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新能源:很多純電平臺是“吹”出來的,我們的不是丨汽車產經

長安新能源:很多純電平臺是“吹”出來的,我們的不是丨汽車產經

長安新能源:很多純電平臺是“吹”出來的,我們的不是丨汽車產經

其實幾個國有車企的電動車產品並沒有太大差距

长安新能源:很多纯电平台是“吹”出来的,我们的不是丨汽车产经

文 | 梁秋夢

剛剛“引入優質資本”的長安新能源有新動作了。上週,其首款純電SUV車型E-Pro上市,售價10.69萬-12.69萬元。

由於前期宣傳還有CS15 E-Pro的名稱出現,所以你很容易從它姓名的內涵,看出其基於CS15進行“油改電”的屬性。

儘管長安新能源方面驕傲地稱,E-Pro配備了研發達3年之久的長安三合一動力系統,綜合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但絕大多數人還是表示“不看好”,誰讓“油改電”現在在中國處於電動車鄙視鏈的底端呢。

其實,從諸多國際龍頭車企的選擇來看,純電平臺可能只是一種具有濃烈中國特色的宣傳理念,如寶馬、捷豹路虎和PSA等汽車製造商便不認可專屬電動平臺模式。而豐田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推出的10款純電車型,其中便有6款是基於E-TNGA平臺架構打造。

但不可否認,擁有純電平臺的車企在國內市場上明顯更“理直氣壯”、存在感也偏高。上半年吉利總裁安聰慧在獅城動情說幾何;下半年廣汽兩位老總“狂言狂語”,在網絡上掀起血雨腥風。甭管產品的實力到沒到位,反正營銷效果是到位了。

而看起來有點“掉隊”的長安新能源,其終端銷量也相應地顯得被動。截止今年11月份,長安新能源的累計銷量僅為3.4萬輛。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後來者廣汽新能源11月一款車銷量就已達到5000輛。

长安新能源:很多纯电平台是“吹”出来的,我们的不是丨汽车产经

其實再往回看,2017年長安就提出了“香格里拉計劃”並說要投入100億,研發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但是,純電專屬平臺沒等來,卻等來了一個號稱能跟寶馬發動機媲美的“藍鯨”動力品牌。因此,也有人猜想,長安將更多的砝碼押注在了燃油車板塊。

這樣一看,輸贏可能還真就此註定了,長安新能源逆襲的機會渺茫。

但是,這個結論如果缺少長安新能源方面的駁論,這顯然對它來說是不公平的。為此,汽車產經專門採訪了長安新能源內部一位由技術轉崗至營銷的資深營銷經理。從他的角度,或許我們能夠對長安新能源的發展情況有更綜合也更深入的認識。至於長安新能源還能否承載中國品牌在電動車上面“彎道超車”的使命,還請各位看官自行判斷。

1

“很多純電平臺是‘吹’出來的,我們的不是”

汽車產經:“混改”之後,長安新能源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長安新能源:決策更快了。以前一個決策必須經手大集團的各級領導、包括總裁,現在只需要到長安新能源這塊的

老大,也就是李偉(長安新能源董事長)那裡就走完全部流程。這讓我們行動力也變得更迅捷,更像一家“新勢力”車企。

汽車產經:你們不排斥“新勢力”這個詞?

長安新能源:不排斥,他們講品牌故事講得很好,這一點傳統車企都要學習。我們也經常研究,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花錢去買沒什麼品牌積澱的汽車產品。

汽車產經:要做到故事性很強或者說存在感很強的話,貌似“純電專屬平臺”是必備的?

長安新能源:確實。但是有一點我要說明的是,市面上大多數純電專屬平臺都是“吹”出來的,我們拆解過很多電動車,基本都是在同一個軸距的燃油車產品上改過來的,除了蔚來、小鵬和大眾ID.家族等幾家吧。

所以說,現在其實幾個國有車企的電動車產品並沒有差距太大。長安新能源的全新平臺推出不算快,但已經在進行中。至於推出時間,這個現在還不好透露太多。

汽車產經:作為“油改電”產品,E-Pro所面向的更多是“B端”還是“C端”?我們瞭解到,現在除蔚來、比亞迪等品牌旗下售價較高的幾款新能源車型之外,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等車企中的多數車型,實際上銷量組成仍是“B端”較多。

長安新能源:做私人市場是很難,尤其是補貼退坡後。但是E pro的確是面向普通客戶的,這個車的價格就決定了它只能走私人客戶端

汽車產經:做私人市場的話,搭載在E-Pro身上這套三合一動力總成系統應該是最大的賣點?跟其他競爭對手的電驅相比,其優勢在哪,似乎從數據上看差距並不大?

长安新能源:很多纯电平台是“吹”出来的,我们的不是丨汽车产经

長安新能源:長安新能源的三合一電驅研發歷時3年,研發團隊有100餘人。總體目標是輕量化、集成化、高效化,更有利於整車平臺化搭載佈置和搭載應用。

其電機最高轉速現在達到了12000prm,功率120kw,峰值扭矩達到245N·m,0-50km/h加速僅需3.9s;它的效率高於行業2%,換算里程貢獻大於10KM。

2

“明年營銷費用肯定比今年的幾百萬要多”

汽車產經:2020年的產品規劃是什麼?營銷動作會比今年多嗎?

長安新能源:長安新能源目前有逸動EV460、逸動ET、奔奔EV360、CS75 PHEV以及剛剛上市的E-Pro 5款新能源產品在售。

明年長安新能源主要生產E家族產品,除了剛剛上市的E-Pro,明年還將上市E-Star、E-Rock、E-Life三款新產品。今天您也看到了,跟E-Pro一起亮相的就是E-Star。再往後,長安新能源開始導入全新平臺車型以後,可能還會有全新的車標。

至於營銷動作,肯定比今年要多,今年我們的宣傳費用一共才幾百萬。

汽車產經:“混改”之後,跟長安自主的生產會逐漸分開嗎?

長安新能源:2020年暫時不會體現這一點。

現在我們的EV微型轎車、小型 SUV、緊湊型轎車還是委託長安汽車代工生產,其他全新平臺純電動車型將會自行生產。2021年長安新能源會以外購方式購入長安汽車投資修建的南京江寧新能源汽車一期生產基地,其實際產能可達到30萬輛/年。

汽車產經:渠道層面也會分開嗎?

長安新能源:渠道依然會跟長安汽車共享,但在一些重要的區域我們會有獨立店面的佈局,比如北京。

汽車產經:之前有人猜想,長安提出“第三次創業”時說要打造的高端品牌,有可能是個新能源品牌。現在新能源板塊獨立出去了,是不是這個可能性不大了?

長安新能源:我現在不能說得太絕對,明年你們就會陸續看到關於這個高端品牌的更多信息。我對長安集團的實力很有信心,這個高端品牌應該會比吉利、長城兩個友軍的高端品牌做得更好。

长安新能源:很多纯电平台是“吹”出来的,我们的不是丨汽车产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