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聞“豬”漲而風起——2019年通脹壓力如何?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3月以來市場關於豬週期啟動、未來通脹壓力加大的預期迅速升溫。筆者分析後認為,短期國內通脹確存上漲壓力,二季度不排除個別月份接近或者超過3%;但供需兩側的長期因素顯示當前中國經濟未見過熱、貨幣環境也並非過於寬鬆,即便今年通脹中樞有所上行,但整體壓力相對可控;預期全年CPI會維持在3%以內;經濟疲軟的背景下,逆週期調控的貨幣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具體內容如下,敬請閱讀!

文 | 沈建光

去年12月以來國內通脹水平持續下行,2月CPI同比僅為1.5%、PPI更是跌至負值;然而,伴隨3月以來豬肉價格的回暖、非洲豬瘟加劇供給衝擊,豬週期再度啟動,加之前期國際油價明顯上漲,市場預期今年通脹壓力捲土重來。在筆者看來,短期內國內通脹或存在上漲壓力,特別是在二季度翹尾因素較高的背景下,CPI或將迎來上行態勢,不排除個別月份接近或者超過3%。

然而,從長期來看,考慮近年來豬週期波幅已經有所收窄,且伴隨著居民消費升級,對豬肉依賴已然降低,豬週期對於通脹的影響較過去已有所減弱。同時,考慮到預期石油價格已經處於盤整區間,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有限。而結合產出缺口及工資水平、需求側因素、貨幣環境等長期因素來看,當前中國經濟未見過熱,前期貨幣政策也並非過於寬鬆,即便今年全面通脹中樞有所上行,但整體通脹壓力也會相對可控,預期全年CPI會維持在3%以內,經濟疲軟的背景下,逆週期調控的貨幣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

一、豬週期將帶動二季度CPI上行,短期通脹壓力加大

歷史上看,豬肉價格具有特殊意義,幾乎每輪上漲都會帶動通脹上行,這也是近期市場通脹預期升溫的根源所在。中國的CPI分項中食品分項波動大於非食品,主導CPI走勢;其中豬肉價格很大程度上主導了食品分項的走勢,因而也成為影響CPI的重要因素。具體到本輪而言:

圖1:食品分項波動較大,主導CPI走勢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1.價格底部疊加非洲豬瘟使豬價上漲預期強烈

豬肉價格之所以呈現出週期性波動,原因在於價格信號影響養殖決策、最終傳導至供求關係。例如,2016年上半年豬價處在頂部、養殖利潤豐厚,養殖戶補欄和生豬供給隨之增加,使2017年以來豬價持續回落。而去年以來養殖利潤轉負,養殖戶補欄意願降低,到今年2月生豬出欄同比已降至-1.2%。供給側的變化,推動豬價在3月初觸底回升。

圖2:存欄加速下降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非洲豬瘟”加速本輪豬週期啟動,未來上漲預期強烈。截至1月底,大陸地區共有28個省市發現了非洲豬瘟疫情,撲殺生豬約95萬頭,約佔生豬年出欄量的0.14%;疫情不僅加速了生豬存欄的減少,更導致養殖戶補欄意願進一步下降。2月數據顯示,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同比大幅減少17%以上。其中,母豬存欄是生豬出欄的領先指標,考慮到生豬養殖週期為1年左右,母豬存欄下降將導致未來1年生豬出欄下降。

此外,進口替代難以扭轉豬價上漲。近期美國豬肉價格大漲,進入3月以來CME瘦豬肉期貨主力合約1904價格已累計上漲逾50%,與中國增加進口有關;但從以往來看,國內豬肉消費主要依賴自給,進口數額相對有限,短期內也不存在大量替代的可能。2018年數據顯示國內豬肉消費中國外進口占比不足2%,其中美國進口僅為0.15%。供給側壓力對豬價也形成了有力支撐。

圖3:美國豬肉期貨價格大幅上揚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圖4:豬肉基本依靠自給,進口占比極低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2、權重降低和規模化經營使豬週期對CPI影響有所減弱

從上輪(2015-2016)豬週期來看,豬肉價格對通脹的影響並不如之前明顯;豬肉CPI分項從-5%上升至30%以上,但同期CPI的高點僅為2.3%。究其原因,筆者認為:

一是豬肉在CPI籃子中的權重已經降低。

統計局在2016年開始使用新的基期籃子權重,豬肉佔比從3%降為2.5%。一方面,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類消費佔比呈下降趨勢;另一方面,伴隨著居民消費升級,其他肉類尤其是雞肉對豬肉的替代效應有一定提升,2018年雞肉在主要肉類消費中佔比為11.3%左右,去年豬瘟疫情爆發以來,雞肉對豬肉也呈現明顯的替代性效應。

二是規模化經營趨勢可能降低了豬肉價格的波動幅度。儘管當前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集中度低,以散養為主,但數據表明,規模養殖具備利潤更高和資源節約等優勢,抗週期性也更強。以規模化養殖主導、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美國為例,觀察其CPI豬肉分項數據可以發現,豬週期仍在,但波動幅度已有所減小。

圖5:規模養殖利潤率明顯較高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本輪豬週期啟動主要來自於供給側壓力,其影響仍將通過食品分項傳導至CPI,成為短期內通脹上行的主因,但影響較之前已經降低。簡單的測算結果表明,二季度通脹將會上行至2.8%-3.2%的區間。

二、原材料價格走勢尚有不確定性

原材料價格對通脹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其中,油價不僅直接影響CPI交通、居住分項,也通過PPI中的石油化工分項向CPI中的衣著、生活用品等分項傳導;年初至今原油市場表現較好,累計上漲約30%,且OPEC+承諾其成員國將堅持減產至6月,將在未來幾個月對油價構成支撐,因而已有市場機構提示油價上漲的通脹風險。

但在筆者看來,近期油價上漲是基於對OPEC減產的樂觀展望,油價上漲勢頭並非可以持續,原因在於:一是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難以對油價形成支撐。二是主要產油國對於石油供給是否過剩並未達成一致,OPEC+成員國6月以後是否繼續減產存疑。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表示全球石油供應仍存在“嚴重過剩”,需要繼續堅持減產,但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則認為目前的價格是“各方都能接受的”。

三是美國供給在持續增加。3月21日當週數據顯示,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增加10萬桶至1210萬桶/日,重回紀錄高位;特朗普認為歐佩克增加原油供應非常重要,當前全球原油市場很脆弱、油價過高。

圖6:大宗商品近期上漲較多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圖7:前期國際油價上漲較多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除了油價以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亦有漲幅,當下CRB現貨指數較去年年底的低點上漲了4%。綜合來看,包括石油在內的原材料價格亦可能帶動PPI在二季度小幅回暖。

三、結合長期因素來看,通脹風險整體可控

雖然當前豬週期與國際油價上漲對短期通脹造成一定壓力,預期二季度通脹中樞有所上移。但從更長的週期來看,回顧2011年的全面通脹可以發現,豬價上漲僅僅是導火索,產出缺口及工資水平、總需求狀況、貨幣環境等供需兩側的長期因素,才是導致當時價格全面上漲的決定性條件。綜合上述因素,筆者認為,當前供需兩側尚未出現明顯通脹推動力,今年啟動類似於2011年全面通脹的可能性較小。

1、產出缺口縮小,通脹壓力有限

產出缺口即實際GDP與潛在GDP之間的差額,一般來說,產出缺口擴大、實際產出明顯超過潛在產出時通脹壓力上升;產出缺口收窄、通脹壓力下降。根據IMF的估算,雖然當前產出缺口為正,但相比於去年,產出缺口已有小幅下降,目前來看產出缺口上升的動能明顯不足,難以看到明顯的通脹壓力。

圖8:IMF顯示估算2017年中國產出缺口回正,產出缺口上升的動能明顯不足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2、工資上漲壓力同樣在減小

近年來隨著“劉易斯拐點”的出現,中國勞動力市場整體已由“過剩”轉為“緊缺”,官方數據顯示“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例”大於1且仍在上升,理論上工資水平上升將推動通脹,但2018年以來的情況已有所不同,儘管“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例”雖仍在上升,但環比增速已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農民工工資增速也在去年下半年出現了下滑。在勞動力市場承壓的情況下,工資上行幅度有限,難以明顯推高成本。

圖9:中小企業勞動力市場一定程度上表現為“過剩”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圖10:農民工工資增速下滑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3、需求側:消費疲軟制約價格全面上升的空間

筆者之前曾多次提到,當前居民中長期收入增速下滑導致消費疲軟,是經濟下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過去20年中國通脹和經濟增速的長期走勢是基本匹配的,需求整體偏弱將制約價格全面上升的空間。

事實上,本輪豬週期啟動的根源來自於供給側;而考慮到消費需求仍然較為疲軟、豬肉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其他食品分項的價格短期內並無大幅上漲動力。非食品分項亦是如此,由於減稅降費等政策效果仍有時滯,居民收入水平的改善和消費的提振仍需時間;最新數據顯示,乘用車批發、零售增速仍處於低位,2月同比分別為-18.7%、-16.89%,拖累消費。

4、前期貨幣政策並未超發

以往通脹往往與貨幣超發相伴,例如,2011年的通脹高企,便與此前貨幣政策寬鬆,M2曾高達30%密切相關。但回到當下,去年貨幣政策主要是去槓桿,明顯偏緊。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雖然貨幣政策在逆週期調控方面表現積極,但也沒有出現流動性氾濫的局面。此外,不難發現,決策層當前對於貨幣放水的警惕性也超出以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GDP相匹配,總體增速應當保持平穩。結合央行近期對於各項流動性工具的使用也可以發現,央行對於避免大水漫灌的仍然有所防範,3月貨幣市場加權平均利率較2月份甚至略有上行,顯示央行流動性管理的謹慎態度。

圖11:貨幣供應量是通脹水平的領先指標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二季度通脹上行,但全年通脹壓力不大,貨幣政策不會被動轉向

綜上所述,在筆者看來,豬週期的啟動的確會引起通脹數據的短期上行,不排除二季度或有個別月份接近或者略高於3%。

但考慮到近年來豬價對於通脹的影響較過去已有所減弱,未來原材料價格走勢不確定性較大,且結合產出缺口及工資水平、需求側狀況、貨幣環境等長期因素來看,引發全面通脹壓力的可能性不大。在筆者看來,今年通脹中樞會比去年有所上行,但整體壓力可控,預期全年CPI大概率會維持在3%以內。

相應的,通脹並非今年困擾貨幣政策的主要因素,經濟下滑背景下,仍將保持逆週期調控的貨幣政策。

沈建光:闻“猪”涨而风起——2019年通胀压力如何?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