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滕王閣序》的文學高度?

北杉歸


答:江南三大名樓,既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奇蹟,也體現了江南文學的“高山仰止”和“登峰造極”。

無論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岳陽樓。還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還有今天所討論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這三座名樓吸引了多少文人騷客!真正體現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滕王閣序》出自一個14歲的小孩之手,我怎麼都不肯相信!據說,王勃的父親任六合縣(今屬江蘇)令,14歲的王勃赴六合經過洪州(南昌市),正遇到《滕王閣》落成典禮,於是就“初生牛犢不怕虎”,眾目睽睽之下,欣然提筆寫出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為慶祝滕王閣落成,閻公於九月九日大會賓客,讓其婿吳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一個叫王勃的14歲少年卻提筆就寫。閻公覺得小孩不謙虛禮貌,初以“更衣”為名,憤然離席,後派人看那娃娃寫些什麼?。初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笑了,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下來“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公聞之,沉吟不言,暗思忖“竟把我也寫進去了,寫的還挺熱鬧。”;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一句時,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於勃側而觀。後見“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閻公竟親自為王勃研墨。

 王勃的《滕王閣序》裡的滕王閣從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都介紹的十分清新:“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接著,作者的筆由遠及近,由外景轉而描繪內景。“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舟,下臨無地、桂殿蘭宮”。真是情由景生,寫景是為抒情,景、情相互滲透,水乳交融。渾然天成,恰似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自然流暢。

文中對比鋪敘,色彩鮮明。在說明洪州的“人傑地靈”時。一氣鋪排了十四句,從歷史人物到現實人物、從文臣到武將,不厭其多;寫登臨滕王閣遠望的景象,則沙洲島嶼、山嶺原野、河澤舟舸、宮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敘來,不一而足。  

 文中還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等優美的詩句。

 對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語和六字一語的對偶句。如“雲消雨弄,彩徹區明”等;有的是複句對,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還有的是本句對,如“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文中多次出現的典故。且都用得恰當貼切,“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這四個典故連對,也頗見作者文筆的功力。

裁“三江”為衣襟,摘“五湖”作衣帶,這些擬物的筆法,顯示出氣韻不凡。

還有最後的詩賦: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序》難就難在“一揮而就”,且是一個14歲的娃娃所寫。我還是不信!

天妒英才,王勃26歲時不甚落水而亡。


bj山那邊是海


每讀《滕王閣序》,我都會想,究竟是怎樣的曠世才情,才能現場揮毫,寫出如此絕世妙文?

毫無疑問,僅憑一篇《滕王閣序》,便足可認定,王勃在文學史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一個“初唐四傑”怎能襯托出王勃的萬丈光芒?

聞一多先生曾評價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以我觀之,王勃的《滕王閣序》也應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之上,足以壓倒“唐宋八大家”(至少是大部分)!

傳言王勃在寫《滕王閣詩》時,尾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空”字當時還特意空著,讓在座諸人填寫。其實,這個“空”字才是全篇的文眼!

你看他狀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落霞雖美,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何況伴飛的還是隻孤鶩。一“窮”一“斷”,活畫出作者窮途失路的形象。

你看他抒情:“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勝地不常,盛筵難再……”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應有的情緒嗎?

現在看來,在《滕王閣序》雄奇偉麗的文字裡,似乎隱藏著一則預言,預言這個煙花般璀璨奪目的生命,在爆發出全部的才情之後,將迅速凋謝……


非白非黑


正如已回答的老師們所言,王勃是少年天才,此文是天才之作。

在偶然機緣、限時限題的“即興”情況下,把中國古典文論中的標準,如情景交融,象外之味,味外之意發揮到極致,把“音律、對仗、辭藻、典故以及文字的美感發揮到極致”(安意如老師言)。真是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的“別人家的孩紙”。

我還要強調的是,此文顯示了中國古典文學傳統的“大殺器”:宇宙與個體的關係。全文的順序是自天而地,自天地而人,自人之全體而到個人的情感與遭遇,自個人的情感遭遇再一筆宕出,到群體的“共情”而作結。整體上是天、地、人“三才”一體,結構精嚴而無限微妙,情感的起承轉合天衣無縫。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 地接衡廬。。。。”,這是在做什麼?是在以天為秤,衡量滕王閣所在的社會和地理環境的價值。

如同古埃及、希臘人也從星象來設置地上的建築一樣,“天與地”的對應,是幾大古代文明傳統共有的。而在中國魏晉以來的駢文系統中,這種天地相應的方式越來越精熟,而在王勃的文章中有了最為精美的結構。

用天、地、人文歷史的三重座標,強調了滕王閣的價值後,便由遠至近,由上而下,自“時維九月”起,具體地從閣上人的視角來看這此時此地的美景。在這段超凡的美景描寫中,你會發現情感隨著目光,在漸次地變化。從看到宇宙天地之美,到感時憂國的悲傷。到了“望長安於日下, 目吳會於雲間。 地勢極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盡是他鄉之客。 懷帝閽而不見, 奉宣室以何年”,從外境到內心的過渡已經滴水不露地完成了。於是,下一段的“嗟乎! 時運不齊, 命途多舛。 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完全是呼之而出,水到渠成。這一段以歷史典故講到個人的懷才不遇,這是中國士大夫的經典套路,但他組織得太嚴密也太自然,讓你在華麗的語句中感受到一份真實的心意。

到“勃, 三尺微命, 一介書生。”這一段,那叫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叫一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啊,這要是軍師的戰爭動員,你都得激動得騎上身邊隨便一個什麼東西就跟他上戰場!——話說為什麼登樓看個景都能有如此豪情壯志?這

就是所謂的“書蠹詩魔”,文字本身是有魔力的,天才筆下的文字,更是具有把世界實體化的力量。

當然,王勃沒有隻顧個人情感抒發,你看到沒有,他時時在於現場的聽眾們互動,時時照顧著他們的同理心。到最後,“嗚乎! 勝地不常, 盛筵難再; 蘭亭已矣, 梓澤丘墟。 。。。”告訴大家一切無常,而此地情真,且惜當下吧!所謂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把情緒從宇宙天地歷史家國一下子收回來有那麼容易嗎?人家就煞住了,煞得那叫一個漂亮!

所謂“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滕王閣序》,就是東方玄學的GIF動圖啊。


眾生法妙


失路之人王勃有心露筆,卻無意成就了一篇千古名篇

公元675年,25歲的王勃正當人生失意苦悶之時。

他的失意完全是由個人原因所造成的,他本來少年得志,然而卻熱心政治,滲合權貴鬥爭,因為一篇《檄英王雞文》被之前還誇他為“大唐奇才”的唐高宗李治心生不滿。李治認為,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玩物喪志,你不勸誡反而選邊站瞎起鬨,明顯就是挑撥離間,於是憤而將他趕出長安城。被趕出長安城的王勃後來又謀得一份參軍之職,可卻又在任上殺死官奴,繼而被貶。他本來要被判為死刑,恰好遇到大赦,就逃過一劫。然而從此,他卻徹底跟官場無緣了。

無官可做的王勃猶如折斷翅膀的鯤鵬之鳥落於草莽之間,十分落魄。但他又不甘心於這種落魄的生活,於是就在他25歲這年前往交趾縣探望父親的路途中,路過南昌城,聽說閻都督為新裝修一新的滕王閣典禮舉行盛大聚會,而當時前來參加聚會的人又是天下高官貴客,於是時為落魄的王勃決定趁這個機會露一下臉,以便爭取東山再起之機會。

那天,主持聚會的閻都督本來想通過這個聚會,讓他的女婿作序從而掙個面子,故意請諸位露一手,在場貴客早就猜出閻公心思全都假意推辭,可是急切出人頭地的王勃不管那麼多,當人家請他時卻毫不客氣地揮毫而就,寫下了這篇千古名作《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的文學特色:

跟別的序不一樣,《滕王閣序》是以駢文的體裁寫成的。駢文的特點是對仗工整、聲律鏗鏘,辭藻華麗,酷愛用典。而其缺點卻是因為太注重形式,而內容的表達不容易發揮出來。但是,《滕王閣序》卻張揚了駢文的優點,將寫景及抒情極好的融合起來,真正地達到了寫我所寫,抒我所抒的一種暢快淋漓境界。

初唐王勃之前,六朝文學十分糜麗,然而王勃卻打破這種糜麗,將唐朝人蓬勃的精神,開闊的意境全部體現出來。他一開筆就以雄邁的歷史感和空間感寫出了滕王閣所處之地洪都的氣勢及人文風景。

當時,因為王勃毫不謙讓地揮毫作文,引起閻公不滿,以上廁所為理由離席而去。當王勃開筆寫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時,只覺不過是平淡之筆,然而當聽到“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時,眼前一亮,已經感覺到一股博大而又凌厲的文氣撲面而來了。接下來,只見佳句泉流,奔流而出:“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對洪都的不吝讚美,對盛大聚會及賓客的不盡奉承,已經閻公聽得飄飄然了。

然而轉下來,王勃進入寫景之時,通過秋天色彩的變化寫出景色之景,讓閻公驚歎不已。特別是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閻公都止不住地從裡間跑出來,一睹王勃風采。

滿天的落霞與那孤獨的野鴨一高一低地飛翔,遼闊而又澄澈的天空與那一碧無垠的秋水遠遠連接,整個天地如此和諧如此安詳地交匯於無痕之中,如此美境及想象,世間幾人難達?

在寫秋天的風景時,王勃技法嫻熟,變化多樣,遠近結合,虛實結合,上下結合,多種色彩等等,完美無瑕地結合於一體。當然,《滕王閣序》寫洪都地勝及風景都不是亮點,亮點是王勃通過大量的用典寫出了內心複雜的情感。

首先,王勃先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之詩句表達了自己一代天才活於盛世之中,竟然卻落得個像馮唐、李廣、賈誼、梁鴻等人一樣懷才不遇的下場。緊接著,王勃又用“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詩句表達自己儘管身處人生困厄之境,也要像東漢馬援一樣志向遠大,不懈追求建功立業。

懷才不遇,困頓不堪,卻又不甘不屈,渴望時代給他機會讓他實現心中志向,才不會辜負國家和這個美好時代。這就是王勃在《滕王閣序》急切要表達的情感。

總之,《滕王閣序》儘管以駢文體裁格式限制,但王勃那飽滿的激情與過人的才華依然充分爆發出來,衝破六朝以來的糜麗風格,融入唐朝人積極主動的開拓精神,將多樣化的寫景手法與複雜多變的情感為一體,成了唐代駢文體的代表作品。

這就是《滕王閣序》的文學高度。


月望看歷史


對 《滕王閣序》這篇文章的感情非常之深,在高中的時候臨摹過這篇字帖,在對每個字的揣摩和重複中不自覺的就被其中的絢麗文采和浪漫豪邁情懷所打動,一句句膾炙人口的名句,至今記憶猶新。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畔,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始建,後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於閣上。


王勃路過此地,恰逢盛會,即席而作《滕王閣序》,文中聲情並茂的描寫了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 “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


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已經開始在官府裡教書了。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歌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慰勉,意境開闊,一掃惜別傷離的低沉氣息。


王勃的主要文學成就還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滕王閣序》。


公元675年,王勃作此篇之時只有21歲,但經歷官場了跌宕的他已不再是那個單純早慧的少年,他開始懂得額人情世故。


所以他寫“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之武庫。”積極能事讚美主人的盛宴。


接著開始寫景,他運用了大量的鋪陳,對偶的修辭手法,又在比較之間相互襯托,滿是精緻。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這樣的句子讀起來節奏明快,整齊和諧,鏗鏘有力。

如果文章就這樣結束了,那麼《滕王閣序》也就屬於一個文辭華麗,描寫風景的駢文,可能會淹沒在後來李白的豪放唯美充滿想象裡的詩詞之下。


但是王勃在描述完秋高水寒之後他筆風一轉,開始寫“天高地囧,始察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餘之有數,感慨萬千。”


意境高遠,這才是王勃要表達的深意,他為自己有機會參加宴會深感榮幸,但面對高官顯耀,不免又有幾分心酸悲槍。


他轉而慨嘆自己的“不齊”的“時運”、“多舛”的“命途”,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鬱悶和不平,傾吐自己“有懷投筆”、“請纓”報國的情懷和勇往直前的決心。


整篇文章情由景生,情景之間相互滲透,水乳交融,似行雲流水,揮灑渾然流暢,既有蘇軾的《赤壁賦》的蒼涼,又有曹操的“老驥伏櫪”的“志在千里”。


“關山難越,誰悲矢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文辭、韻律、氣度,無一不精,讀來讓人心生萬千感慨,由衷讚歎。


《滕王閣序》雖然是一篇用駢體寫成的詩序,但它筆力明快、風格清新、氣勢浩蕩,華美俊秀,堪稱典範之作。


就連高舉反駢旗幟的文學家韓愈也對《滕王閣序》表示大為讚賞,稱頌其“讀之可以忘憂”。


上元三年(676年)冬,長安城裡都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


一天,唐高宗也讀到這篇序文,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不禁拍案,驚道:“

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


又讀下雲,見一首四韻八句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高宗一掃成見,連聲嘆道:“好詩,好詩!作了一篇長文字,還有如此好詩作出來,豈非強弩之末尚能穿七紮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當年朕因鬥雞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錯也。”


於是高宗問道:“現下,王勃在何處?朕要召他入朝!”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


唐高宗喟然長嘆,自言自語:“可惜,可惜,可惜!

情深不壽,過慧早夭,王勃的死,大概就是老天爺嫉妒他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世間容不下他的才情吧。


王勃是當之無愧初唐散文第一人,他的《滕王閣序》也是當時主流文體駢體的巔峰之作。


荒海拾書


《滕王閣序》是駢體文的頂峰之作,同時是初唐時代風貌的代表。

駢體文以四六字句為主,兼用雜言,所以後世也稱駢文為“四六文”,駢體文三大特點:以對偶句為主;注重押韻聲律,辭藻華麗用典多。

文章華麗唯美,因此稱為駢儷文。又因為深受宮廷和貴族們喜愛,又被稱為驕文。

駢體文盛行與六朝,繁盛直至初唐,因過分重形式技巧,內容表達往往受到束縛,在中唐古文運動後逐漸衰落。但是用好了,可以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自然,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用好了的典型。

與華麗空洞的一般宮廷文學不同,王勃在作品中融入了人生的認識和感受,真情實感貫穿其間。

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如“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再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宇宙浩渺,而人生短暫,興盡悲來不是生命的沉重哀歌,是因為對生的格外留戀,哀而不傷,充滿青春的力量。

當時李唐初立,長期紛亂割據的中國終於統一併安定下來,底層文人們也可以通過 科舉實現地位的升遷,理想和抱負有了用武之地。

政治環境寬鬆,經濟日漸繁榮,新的思潮在湧動,對於文人們來說, 他們的激情和天才,終於得以釋放。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

他們在文學內容、風格等方面一改南北朝以來的浮豔的宮廷風, 為五言律詩奠定了基礎,將七言古詩發展到成熟。

在文學發展中起到除舊立新,既往開來的作用,成為欣欣向榮,充滿朝氣的初唐文學的典型。


24幀半


《滕王閣序》的寫景頗有特色,作者精心構畫,苦苦經營,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描寫山水,體現了一定的美學特徵。

文學評價: 《滕王閣序》就是在遠赴交趾途中所作,當後人在千百年後看到歷史展現給大家的王勃一生概貌,發現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暫生命最後迸發的激情與熱量。一個才氣凌雲,文章但成則天下震動的年輕人在自己命運的頹勢下會如何思考,《滕王閣序》給了人們窺見作者心靈的機會,然而王勃卻意圖用繁華筆觸將自己的命運之悽苦支開,並且讓百代品賞者迷失在文字的宮殿裡無法自拔。在此贅言附會勃文每段文字的背後深意,還可以從文章的結構謀篇,文氣變化來接近王勃年輕卻已蒙塵的心靈。   

文章前面部分大多是對南昌人文地理的讚頌之辭,王勃以其生花妙筆展開一幅奢華的名樓雅聚圖。悲劇的結構總是讓前面營造的宮室樓臺隨後倒塌,但是王勃營造的這幅美景卻不用被毀滅,因為他自己不過是個過客,這樣的美景本來就不屬於他,而且與此美景相關的仕宦之途也不屬於他。因此他很自然的寫出了“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樣淒涼之語,這句在也是全文的關節之語,王勃以此對自己的悲劇命運發出拷問。作為一個年輕的才子,王勃在傳統社會複雜的政治環境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只能幼稚的抱著“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這樣軟弱而充滿疑懼色彩的希望。

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一臺電視姬


只有四個字:名副其實!

全文內容相當豐富,寫景抒情俱佳。足以看出王勃文采斐然,閱讀量積累量非常大,名人典故隨手拈來,優美辭藻俯首可得,運用得當,非常優美的文章。

文章以餞別滕王閣為中心事件展開,藝術手法靈活多變,山容水態優美,樓臺壯觀,色彩變化鮮明,還富含遠近,高低,虛實的結構之美,通過王勃的描述,一副極美的景緻躍然紙上。

首尾兩段敘事,跟大家把事情講清楚了,中間兩段,一段寫景,一段抒情。

寫景一段,文筆瑰麗,辭藻豐富,手法多樣。從剛看到滕王閣,到登閣眺望,遠近高低虛實景色,歷歷在目,讀完如身臨其境。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一個巍峨雄偉的滕王閣出現了。“披繡闥,俯雕甍”之後,山原、川澤一覽無餘;閭閻、舸艦盡收眼底。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有聲有色,上下高低遠近虛實,動靜相映,意境渾然,整個畫面和諧統一。

抒情一段,各種典故信手拈來,表達抒發自己內心報國無門,但又不墜青雲之志的心態,雖然“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但依然不會放棄努力,隱隱的也是希望,在座諸位,有能力的給提供個報國途徑。

“馮唐、李廣、賈誼、梁鴻、孟嘗、阮籍;貪泉、涸轍、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等數個典故,用來抒發自己欲用自己的才學報效朝廷,但“空餘報國之情”,不過依然不墜青雲之志,希望在以後的日子,可以有用武之地。

此文,非常值得古今傳誦。


貳讀


每每誦讀《滕王閣序》就有著氣凌山川,曠達天地,神遊古今,催人奮進,泣嘆人生的感受!好文章不必非要定高低,只要是激起一代代人們心中波瀾,自然能千古流傳,成為不滅的精神文化財富。


wubin168857121


千古奇文!自此文問世以來,無出其右者。全文文釆飛揚,妙語連珠。“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等千古名句比比皆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