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師因投訴而寫辭職信的舉動恰恰說明缺乏職業精神!

家長:教師因投訴而寫辭職信的舉動恰恰說明缺乏職業精神!

近日,河南一小學老師在班級家長群裡的長篇回覆和手寫的辭職信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起因是當事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佈了學生默寫的成績和照片引發部分家長不滿,有家長想讓其登門道歉,不道歉就到教體局舉報。該老師無奈,心裡就很委屈於是在負面情緒的主導下向班級圈跪求家長放過她並且隨後以內心惶恐不能勝任教育工作而向學校提出辭職。

家長:教師因投訴而寫辭職信的舉動恰恰說明缺乏職業精神!

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到類似的情況也不少,甚至出現有家長在教師提出辭職後落井下石的定性評論:這個老師放著學生不管,撒手就走,恰恰說明了教師缺乏責任心,不具備教師職業道德!這樣的老師我們不要!

嗚呼哀哉!何至於此?家長和老師的目標都是為了孩子,而今卻鬧得彼此心生間隙,孩子該如何想?我們處理事情往往都走向了情緒的支配,缺乏理性。這一事件值得家長、教師、學校三方反思:

一、柔弱勝剛強——家長應該如何提意見

那些揚言要上訪、要投訴,要曝光老師的家長,首先需要冷靜思考你的目的是什麼?是讓老師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還是要讓教師難堪甚至搞臭老師?如果我想要達成的目標是老師能夠對孩子更好,我和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夠趨於一致,那麼家長們要反思的是溝通的方式方法。

《道德經》裡有著這樣的智慧表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正所謂:柔弱勝剛強!(《道德經》語),給別人提意見跟需要以柔勝剛。怎麼跟老師提意見?畢竟老師還是需要尊重的,家長可以先說好話再說孩子的情況:某老師,最近孩子在默寫,老師你抓得好實在哦,辛苦你了,需要我們家長注意些什麼呢?我們一定配合老師抓好孩子的學習,這次在群裡看到孩子默寫不好的照片我們家長心裡多難受的,擔心別的家長和同學會不會奚落我家孩子,畢竟娃娃自尊心還是有點強。今後,如果我家孩子有任何的問題麻煩老師私下跟我說好嗎?謝謝老師!您辛苦了!

你說一個正常的老師聽了你的這番話會不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注意不再公佈孩子學習情況(尤其是表現不好的學生)。家長要威脅老師,要要求老師登門道歉,要揚言去教體局投訴,家長的目的是什麼呢?學會好好說話有多重要啊!

家長:教師因投訴而寫辭職信的舉動恰恰說明缺乏職業精神!

二、優秀者的自我修煉——教師應該如何反思自己的工作

知道衛星99%的時間是在做什麼嗎?是在修正自己的軌道。一個優秀的人不是固執己見而不改變的人,更不是聽到意見就甩一句我做得不好就不做了。

我家孩子給媽媽提意見:媽媽我不喜歡你總是打我、罵我。

媽媽的回答是:那好!從今以後我不管你了,讓你爸管你吧,他不打你也不罵你。這就是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說的話,可見我們成年人有多麼容易就為了面子說出一些情緒化的語言。我相信老師也是情緒化的表達,不是不負責任,甩手不幹。

教師需要的是冷靜面對家長的意見、別人的意見,從意見當中汲取營養,增長工作的智慧與專業性。在班級群裡公佈孩子的成績到底好不好?設想一下假如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願意被別人知道嗎?多想一下,或許我們的教育行為就更加周到。教師的麻煩也會更少。如果以自己是為了孩子好而做出不當的教育行為,我們可以反思:能否找到比公佈成績和照片更好的教育方式與方法?

答案是還是有的:群裡只表揚不批評,給暫時落後的孩子進行溫馨的單獨提醒。保持和每一個家長的密切聯繫,讓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形成阻力。

家長:教師因投訴而寫辭職信的舉動恰恰說明缺乏職業精神!

三、把老師當做自己人——學校應該如何管理教師

學校的立場至關重要。學校是選擇和家長站在一起來處理教師,還是和教師站在一起對話家長?很明顯,老師是自己人,要保護,家長是非教育人士且各種要求難以一一滿足,要進行專業引導。這些工作誰來做?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主任校長們來擔此重任。

但是學校管理者往往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家長投訴教師如果學校不處理,家長會罵學校不作為、袒護教師;如果處理教師又會在教師群體裡落下“迎合家長、畏懼家長”的罵名。所以,主任校長們真是兩頭受氣、夾心餅乾。

正確的方式是既要保護教師又要安撫家長。保護教師一方面要打消教師顧慮:你的行為只能說是教育方式不當,不存在違規補課、收紅包、打學生等有違師德的事,學校不會處理你,今後注意一下就是了,我們來向家長解釋。另一方面要關心教師引導教師:平時班上孩子是不是特別調皮?家長是不是不太支持你的工作?真是太辛苦了!你可以不可以試試這些方法?可以給老師提一些建議。

家長:教師因投訴而寫辭職信的舉動恰恰說明缺乏職業精神!

家長怎麼安撫?請投訴的家長到學校來,問問情況,表揚家長愛學校、愛教師,有大局意識,及時跟學校反映問題才是好家長。如果經調查家長反映的情況屬實,學校一定做好和老師的溝通和提醒。希望家長和學校、老師保持經常性溝通,形成教育合力,讓我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育好孩子這件事情上來。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