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張士誠:瑕瑜有公論,百姓久思香

對張士誠素有好感,原因有三,一是我祖籍高郵,他在高郵建國;二是根據族譜記載,我家族是從蘇州閶門而來,張士誠在蘇州苦心經營達11年之久,他寬柔的政策使蘇州百姓大為受益,到了朱元璋之時,便採取了眾多抑制政策,其中最狠的當屬加重賦稅,如此還不解恨,後來乾脆將有錢的富民十四萬戶,全部強行遷到蘇北,史稱“洪武趕散”。作為受害者的後人,對張士誠有好感也是很自然的事了。不然,俺現在怎麼也算是個蘇州人啦;這三嘛,那就不用說了哈,都是俺們老張家的人兒嘛。

在元末風起雲湧的舞臺上,朱元璋當然是主角,作為配角,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影響力也是不小的,如果從三人在民間的口碑上來看,無疑張士誠是最好的,至今蘇州還有紀念他的民俗就是證明。據說當年讓這朱元璋都有些羨慕嫉妒恨。

蘇南有“掛天燈”、焚“九四香”的習俗,相傳也源於紀念張士誠。當年張士誠從常州敗退,沿途百姓怕“子弟兵”迷路,便在路邊樹立起一根根木棒,掛上燈籠,形似現在的路燈,取名“天燈”。後來。“掛天燈”作為一種節慶習俗一直延續了下來;而點“九四香”,則源於張士誠的小名“九四”,諧音“久思”,一語雙關。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張士誠,元末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泰州興化人,元末與弟士德、士信率鹽丁起兵,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地。次年,在高郵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率軍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後定都蘇州,次年,降元,繼續擴佔土地,割據範圍南到浙江紹興,北到山東濟寧,西到安徽北部,東到海的廣大地區,自稱吳王。後屢為朱元璋所敗,疆土日蹙。蘇州城破,被俘至金陵,自縊死,時年47歲。

張士誠是滅元的蓋世功臣,而後期降元又叛元,反覆無常,他同朱元璋反反覆覆地爭鬥了許久,是朱元璋很是頭疼的強勁對手。雖然後世民眾很懷念他,但如果從全方位來看,這張士誠也還是個昏庸之人,儘管他在起事之初也曾勤政愛民,大力減輕稅賦,讓飽受戰亂、苛政之苦的百姓過了一陣好日子。可是隨著他漸漸坐穩了割據東南的“吳王”之位後,便也一天天驕奢淫逸起來。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觀張士誠發跡之路,也是驚心動魄的,他是鹽民出身,以後混到了管理鹽場的小吏,鹽作為剛性需求是國家賦稅的重要來源,錢財來源當是多多,而他既管理鹽場,想必這走私販賣之事幹得不少,所謂在哪行吃哪行嘛。就如同現在派出所所長弄個親戚開個歌舞廳或按摩房什麼的,這也是很正常之事哈。

手中有幾個來得容易的閒錢,他便學那水滸宋江濟起貧來了,以“及時雨”自居,當然也惹得一幫假武松“納頭便拜”。但不管怎麼說,他輕財好施,在當地也贏得了不錯的口碑,他不奸險,能容人,禮待讀書人,從人品上講,張士誠為人是元末群雄中數一數二的“好人”。

元末天下已成亂象,也是一個偶然機會,張士誠便舉事了,剛開始其實他並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也就是弄塊地皮當個草頭王,混個好日子而已,沒料到事情的發展是如此之順,不費吹灰之力便克泰州、破興化,又輕鬆佔領重鎮高郵,一時蘇北振動,而元人又鞭長莫及,於是他便想著要過過這當皇帝的癮了。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動靜太大,他又建國號,稱年號地一通折騰,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兒嘛。於是,元丞相脫脫親自率百萬大軍把高郵團團圍住,當時的張士誠,叫天不靈,呼地不應,悔得腸子都青,連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搖惹事。最慘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脫脫鐵定了心,要攻下高郵後要盡屠當地兵民,以在江南樹威示警。

人算不如天算,脫脫遭朝中奸臣算計,元順帝一紙詔書把他就地解職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賜死。至於那“百萬大軍”,一時星散,群龍無首,張士誠終能逃過一劫。再不敢張揚了,率一股人馬逃出高郵當流寇去也。

學這段歷史時,記得的話是明末紅巾軍,什麼韓山童劉福通這些人先舉事,後來加上了這張士誠、郭子興、陳友諒這些人,一起推翻了元朝。但實際上這紅巾軍的結構成分很是複雜,你打我,我打你的,也亂得個不行了,想弄清楚也非易事。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簡單地說,當年群雄中分為兩個派系,一是以劉福通為首的紅巾系;另一就是以張士誠為首的非紅巾系。而紅巾系中又分為東紅巾和西紅巾兩派,東紅巾是劉福通奉小明王韓林兒為其主的一派,其中包括郭子興和朱元璋,他們主要在兩淮遊蕩;西紅巾以徐壽輝和陳友諒為首,他們在漢水流域稱王。他們雖然有共同的敵人元人,但相互間戰爭頻仍,大過於同元軍的爭鬥。

張士誠在高郵吃到苦頭後,很快又東山再起,並迅速地攻佔了江南最富庶的重鎮常熟和蘇州,勢力遍及江浙及安徽廣大地區,他也在蘇州當起吳王來了。期間雖然也投靠元朝,但也還是以地方割據勢力的形式,一直在蘇州經營他的一畝三分地,並無心再發展它地,可見其內心還是個小財主心理,成不了大事滴。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在朱元璋同那諸雄爭鬥時,他坐山觀虎鬥,不思進取,錯失大好時機,等到朱元璋滅了陳友諒等勢力後,轉而攻他時,才如夢初醒,可惜力不能敵。最終在朱元璋採取的“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戰略壓迫下,守蘇州一城不得,城破被逮,於金陵羞憤自縊。不過在自縊之前,他辭無饒屈,絕粒自盡,也不失為大丈夫之氣節。

對於吳地人民來說,張士誠雖自己也貪圖享樂,但他為人寬厚多仁,賦稅輕斂,因此吳人對他頗多懷戀。至於明人書中對他的多種指斥,均屬狂狗吠人之辭,多不屬實。不然,何以當地民眾會如此地懷念他?

張士誠從揭竿而起,到最後自殺身亡,前後共計14年,走完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作為元末農民領袖之一,他領導的義軍縱橫江浙一帶,切斷了元朝漕糧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經濟上沉重的打擊了元朝統治者;他在江浙地區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減免賦稅,減輕人民的經濟負擔,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從這點來說,當地民眾懷念他,也是自然之事了。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雖然張士誠最終敗給了朱元璋,但後世人們對張士誠仍舊好評如潮,稱他為明君聖主,更可敬的是他被俘虜後堅決不向朱元璋投降,他不屈不撓地保留著自己最後的尊嚴。朱元璋雖然打敗了張士誠的人,卻沒能征服他的心,就憑此一節,他也是個足以令後人敬仰的人物。

為什麼張士誠會被當地人紀念呢?估計有以下原因:一是朱元璋對蘇南人們壓制是很瘋狂的,這出身乞丐的皇帝對富人有種天然的強烈仇視感,相比較就讓人覺得張士誠要好很多了。

二是張士誠禮待文人,對知識分子是相當地尊重,如施耐庵和羅貫中都曾投其門下。相形之下,這朱元璋幾如那將儒冠當尿壺的劉邦,文人呤句詩都可遭到滅族之禍,如那被朱元璋腰斬的高啟。於是文人們難免會懷念張士誠,創作歌頌他的作品流傳於民間,進而引導民眾“久思”。我想,這兩點大概是有人將他奉為“明君”的主要原因吧。

張士誠:同為打天下的豪傑,他比朱元璋更得民心,為何最終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