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陽谷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勤勞勇敢的陽穀人在用雙手創造著生活,也在生活中不斷的豐富著餐桌上的文化,今天我們整理收集了陽穀一些具有代表的特色美食,希望大家多多瞭解家鄉,瞭解飲食文化,歡迎提供更多素材資料,豐富大家的知識。

“壽張肉旋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最早源於壽張北街李家,李德全現為李家第五代傳人。操作工藝仍以傳統工藝為基礎,做工別緻,與眾不同。餡子要選用上等嫩肉經手工剁制而成。和麵隨著季節調製麵糰,將和好的麵糰揪成“小劑子”,再擀成“舌形”面片,先抹一層油,再抹上餡,兩手從窄向寬處卷好再用兩手朝相反的方向擰壓成旋扁形,再擀成直徑七寸,厚三分的餅。這樣做,層次多如旋狀,故名‘‘肉旋子’’。把做好的肉旋子餅放在鏊子上烙,直到兩面烙微黃,再放平鍋底熾烤。平底鍋內放入棗大的淤泥球進行傳熱,烤至兩面金黃凸起即可。其特點;黃中透紅,外焦內嫩,香酥可口,別有風味。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夫妻兩人經營著這家百家老店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尋訪陽穀特色美食——壽張肉璇子


圖片提供:李健

傳統工藝頻臨失傳,說起此事老闆很痛心

後記:老闆告訴我們,現在經營這個老店只能維持生計,孩子不願意幹這個,因為做一個肉璇子需要15—20分鐘,時間太長,只有三個做肉璇子的膠泥鍋,一天最多能賣三五十個。有時候趕上地裡有農活,不得不關門暫停營業,還有就是這個手藝不外傳,很擔心這個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失傳。好在陽穀的父老鄉親都比較關照,有不少專程開車前來吃肉璇子的,謝謝大家這麼多年對祖傳手藝的支持。老闆說“能幹多久我們就幹多久,希望孩子能傳承下去”(張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