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線下場景遭重挫 AI機器人成抗“疫”生力軍

今年春節原本是消費的旺季,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直接衝擊餐飲、旅遊、教育、零售等消費金融線下場景業務。

記者從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採訪瞭解到,疫情對消費金融行業短期帶來影響,剛需的消費從線下向線上轉移,預計線上消費金融將呈現增長,行業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疫情爆發猝不及防,春節期間各地大面積爆發,大部分市民都深居簡出禁足家中,短期內對消費金融行業造成了影響。

消費金融線下場景遭重挫 AI機器人成抗“疫”生力軍

“短期內,線下實體消費,包括餐飲、旅行,食品零售等,都會受到影響,而消費金融要從場景出發,如果大家沒有消費動力的話,那麼線下這部分消費金融的交易額會出現下降,但我認為,疫情對消費金融行業影響是短期的,是階段性的,相信疫情一定會過去,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長期利好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用戶改善生活質量的需求不會改變,在今年下半年就會得到很好的修復。”趙國慶表示。

危機中暗藏機會,“無接觸”的線上業務正在迅速增長。

趙國慶所言非虛。據瞭解,此前某金融業大資管線下培訓的服務機構,因為疫情取消了今年2月和3月安排的多場培訓計劃,並在春節期間緊急推出APP版線上課程補救替代,以防止“顆粒無收”。

趙國慶表示,在疫情影響下,在家裡工作與消費成為更好的選擇,“短期內交易會從線下往上遷徙,很多線上公司都推出了‘無接觸配送’,從線上線下結構看,線上反而可能會增長。

消費金融線下場景遭重挫 AI機器人成抗“疫”生力軍

由於人員聚集就可能帶來疫情感染風險,為了及時復工,保證業務正常運營,不少消費金融公司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AI、大數據、機器人等科技手段應對挑戰。

招聯金融透露,該公司已經啟用了約5000個招聯智能機器人進行服務,儘可能覆蓋對客戶提醒等多場景服務。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具有低成本、多場景、高產出、高效能、易追蹤等特點,能以高達99%的準確率識別200餘種用戶意圖,承擔了公司95%的客戶服務與貸後資產管理工作,全年節省成本上億元。

中郵消費金融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在疫情發生後,公司及時暫停了人工現場催收,全面啟動智能機器人,組織相關人員採用短信和語音等遠程辦公方式提醒客戶還款,要求業務和技術攻堅團隊全力以赴開發遠程催收功能。

消費金融線下場景遭重挫 AI機器人成抗“疫”生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