,這也就是漢初三傑。

蕭何是行政管理,韓信是軍事統帥,而張良是運籌帷幄。三人在不同方向發揮著作用,但三人面對封賞時卻不一樣。

封賞對比:

蕭何: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

韓信: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

張良: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對比三人會發現,韓信是要官要賞賜,蕭何是欣然接受沒有拒絕,唯獨張良拒絕三萬戶的賜封。

同為漢初三傑,一個為王,一個為開國第一侯,而張良卻主動拒絕賞賜,不是他傻,只因張良是三傑中活的最明白。

明白一:出身

張良與劉邦、蕭何和韓信相比,他是貴族出身,他相對來說比蕭何和韓信更懂帝王,更懂政治,畢竟人家祖傳的飯碗。

從張良為劉邦分析分封制的弊端時,就能看出他對於政治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而這一切除了後來修煉外,更多源於他貴族的出身的內置基因。

明白二:資歷

與蕭何相比,或者說與劉邦沛縣的那些小夥伴相比,張良是半途加入團隊的成員,從資格來說他不是聯合創始人。這也是他不可能得到太高賞賜的原因,張良自己也清楚這一點。

明白三:功勞難以量化

古代戰爭中雖說謀士的作用很大,用劉邦的話來說就是"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聽著很厲害,但謀士的功勞很難量化,他們不像武將可以按軍功算,實在不行按殺了多少敵人算。

在史書中也記載了張良的這一尷尬: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就是在劉邦高表彰大會時,明確了張良沒有戰鬥功,所以劉邦才說了一大堆話,從某種角度看是為了說給那些武將聽,畢竟劉邦那幫小夥伴有時很難理解謀士的戰略高度。

明白四:志同道不合

從一開始張良與劉邦來說是志同道不合,他們共同的志向都是反對秦朝,而張良早期的道是復韓,這與劉邦是不一樣的。

後來楚漢戰爭時,劉邦的道是帝王之道,張良成為漢臣後,他就要恪守臣下之道。別人也許不明白這些事,但張良卻很明白這些事,這也是他開始想的都是復韓和相韓,從來沒有想取而代之。


張良:漢初三傑之明白人,從相韓到相天下所謀之原則

張良與劉邦


◎一套準則

張良之所以能安穩後半生,是因為他一生都把握一套準則,簡言之,就是需要他存在時他會毫不猶豫出現,當使命完成後,他會陸續退出別人視線,降低威脅。

在劉邦才開始創業時,張良就是參謀的角色,而且是劉邦團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此時張良儘可能讓劉邦感到自己的存在,即使他的人事關係還不在這。

當劉邦創業成功後,謀士讀的是兵書,所以治天下需要靠蕭何這樣的人,謀士的角色就需要淡化,而張良從封賞那一刻開始就淡化在劉邦身邊的影響。

簡單一句話,就是你需要我時我就出現,不需要時我就遠離而且低調。這一點從呂后問張良關於保住劉盈太子位置上也能看出一二。

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愛慾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

張良的計策和低調也博得了呂后的好感,要知道在漢初能同時得到劉邦和呂后的認可而且能明哲保身的並不多。這一點漢初三傑也就張良能做到而已,連蕭何都被劉邦送進過大牢,當然韓信是直接被PASS的。

若說韓信是一點沒有猜透劉邦的心思,蕭何是猜透了一半,那麼張良就是猜透了帝王的心思,這也是為什麼主動退居二線的原因。

張良不但能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朝堂也一樣,達到了大隱隱於朝的理想狀態。當相韓的理想破裂之後,也許張良只是想遇一明主實現所學,這樣從相韓到相天下。

韓國被滅,韓王成被立,韓王成被殺,劉邦楚漢戰爭勝利,對於天下大勢來說是天下分久必合,對於張良來說則是對於人生的精準把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