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思維”看心理諮詢

互聯網行業的興起,帶火了“用戶思維”這個詞——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為中心”,在商業領域存在已久。

若以“用戶思維”,這一商業領域普遍存在的法則,看國內心理諮詢行業,會發現存在明顯違反“用戶思維”的奇怪現象。

心理學家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療法,提出的“以來訪者為中心”,這一理念已經擴展至整個心理諮詢治療領域,成為行業共識。心理諮詢行業的“用戶思維”,即是“以來訪者為中心”。

照理說,心理諮詢行業具有“用戶思維”的內在天性,與外在商業屬性要求的“用戶思維”規則,極為契合,“用戶思維”在心理諮詢行業,應該如魚得水才是。

可事實情況,國內的心理諮詢行業,本該最具“用戶思維”,卻遠離“用戶思維”,比其他很多商業領域,都更加不重視“用戶思維”。很大程度上,這也是阻礙國內心理諮詢行業發展的瓶頸——違背基本商業邏輯。

比如,國內心理諮詢收費,整體價格較大的高於來訪者可以承受的範圍,不少有心理諮詢需求的人,因為費用被擋在門外。按照市場規律來說,依據用戶付費能力定價。如果付費用戶少,並且用戶反饋收費高,商家依據這些市場反饋信息,需要做的適應市場的決策是降價。國內的心理諮詢行業,很多從業者卻是寧願維持虛高的收費,個案不飽和都不降價。

“用戶思維”看心理諮詢

舉例,一款手機,商家覺得各種性能都很好,硬件配置高,外形設計好,定價1萬元。可是用戶不買帳,用戶認可手機好,可是用戶的付費意願是4000元。適應市場規律,就得降價才能存活。

“用戶思維”,用戶的看法比商家重要。

再比如,國內的心理諮詢,常常出現從業者把諮詢遇阻,或是來訪者表達不滿,歸責為來訪者自身的原因。好比用戶對商家提出意見,商家說這是用戶的原因,與我們的產品、服務沒關係,拒不認賬——即使多個用戶提出同樣的意見。

商業領域,歸責用戶,屬於非常作死的行為。為什麼很多大公司,把“用戶第一”放在企業文化的第一位?因為用戶是衣食父母。失去用戶,便失去立身之本。

這些悖論的現狀,我覺得原因之一,源於心理諮詢的“出身”。國內從業者,對心理諮詢的定位不清晰,對自身的從業者身份,提供的諮詢服務屬性“搖擺不定”——醫療屬性的助人,還是商業屬性的服務。

心理諮詢源自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原本屬於醫生為病人提供的醫療服務。醫療領域,長久以來沿襲“專家-患者”模式:醫生是權威專家,患者只能聽從醫生安排。

“用戶思維”看心理諮詢

這一醫療模式,即使在當今的醫療領域,也存在爭議,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醫療服務,轉向重視醫患關係,重視醫患溝通,強調治療的是“人”,而不是僅治“病”。

心理諮詢的源頭,醫療領域都開始改變,心理諮詢這個“後輩”卻沒有及時更進。好比老師發現一直以來,教學的知識出錯,開始更新,接受錯誤知識的學生已經畢業離校,不能及時接受老師更新後的知識學習。

心理諮詢本質上,屬於第三產業服務業,屬於一種商業服務。

與其他很多商業服務一樣,通過提供專業服務,獲得報酬。可源於心理諮詢的“醫療出身”,讓很多從業者錯誤的把自己置身於“醫生”身份,將“專家-患者”關係,內置於諮訪關係:把自己位置放得太高,俯視來訪者,無形中認為來訪者只有聽從的份。

特別是由於心理治療始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單人心理學”的工作視角,總從來訪者身上找原因。可是這種工作模式,早已不適用心理諮詢治療。

儘管很多從業者,口頭上不斷標榜自己“以來訪者為中心”,可骨子裡對待來訪者態度,卻是:“我是專家,我說你聽就行,不聽就是你的問題。”

這算什麼“用戶思維”?放在哪個商業領域,商家對客戶會有如此傲慢的態度?

“用戶思維”看心理諮詢

對於這一明顯與“用戶思維”相違背的商業悖論,除了心理諮詢的“出身”,讓從業者不自覺沿襲“專家-患者”關係,諮詢師自身的個人情結也有關。

很多從業者,入行動機之一,便是被心理諮詢的“助人光環”吸引。這個“助人光環”可以隱性滿足從業者的拯救動機、上帝情結、控制慾望等。戴上“助人光環”,可以將滿足自身的需求隱藏其中,加以美化,以“為了來訪者好的名義”,行“滿足自身需求”之實。

當從業者存在這種動機時,自然不願放棄“合理”滿足自身需求,還可以讓自己獲得尊崇的機會。“用戶思維”不是不知道,不是不能看到,而是“不願”看到——非不能,實不為也。

這是真正阻礙心理諮詢行業發展,缺少“用戶思維”的原因——很多從業者在滿足自身需求,集體選擇性盲視,不去遵從商業規律。

不尊重用戶,即是不尊重市場;不尊重市場,必將被市場淘汰。

國內心理諮詢行業,需要打破“醫療出身”的幻覺,迴歸現實。老老實實承認自己提供的是商業服務,遵循基本的商業規律,迴歸“用戶思維”。

其實,也是迴歸心理諮詢行業的本質:以來訪者為中心。


作者簡介:許標,中科院心理所健康心理學碩士,全職心理諮詢師,5000+小時心理諮詢經驗,2000+小時專業受訓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