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風光無限的房地產業到了謝幕階段

關注微信公眾號:眾智晨城,可免費領取地產、城市更新幹貨類學習資料!!

摘要:房地產行業經過20年發展,經過成長興盛期。現在從戰略角度看,房地產行業已經影響到了國家戰略,即國家中興。房地產行業以後獲得的資源和政策會越來越少,房價會控制住,影響會減少。

結構:市場組織者支持的行業會興盛,市場組織者支持地產行業,地產行業會興盛;房價太高,讓經濟失去活力,經濟失去活力,國力減弱;國力減弱,影響國家中興。

問題: 中央反覆強調房住不炒的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只是為了控制房價,抑制投機嗎?

房價太高如何影響國家中興?

曾風光無限的房地產業到了謝幕階段

中央反覆強調房住不炒的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只是為了控制房價,抑制投機嗎?

自90年代末有房子市場化以來,到08年的時候,社會上已經有人提出了房價高,導致很多居民買不起房。那時候房價是個民生問題,不過那時經濟還要依靠賣地收入,投資基礎建設來維持GDP。民生問題被認為是改革的代價,可以忍受,政府支持房地產業。2009年40000億以後,房地產行業進入了加速上升期,整個行業風光無限。富豪榜的排名,房地產商壟斷大半。16年是房地產行業最後的高光時刻。政府越來越清楚房地產行業變成尾大不掉,一個棘手經濟問題。房價過高帶來諸多的問題(有太多論述),不過靠著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房地產行業讓中國的經濟數字變得相對好看一些,這也是它的作用之一。這個問題有切膚之痛,同時還有依賴後的欲罷不能。不過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態度有了分歧。

時間到了2018年,2019年中,當中國需要和外部大佬掰手腕時,比如中美貿易談判,發現實力好像沒想象中強,很多時候要受制於人,需要不停妥協。這對勵志成為強國的領導層是個震動。攘外必先安內。領導層發現實力除了GDP這個數字,很多核心技術需要別人提供。領導層的多次講話表明了對技術的重視。而面對房產已經晉升為新三座大山的事實,它成為經濟科技發展絆腳石,設想站在最高層的角度看房地產行業,會是什麼想法?

從這個角度看,房產行業不僅是經濟問題,民生問題,而是影響到國家中興的大問題,現在的房價已經關乎到國運問題。擺脫房地產依賴,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完成的事情。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中央對當前形勢的判斷,應該不樂觀。疊加美國現在的經濟預期,經濟危機不知什麼時候爆發,面對現實,相關利益集團對這件事的反對力度比以前變少。

強勢中央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態度有了統一。房住不炒,基本限定了房地產以後發展的定位。和其他產業一樣,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正常作用,而不是一個核心支柱產業,綁架經濟的發展。回頭去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應該說她完成了應有的歷史使命,到了發展的尾聲。功過留給後人去評論。

以後房價走勢如何?

房地產行業網絡的複雜性,特別和金融機構的深度綁定,為了避免出現更大危機,以不讓銀行承擔違約風險為限,政府有各種方法控制價格和流通,除了限售,比如大幅提高首付,沒有房貸的才可以賣房,賣房搖號等。但是現在的房子,我們一代人肯定都沒辦法去變現。解決剛需住房的問題,政府也有辦法。比如回收空置房或者加大經濟適用房建設。辦法是有的,就看有沒有動力去做。

曾風光無限的房地產業到了謝幕階段

房價太高如何影響國家中興?

根據公開報道,國家提出復興計劃,我理解成國家的中興。復興是一個更大的口號,是要再現漢唐盛世。新中國成立後,這麼多年發展可以看作是一個復興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更細分不同階段,參照王朝劃分,比如分為上升期,頹唐/滯脹期,中興。這樣可以更方便地討論問題,更好的從歷史中找到相似的例子。從改革開放到2016年看作是上升期。在3年前高層領導表態說明中國經濟進入L型發展,實際上中國上升的勢頭變成緩慢,停滯。現在戰略是想辦法擺脫滯脹期,儘快進入國運中興階段,即進一步提高國家整體實力。

提高國家整體實力,通俗的講在外有難時有人可以幫,一聲號令,有人可以追隨。對內,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中國歷史上從夏到清,王朝中興有不少例子。從歷史看,國家要中興的路徑依賴是什麼?

總結主要幾點:對內整頓吏治,治理土地兼併,發展農業,輕稅負。寫起來簡單,但是歷史上也有太多改革失敗的例子。詳細內容不贅述。現在的工業信息社會和以前的農業社會雖然有很大不同,但某些方面依然有相同點。比如中國前幾年花了很大的力氣和時間進行反腐,這是整治吏治的一部分。現在提出的各種企業和個人減稅,類似以前的輕稅負。以前是發展農業,提高農業產出,創造價值。現在要發展各種現代核心技術。這兩者看起來有很多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都需要人。需要人類的勞動,時間,敬業,創新。

而房價一直會漲的觀念,讓中國百姓和企業也有路徑依賴,認為只要買了房子就可以賺,缺少奮鬥創新的態度。資金不願意去其他的產業,民眾買房的意願大於消費。房地產行業導致的社會經濟問題,例如擁有房子多少,多少造成了階層凍結,財富分化,影響技術進步,債務高企,類比歷史上土地兼併問題。而這些現象的出現,對比歷史上某些時期,這是國家進入衰退的前兆。如果領導層看到這些問題,會下決心解決房價問題。控制房價,讓社會輿論和大眾有了共識,以後買房不能一夜暴富。解決了源頭問題,民眾和企業會去尋找下一個發家致富的行業。如果不能解決房價問題,那麼,中國的復興之路能否實現,需要打個問號。總體來說,對內的整治改革,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有相當多的經驗可借鑑。

個人認為現在外部環境不同是和歷史最大不同的地方。全球信息化導致的資金人員技術的跨境流動,某個國家沒法獨善其身。而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經驗,自戰國後中國是缺乏經驗的。國家中興是個大話題,僅對和題目有關的討論。

文章這麼贊,轉發一下朋友圈,分享給更多人學習。本號每篇推文都是經驗總結,超讚好文。關注“眾智晨城”微信公眾號。或者搜索微信公眾號“眾智晨城”關注。每週還會發送投拓學習資料,經驗乾貨,歡迎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