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胸部放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而放療是癌症患者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據調查,多數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接受胸部放療!

癌症治療 | 腫瘤胸部放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胸部放射不良反應

首先看一下不同放射劑量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1. 食管反應:照射腫瘤量達1000-2000CGy/1-2W時,由於食管粘膜水腫可能出現下嚥困難。照射3000-4000CGy/3-4W後可因食管炎產生下嚥痛及胸骨後痛。

2. 氣管反應:在照射劑量達腫瘤量3000-4000rad/3W後,由於氣管炎性反應會產生咳嗽,多為乾咳,痰少。

3. 放射性肺炎:在照射劑量>TD 2000 CGy/ 2w時會產生反應性肺損害,可伴有高熱、氣急、胸痛等,應暫停放療。

4. 縱隔內反應,如大面積照射在4-5W內給腫瘤量5000rad以上,可發生輕度無症狀的滲出性心包炎等。

癌症治療 | 腫瘤胸部放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腫瘤放療中的護理工作

1. 全身反應:由於射線殺滅腫瘤細胞及損害正常組織的毒素被吸收,患者可出現全身反應。反應的程度與照射部位、照射野大小和每週照射劑量有關。照射前後半小時,囑患者不宜進食,以免形成條件反射性厭食。照射後靜臥半小時對預防全身反應有一定幫助。每日測體溫兩次,如超過38℃需暫停放療,並做好發熱患者的護理。

2. 骨髓抑制:多見於大面積照射患者。每週檢查血象1-2次,當白細胞<4000/mm3,血小板<8000 mm3時,給生血藥物,如血象明顯下降,需暫停放療。

3. 粘膜反應:放療期間應保持口腔清潔,每次飯後用軟毛刷刷牙,生理鹽水或漱口液漱口。食管照射後可出現粘膜充血、水腫,局部疼痛,吞嚥困難、粘液增多。每次飯後喝溫開水沖洗食管,以減輕炎症和水腫。經常觀察疼痛的性質及有無嗆咳、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情況,以便及早發現是否有食管穿孔、出血,並隨時做好搶救的準備。

4. 放射性肺炎: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及時給予大劑量抗菌素及激素治療。對刺激性嗆咳可給予鎮靜劑。夜間持續咳嗽者可給飲熱水,以減輕咽部的刺激。患者如有咳血,要保持鎮靜,給予止血藥物。大量咳血時立即報告醫師,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出口腔內積血以防窒息並進行搶救。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腦轉移、張力性氣胸的發生,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師並進行搶救。

癌症治療 | 腫瘤胸部放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飲食和營養

向患者宣傳增加營養的重要性,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根據患者的病情,如食管癌的梗阻程度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避免過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過熱,並要細嚼慢嚥等。

繁亂的環境會使患者的情緒緊張,產生恐懼心理,因而我們應為患者創造一個整齊、清潔、安靜、舒適、安全的治療環境,並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解除患者思想顧慮。

癌症治療 | 腫瘤胸部放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放射部位的皮膚護理

局部皮膚受照射後,常出現紅斑反應,個別患者照射野內出現皮疹、燒灼、刺癢感,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保持照射野界線清楚,切勿洗掉照射野標記。照射野可用溫水和軟毛巾輕輕沾洗,忌用肥皂,切勿曝曬。

2. 禁貼膠布,禁塗酒精、油膏等刺激性藥物,避免機械性刺激,減少摩擦。照射部位皮膚如有痰癢,忌用手抓。皮膚脫屑期忌用手撕剝。

3. 內衣宜柔軟、寬大、吸溼性強;保持乳房下面、腋窩、腹股溝及會陰部皮膚清潔乾燥,防止感染。長期臥床患者應按時翻身,預防褥瘡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