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丟失荊州後,為什麼還有實力稱帝呢?

峴批三國


劉備在丟失荊州後,整個集團的實力已經在三方中墊底,但在曹丕建立魏朝後,也只能被迫趕緊稱帝,這和實力以及掌握的地盤大小無關,因為從政治上來講,劉備必須這麼做。

一:和曹丕對等,豎起漢室大旗

劉備從起家時起就是打著“復興漢室”的口號,“隆中對”中制定的最終大戰略也是如此,曹丕篡漢後,不管漢獻帝還在不在,不管他是不是禪讓,劉備的戰略口號就都沒了,法理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必須馬上重新豎起一杆大旗。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在群臣勸說劉備稱帝的上書和登基後昭告天下的詔書中都有:“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的語句,劉備集團不能承認曹丕帝位的合法性,要和曹丕對著幹,名義上的平等也是必須的。

而且,從劉備個人的感覺上來說,也不能容忍曹丕是皇帝,自己只是個漢中王,劉備和孫權不一樣,孫權名分上一直低於曹操、劉備,在輩分上也和曹丕同輩,所以,孫權可以接受向曹丕稱臣,劉備可是曹丕的長輩,堂堂梟雄向晚輩低頭可不行。

二:提振本方士氣

曹丕篡漢時,正逢劉備集團士氣低落時,荊州的丟失以及關羽被殺,對劉備集團的士氣有相當大的打擊,本來劉備集團擁有荊州、益州、漢中,號稱”沃野千里、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整體實力超過東吳孫權集團,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整合力量,北伐曹魏並不是看不見的夢想。

可關羽戰敗後,劉備集團從戰略上被鎖死在益州,要不是還有個漢中可以做前進基地,基本上都可以提前宣佈劉備集團退出爭霸了,大傢伙正在彷徨中,曹丕又篡漢成功,為了提振己方士氣,劉備也必須稱帝,同時,也給手下的文武升升官,讓大家都有盼頭。

三:東征東吳有了名分和依據

劉備稱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東征東吳,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要搶回荊州,甚至於乾脆消滅東吳。可出兵需要有個名義,先稱帝再伐吳就有了名分和依據,劉備建朝是延續的漢朝,那麼全天下的地盤從名分上來講都應該是他的,孫權也從平等的諸侯變成了叛逆,可以理直氣壯的出兵。

並且,關羽丟掉荊州後對劉備集團的內部影響也需要挽回來,大家都知道,劉備集團的真正崛起就是吸收了荊州世家,現在手下最得力勢力集團的老家都沒了,劉備必須要做出選擇,要幫他們奪回老家,否則,本來就對劉備不滿的益州世家就可樂了,在他們眼裡,荊州世家就成了一幫子喪家之犬,他們的底氣就更足了。

所以,綜合以上原因,劉備在丟失荊州,且曹丕篡漢的情況下,必須稱帝,對外,不能低主要對手曹魏一頭,東征西討需要有大義名分。對內,也需要平息跟隨他入益州的荊州派的恐慌,稱帝后不說搶回荊州吧,至少能馬上有名義給部下升官,給他們希望的同時也給自己鼓勵,有沒有實力都得稱帝。


九頭鳥漫談文史


公元219年五月曹操從漢中退軍,劉備於是佔據了漢中西部,然後派孟達和劉封率軍攻下漢中東部。劉備回到成都後在群臣的推舉下做了漢中王。公元219年七月關羽進攻襄樊,閏十月東吳偷襲荊州,十二月關羽被斬殺。公元220年孟達降魏,以致漢中東部四縣歸屬魏國。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消息很快傳到蜀地,並傳言漢獻帝也已經讓曹丕殺害了。劉備於是在蜀地為漢獻帝發喪。三國志: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

這時的蜀漢就實力而言是三國之中最弱。要說實力,根本就沒有。但劉備沒有辦法,他一定要稱帝。原因我認為有兩個

延繼漢阼: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稱帝的時候就是宣告大漢王朝滅亡的時間。但劉備這邊肯定不會認同漢朝已經滅亡的事實,所以宣稱曹丕是篡位,曹魏政權是偽政權。

天不能一天沒有太陽,國家不能一天沒有君主。這時候需要劉備即帝位,以延繼漢阼。並告知天下人大漢王朝還沒有滅亡。三國志: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備)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


穩定內部:

當時曹魏在北,東吳在東,兩家皆虎視眈眈。東吳自奪得荊州就想一舉奪取益州。孫權還任命周泰為漢中太守,劉璋為益州牧。從法理上否定劉備這個益州牧,也有以劉璋引誘其舊部的意圖。當時孫權率軍坐鎮公安。三國志:後權(孫權)破關羽,欲進圖蜀,拜泰(陳泰)漢中太守。權(孫權)復以劉璋為益州牧,駐秭歸。

曹丕稱帝后,蜀漢這邊八百多名官員上書勸劉備稱帝。當時劉備並沒有同意。諸葛亮勸諫:“士大夫長期追隨大王,歷經艱辛困苦,也是希望像耿純所說的那樣能建下尺寸之功啊。”潛意就是他們要你稱帝,就是為了讓他們加官進爵。三國志: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慾望尺寸之功如純(耿純)言耳。當初劉秀拒絕了四次勸進。耿純於是勸諫:“天下英雄對您十分景仰,希望追隨您得到各人想得到的東西。如果您不採納眾人的建議,大家就會各擇新主,無人再跟隨您了。”劉秀這才同意稱帝。


小鴻哥


前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月下旬,劉備所屬的荊州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建平郡、宜都郡五郡,並至少約六萬餘人的荊州軍全部丟失殆盡,劉備集團因此受到了晴天霹靂似的打擊,開始轉向下坡路。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劉備集團上庸孟達率部曲四千餘家投降曹魏,緊接著,鎮守上庸的副軍中郎將劉封被徐晃、夏侯尚擊敗,逃回成都,上庸、房陵、西城等東三郡丟失,損失兵力至少七八千人,劉備集團再遭打擊。

可是,十四個月後,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即皇帝位,國號漢,後世所謂蜀漢就此建立。

那麼,在短時間內連續遭受如此重大打擊的劉備,還有那些實力來稱帝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土地面積。

荊州自從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與孫權湘水劃界之後,實際上掌握在劉備手裡的只有原荊州的南郡、零陵郡與武陵郡,後劉備在臨近川東的荊州地界,劃分出建平郡與宜都郡,所以,實際上劉備佔據的荊州還只是原來荊州的三郡面積。

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中南部與西部一帶,湖南省的西北部一帶,上庸等東三郡大致位於今湖北省西北部一帶,大致面積約為二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當時蜀中的面積是為約106萬平方公里(包括武都郡、陰平郡)的土地。


所以,荊州三郡的丟失,雖然失去了北伐的一大基地,但是也僅僅相當於當時劉備集團總領地的六分之一,並非達到了真正的傷筋動骨的局面,所以,原本在劉備集團內部,不存在重益輕荊的局面,可是伴隨著荊州的丟失,益州作為大本營的局勢更加定型,是為劉備的統治中心區域,以此稱帝,也是足夠了。


其次,是為劉備集團的人口數量。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前後,蜀中的人口數量為男女口九十萬人,當然,這只是登記在冊的官府掌控人數,不算南中地區以及豪強部族的部曲與私戶的人數,據保守估計,彼時劉備集團在益州所轄人口大約一百四十萬人左右。

而當時,荊州三郡的人口從五年前的“戶口百萬”來看,至少要有三四十萬人口,甚至說四五十萬人口,也是有可能的。其佔劉備集團建安二十五年總人口數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丟失了荊州的數十萬人口與賦稅,可以說,是傷筋動骨的打擊,但是劉備集團底蘊猶存,人口數量也是完全支持的起其稱帝立國的。


其三,是劉備集團的兵力總數。

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劉備漢中之戰獲勝後,劉備集團的領地、甲兵在一瞬間達到了極致,當時劉備集團的總兵力最大上限,據保守估計為十七八萬左右,下血本的動員後,也許會接近二十萬人。

荊州軍團的最大人數上線為七八萬人(算上地方豪強大族擁漢派的私人部曲),佔據劉備集團的總比例三分之一左右,荊州軍團的全軍覆沒,對於劉備來說,的確損失甚大,但是劉備並非從此一蹶不振,他的手裡依舊掌握著至少十二萬人的大軍,對於劉備這種以弱伐強的人來說,十二萬大軍,也是足夠作為稱帝的資本了。



其他,人才、當前形勢、地理優勢等因素,也可作為劉備稱帝的資本

對於劉備集團來說,幾年之間,人才凋零嚴重,從龐統開始,霍峻、鄧方、法正、關羽、張飛、黃忠、劉巴、馬超等一眾人才雖然相繼凋零,但是諸葛亮、李嚴、楊洪、馬良、楊儀、李恢、楊洪等一眾人才足夠堪當大任。

蜀中的地理形勢,就當時局面來說,三方之中,曹操孫權任何一方都無力單獨跨越天塹前往攻打,至少蜀中暫時是安全的。

另外,漢獻帝已經禪讓,劉備若是不稱帝,天下就只有一個皇帝,他所賴以生存的政治大纛興復漢室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劉備就算丟失了荊州與東三郡,但實際上依舊具備著相當的稱帝的資本,希望這個答案能夠幫到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