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的4個“車輪”停轉了?1900億直接蒸發,20天后可能“復活”

把樓市比成一輛馬車,那支撐房地產市場擴張的就有4個“車輪”。

1,人口。

第一財經此前統計了31個省份2018年常住人口數據,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做了個對比。

近9年來,有14個省份人口增量超過200萬人,7個省份超過300萬人。其中,廣東增量最多,達915.7萬人,超過第二名和第三名增量之和。

但是,東北的情況有點不樂觀,黑龍江減少58.1萬,吉林減少42.1萬,遼寧減少15.3萬。

從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來看,長三角、珠三角等熱門區域,恰恰是人口流入最密集的地方,而東北、西北、中西部偏遠城市,因為人口常年流出,大量的三線以下城市,房價大漲後被打回原形。

2,土地供需。

從土地出讓金這個指標來看,2019年40個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達到了28609.1億元,同比增長18.6%。

其中,杭州、上海、廣州、北京和南京五個城市土地出讓金排名位居前五位,這5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總額合計超過9400億元。

樓市的4個“車輪”停轉了?1900億直接蒸發,20天后可能“復活”

這40個城市中,絕大部分都是二三線以上城市,市區人口少說也得有百萬以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包含絕大部分三線以下城市的300城土地數據,截止2019年11月底,成交建築面積23億平方米,較2018年同期下降了3.7%。大部分地塊低溢價甚至零溢價成交,整體溢價率已經跌至10%以下的低位。

也就是說,賣地越火熱的城市,房地產市場擴張的動力越足,那些充斥著土地流拍的城市,說明開發商正在悄然撤退。

3,金融政策。

這個因素也很容易理解,降息、降準、降低首付門檻、降低社保個稅繳納年限等措施,都會提振樓市的需求,從而導致房價反彈。

以2015年為例,央行降息3次,全面降準2次,棚改貨幣化力挽狂瀾,廣大中小城市憑空多出一股雄厚的購買力,拆遷戶們買房,猶如砍瓜切菜,三下兩下樓市又活了。

但是,2018、2019連續兩年,房貸利率持續走高,去年改成LPR新規後,首套房資金成本有增無減,樓市也就沒有出現大的波動。

4,居民槓桿率。

這一點尤為重要,過去20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從年銷售1億平米的“小樹苗”,長成年銷售17億平米的龐然大物,千億房企紛紛誕生,十幾萬億的銷售額也成為常態,居民加槓桿買房是重要的催化劑。

數據顯示,2010年之前,中國家庭的槓桿率還很低,維持在20%以內,到2018年已攀升至53.2%。

樓市的4個“車輪”停轉了?1900億直接蒸發,20天后可能“復活”

房價的提升,也強化了居民對房地產的配置力度,住房貸款餘額佔國民總儲蓄比重已接近60%。

時過境遷,到了2020年,房地產這4個“車輪”都停止轉動了。

人口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佈的數據,2019年末,全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952年以來最低的10.48‰。受到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影響,2019年二孩佔出生人口比例達57%。

也就是說,2019年的新生兒裡,二胎數量佔到了將近6成,1465萬新生兒中,只有630萬是第一胎,年輕人的生育意願持續走低,新生兒變少,意味著未來主力購房群體的需求必然會下降。

土地供需、金融政策、購房槓桿率方面也是如此。

根據中泰宏觀的報告,過去3年內,每年我國新建商品房面積,足夠4000萬人居住。而每年城鎮人口的增加幅度,僅僅只有2000萬人,也就是說,大量縣城、地級市的土地都是供過於求的,根本沒那麼多人去住。

前段時間,銀保監會專門發佈意見指出: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抑制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這個表態,也直接給今年樓市定下了基調:金融政策面依然從緊,購房槓桿率必須“壓下去”。

更重要的是,經歷了最近十多天的事件,全國超過18個省市、60個城市關閉了售樓處和中介,新房銷售幾乎停擺。克而瑞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房地產銷售TOP100企業單月操盤口徑銷售額5097.05億元,同比降低12%。

樓市的4個“車輪”停轉了?1900億直接蒸發,20天后可能“復活”

這種情況下,房地產的4個“車輪”幾乎被鎖在原地,無法轉動。

資本市場的反應也可見一斑。

2月3日開市後,滬深兩市137支地產股全部下跌 ,Wind數據統計,截至收盤,房地產行業141家A股公司總市值為19301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987億元。

也就是說,1天之內,房地產行業就“蒸發”了1900多億的總市值。

當然,在突發情況面前,資本市場的波動實屬正常,未來隨著工地復工、樓盤開放、秩序恢復,樓市的人氣自然也會迅速回升。

但是,市值的大幅度變化,至少能夠揭示一點,最近發生的事,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有多深遠,根據研究機構建誠晟業近日做出的預計:1-2月甚至一季度的全國房地產銷售將顯著下降(預計平均降幅超過30%),部分地區降幅將超過50%。

那麼,房地產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了?

當然不是,筆者認為,樓市可能會在20天以後逐步“復活”。

第一,未來10-20天會出現拐點。

按照鍾南山院士的觀點,從1月23日算起,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如果在老家出現了問題就會在當地解決,不會加入返程的人流,而在即將到來的返程高峰中,只要各個城市做好管控,拐點必然會到來。

樓市的4個“車輪”停轉了?1900億直接蒸發,20天后可能“復活”

對房地產來說,只要形勢有所緩解,20天的時間並不算太長,房企、購房者、從業者還可以耐心等待。

第二,不可能長期停工。

這是一個很基礎的判斷,對房地產這個行業來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是不可能長期停工的。

數據顯示,限價政策下, 2015年淨復工面積-37783萬方,意味著有37783萬方淨停工面積,較2014年增加約110%。

2016年-2018年,淨停工面積依然在擴大,2019年1-10月淨停工面積59501萬方,佔施工面積854882萬方的約7%。

這麼多樓盤已經停工,如果在建的樓盤再停掉,那對整個市場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因此,20天以後,復工是大概率事件。

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什麼?

我覺得,有可能售樓部依然暫停開放,但建築工地在做好管控的前提下,有條不紊的推進施工,這樣上下游行業也自然會被帶動,包括原材料、工程機械、傢俱家電等行業也會隨之恢復正常。

不過,有一點我們要明白,即便樓市20天之後可能“復活”,也只是短期“秩序”上的迴歸正常,就5年乃至10年的中長期趨勢而言,人口、土地、金融政策、槓桿率“鉗制”的情況下,“穩中有降”依然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