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之王”——張士誠

“高郵之王”——張士誠

“高郵之王”——張士誠

元朝末年,出了三位讓元朝廷極其頭疼的人物。一個是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一個是漁民的兒子陳友諒,另一個則是靠走私販鹽起家的張士誠。這三人貧苦出身,卻都過了把皇帝癮,完成了人生大超車。特別是張士誠,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在高郵稱王的人,堪稱本篇的男主角:

“高郵之王”——張士誠

張士誠,出生在白駒場(今鹽城大豐)的一個窮苦“亭民”之家,爹孃還給他取了個很屌絲的名字,叫張九四(在高郵稱王之後改名張士誠)。年輕的時候,張士誠以撐船運鹽為生,他為人大度講義氣,還經常救濟窮苦的鹽丁,在周邊的鹽場裡威望很高。成家以後,迫於家庭開支的壓力,只好冒著風險販賣起私鹽。要知道,販賣私鹽在當時可是犯法的,弄不好還要掉腦袋。本就搭著小命賺點血汗錢,還經常受到買家(有錢人)的欺負,甚至威脅,每天就過著這種擔心受怕,受盡屈辱的生活。

“高郵之王”——張士誠

怨氣積在心中,時間一久終歸還是要爆發的。當地有個叫丘義的鹽警(弓箭手),負責監督鹽丁出工、緝拿私鹽販子。這個人仗著職務之便,經常欺負張士誠他們,不但剋扣血汗錢,還強制他們定期上貢。因為家裡急著用錢,張士誠沒有及時上貢,便遭到了丘義一幫人的辱罵和毒打。但是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一天夜裡,他找來三個弟弟和李伯升等人商量幹掉丘義,哪曉得眾人一拍即合。他們歃血為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偷偷摸進丘義的家中將他打死。隨後,又衝進地主家中,搜刮糧食和錢財,並一把火燒光他們的房屋。既然殺了人衙門肯定會追究下來,與其如此,不如造反抵抗。消息一出,那些受盡欺壓的鹽丁們紛紛響應,共推張士誠為首領。

“高郵之王”——張士誠

至正十三年(1353年),張士誠率先攻佔了泰州。起先,對於這樣的小規模起義軍,元朝廷並沒有多在意,只是組織了幾次簡單的進攻,便派人來招安張士誠。李齊(高郵知府)作為談判的官員來到泰州,向張士誠做出保證,元朝廷不但會赦免他的罪過,還會賞賜金銀,張士誠心想:“哪會有這等好事,我先應下來,看看這些狗官要耍什麼花樣”,便假裝投了降。果然不出所料,元朝廷很快就派來趙璉(淮南江北行省參知政事)鎮守泰州,目的就是為了控制張士誠再誅殺之。張士誠一看不對勁,立馬殺了趙璉叛逃出來。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張士誠很快就招募到數萬人馬。他們勢如破竹,一舉拿下興化,並在得勝湖設置了一道防禦。

“高郵之王”——張士誠

眼看張士誠的勢力日益壯大,元朝廷一方面派李齊鎮守甓社湖,另一方面又派人送來“萬戶”官職的委任狀,但他們小瞧了張士誠,對於這樣的封賞,早已不能滿足他的野心,元朝廷的天真,隨之就換來了使臣的被殺。而此時的張士誠,也把目標投向了高郵。因為他明白,高郵雖是一座小城,但為揚楚之脊,乃兵家必爭之地,況且還是運河的水陸要邑,只要拿下高郵,便可以任意攔截往來運河上的糧食和其他物資。行動立即實施,趁高郵城內一部分兵馬被抽調甓社湖,張士誠水陸並進,先在三垛反敗為勝取得大捷,隨後幾次猛攻,一鼓作氣拿下易守難攻的高郵城。眼看後方失火,李齊趕緊領兵回救,但為時已晚,一干人馬被拒城外。既然攻不下,便只好勸降,李齊再次充當說客,獨自一人進了城。但萬萬沒想到,這只是張士誠的誘敵之策,還白白搭上了小命。

“高郵之王”——張士誠

有了高郵這個根據地,張士誠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稱王。關於皇宮的選址,有人建議高郵新城內的“承天寺”(今肉聯廠舊址),張士誠一聽“奉承天命”大為滿意。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張士誠選擇黃道吉日祭拜天地,並在“承天寺”舉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還任命了一整套文武百官。張士誠在高郵稱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朝中。元惠宗大為震怒“誰給我滅了張士誠,朕重賞!”。於是,從至正十四年(1354年)二月到六月,先是苟兒(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率兵,後又是佛家閭(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帶隊都以失敗告終。不但丟了元惠宗的臉面,還讓張士誠乘勝追擊擴大了疆土,鞏固了政權。勝利的喜悅讓張士誠感到了無比的快感,但一場惡戰隨即到來。

注:高郵新城,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揚州制置使畢侯在高郵北門外又築新城。

“高郵之王”——張士誠

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丞相脫脫率領百萬(實為四十萬)王牌軍發動“高郵之戰”,所到之處地動山搖,光看這陣勢,張士誠的心就涼了半截。隨後,元軍便向高郵發起了猛攻,一波又一波。張士誠傻了眼,這簡直就是一群發了瘋的餓狼,幾次出兵阻擊全部失敗,起義軍算是栽了大跟頭,只好退守高郵城。元朝大軍趁勢將高郵城圍住,為了防止附近的起義軍救援高郵,脫脫又派兵攻佔了六合、鹽城和興化等地,直接斷了張士誠的後路。但張士誠心裡有股傲氣,橫豎都是死,他和起義軍帶領高郵百姓在城內拼死抵抗,一次又一次,糧草、弓箭所剩無幾,幾萬人的起義軍也只剩下幾千人,即便軍中有人勸其投降,他也堅決反對,依舊頑強抵抗。就在這存亡之際,張士誠迎來了天大喜訊,元軍的後院竟然“起火”,脫脫被罷掉軍權。元軍臨時易帥,犯了兵家大忌,導致軍中大亂。張士誠抓住機遇,率領城內僅剩的幾千名起義軍殺出城來,完成了驚天大逆轉,擊潰元軍。

“高郵之王”——張士誠

“高郵之戰”後,張士誠揚名立萬,但也損失慘重。在定都高郵的兩年裡(統治高郵十一年),他主張休養生息:農業上,下令廢除高郵百姓的苛捐雜稅,還將當年四成的賦稅退還。又設立了勸農使,帶領高郵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經濟上,鑄造“天佑通寶”銅錢,促進物資流通發展了經濟。教育上,設立學士員,開辦弘文館,還舉行鄉試,選賢入仕,廣招俊才。雖說,此後的張士誠定都平江(今蘇州),又投降元朝,最後甚至兵敗朱元璋。但作為“高郵之王”,他當之無愧。

“高郵之王”——張士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