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很多人說我寫推送快,思路清晰了,那是真的快。

但是,像今天的主角這樣,

我也費了不少勁去補課。

雪裡紅?蓋碼飯館銷量高居榜首的一道菜,

爽口開胃下飯,加點肉泥有葷有素。


特意去研究了一下它的由來,

雪裡蕻(hòng),源自浙江寧波。

十字花科,蕓薹屬芥菜的栽培變種。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所以說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雪裡蕻也不知怎麼演變成了雪裡紅,

不明覺厲,雖不知所以然,

但也覺得挺好聽的。

於是我繼續研究,

《廣群芳譜·蔬譜五》:

“四明有菜名雪裡蕻,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


四明應該是指浙江的四明山(金鐘山),

蕻有茂盛的意思,很有畫面感的樣子。

突然有些想拜讀古代的食譜了,

中餐的魅力在於美食的底蘊和內涵。



雪裡蕻肉泥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Chef:土豆

主材:雪裡蕻

輔材:紅椒、鹽、老抽(口味輕的用生抽)

肉泥、豬油

烹飪時間:泡製半天,炒制5分鐘

Step1

水燒開,芥菜先燙下根部

因為根部比較難熟

關火

再全部放入水中燙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Step2

變色撈出,放冷水中

浸泡半天的亞子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Step3

撈起擰乾水,切碎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Step4

入鍋炒幹,炒至鍋壁沒有水痕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Step5

熱鍋冷油小火,炒肉泥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Step6

芥菜入鍋和肉泥混合翻炒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Step7

放辣椒、鹽、老抽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Step8

翻炒入味,出鍋~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這個芥菜啊,哦不,

雪裡蕻啊,倘若叫我直接清炒,

我是真下不去嘴的。

佩服古人的智慧,燙一下,

殺青,脫去水份,口感極佳。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芥菜有種刮油的屬性,

不加點肉泥,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炒的時候我也沒吝嗇豬油,

至於紅椒碎的點綴,紅配綠麼。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唯一的缺點就是,脫水後就沒多少了。

嘴饞的話,即燙即吃也是木有問題的。

不過我總覺得口感與泡半天的有區別。

不用管它的名字,我只知道飯見愁


— — End — —

文案:土豆 攝影:土豆

版面:浩鍋鍋 剪輯:浩鍋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