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家長焦慮的是信息不對稱

真正讓家長焦慮的是信息不對稱

小升初,北京市最複雜的人類活動,沒經歷過的人難以體會。

對孩子有所期待,又經歷過小升初的人,會在這一刻看清生活的真相。

我們的讀者家長裡有很多智者,例如有人就留言說:小升初,以結果為導向來論,首先拼的是資源渠道,然後再輪到拼孩子自身實力。資源渠道優勢是降維打擊,沒有這個“武器”,拼其他都只是從0到1的努力。

但對很多家長而言,所謂的資源渠道優勢只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我的目標就是打破這些信息不對稱。但不管怎樣,努力還是基礎,是從0到1。

1

家長:現在沒房基本很難跨區幼升小了,小升初的自主招生今年也沒有了,所以不用焦慮了。

無言:不是家長越來越焦慮,而是擇校機會被堵得越來越死。


家長:為什麼東西城有條子,但是沒點招呢?

無言:有點招,但只是幾個幾個的增長,你要有運氣在那幾所小學裡才行。


家長:從哪裡能知道每個初中名校的招生重點?現在是考試還是就近入學?

無言:就近入學。

真正讓家長焦慮的是信息不對稱

家長:我兒子上人大附中早培,沒覺得這麼累呢。奧數的確不可少,但我肯定沒這麼累的陪伴過。

無言:孩子稟賦不同,每年小升初情況也不一樣。

2

家長:能在小升初拼出來的,主要還是孩子聰明吧。

無言:不,主要是聽話,這是很多聰明孩子做不到的。


家長:我們家原來是典型的快樂教育,孩子的心裡和身體健康才是我們最關注的,幼小銜接班沒去過。上學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孩子三年級進入了中國式教育。都是淚。

無言:三年級不算晚,ZB強校的三界強勢家長們是初一才開始行動的。


家長:我也是擇校,孩子在西城師大二附中,我已經跑了10年了,我覺得值。

無言:師大二附中,舒適度很高的學校,老師人文關愛是全市高中整體最好的,但也少了一些東西,高考就體會出來了。


家長:少了什麼?

無言:少了狼性,拼搏精神不夠。


家長:環境有時候決定孩子的上進心,有時候真的焦慮。

無言:高中孩子,家長很難推動了。

3

另外,還有一個關於私立學校的擇校問題,本來是《從昌平媽媽到人大附中家長的距離》的置頂留言,但信息關鍵,擔心有些家長看不到,移到這裡再次發佈。


家長:想問一下北外副校,作為私立,在哪些方面比不上公立二流小學呢?對私立學校瞭解不多,能否以後提供一些關於私立的知識普及。作為非海淀又買不起學區房的朝陽家長,很想通過私立學校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啊!

無言:除了海淀外國語(應該是小學階段最好的民辦校)以外,很多好的私立校因富家子太多而紈絝化傾向嚴重。北外附校屬於一般裡面較好的學校,富家看不上,沒有紈絝化的條件,還可以。另外不紈絝的還有建華,科迪,等(哦,中杉之類的,宣傳很火,但我瞬間忘記了名字)。正澤還需要積累口碑,京華是個怪異的公立校。

家長:請問這些民辦校,比公立校,在政策上,升學,教育水平等方面,還有哪些差別呢?

無言:小學階段民辦校,招生自主強,對家庭財務要求高一些,至少中產階層的家庭,升學通常都有自己的初中校,但初中校沒有校額到校,中考考入人大附中難度極其極其大。直白地說,政策類的層面,待遇不友好,多面向出國,高考道路荊棘叢生。


家長:那看來私立學校對高考還是不太好是吧?不如二流公立校的機會更多是吧?請問人北聯這種私立,也沒有初中名額到校是嗎?

無言:民辦都沒有,是現行公立體系高考應試模式對民辦校不友好,再加資金流問題,老師流動性非常大問題等等,象海外冬令營斂財事件被新華社點名批判,海外就很難受。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