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了20年的樓市,密集調控下將何去何從

漲了20年的樓市,密集調控下將何去何從

1998年7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住房開始市場化,自此,樓市便一騎絕塵,到今天已經漲了20年。有人搭上了這班車,有人錯過了這班車,搭上車的賺的盆滿缽滿,甚至一不小心還走上了人生巔峰,錯過車的只有後悔莫及,天天覺得高,天天看著漲,彷彿房價就是要和他作對,就是不讓他買。你或許見過戴著大金鍊子的城郊拆遷戶,嘴裡講著髒話卻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儘管他小學都沒畢業。這叫生而逢時,踏準了時代發展的腳步,跟上了經濟的大勢。這20年,多少人受益於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多少人一覺醒來就成了千萬富翁?但是強調控下這一切還會繼續嗎?

據統計,2018年全年國家和地方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多達400餘次,在中央“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樓市調控密集度創下了歷史性的記錄。全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降溫,樓市的投機炒作已經得到了有力的遏制。但是依然有許多二三線城市,居民瘋狂排隊搖號買樓,萬人空巷。過去的一二線城市房價高增長現在已經蔓延到了五六線甚至七八線小縣城,北上廣深動輒數萬的房價讓奮鬥在大城市的異鄉人望而卻步,轉而投向家鄉的樓市,價格實惠,還能為將來的養老未雨綢繆,但是大面積的務工潮又導致老家的房子空置現象明顯。

樓市大範圍的不均衡跟每個地區的屬性不同有很大關係,北上廣深由於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即使面臨較嚴的調控也不會出現大幅下跌,而人口流失嚴重的不知道幾線城市,樓市在當前的嚴格調控下出現斷崖式下跌的風險很大。所以現在買樓投資的朋友,村長勸你慎重,當然錢多的不行的就隨你去吧,如果是剛需,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