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之魏國衰亡史

韓趙魏三家聯合擊敗智伯後,晉國自此三分,歷史上將此事稱為“三家分晉”。韓趙魏三家中魏國繼承了晉國的大部分政治遺產。從地理位置來看,晉時的政治中心唐、晉、絳、翼、曲沃、新絳、端氏、屯留基本都屬於魏國境內;其次從國土面積來看,魏國最大。雖有這些優勢的存在,魏國也面臨深深的擔憂。其北有趙,南有韓,東有齊,西有秦,所謂四戰之地也。

戰國七雄之魏國衰亡史

如此看來,魏國的優勢在於他繼承了晉國大部分的政治實力,但囿於地理條件的限制,他必須保證先發制人的戰略地位,才能夠在戰國時代立穩腳跟。因為地理位置決定了他沒有後發優勢。一旦時機錯失,優勢將變成劣勢,四面受敵的形勢將很快耗光他的國力。

春秋時大魚吃小魚的吞併局面很清楚的說明了戰爭不會停止,戰國時代的來臨,只會加劇這種趨勢直到角逐出最後的勝利者。同時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統一的大勢不可阻擋的在向時代招手。魏文侯,公元前445年即位,直到周天子承認其諸侯地位的時候,他已經是擁有42年的實際國君地位。雄心勃勃的魏文侯決定率先變法,掌握先發制人的戰略地位。

1 李悝變法

李悝是魏國變法的代表人物,關於確切的變法時間我們已無從得知,應該是魏文侯中後期。李悝主要從政治、農業、經濟、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變法的相關措施。

戰國七雄之魏國衰亡史

李悝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河南濮陽人。中國戰國時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政治方面李悝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名言。關於變法的深入程度我們無從得知,不過從實際情況看,政治改革在當時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改革效果,削弱了魏國的“世卿世祿”制度。比如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這些人並不完全是原先的世卿大夫,其中吳起甚至還是衛國人。

經濟方面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盡地力”指統一分配農民耕地,督促農民勤於耕作,增加生產。“平糴法”指國家在豐收時平價收購糧食儲存,發生饑荒時又平價賣給農民,取有餘以補不足,以防穀物甚貴而擾民,或甚賤而傷農。這些重農政策極大的奠定國家實力,為戰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資源。

法律方面,李悝為了鞏固變法成果,著成《法經》一書,通過魏文侯予以公佈,使之成為法令。李悝的這些措施不僅為為後來法家學派提供了範式,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積累階段

魏文侯時期的變法成果首先體現在軍事上。秦晉作為春秋時期的老冤家,長年為爭奪河西而發動戰爭,此時魏與秦仍是如此。從地理上可以看出,秦、魏以黃河以西(所謂的河西)為主要爭奪焦點,誰擁有河西之地誰就掌握戰爭的主動權(秦國一直到擁有河西之地,國都才敢望東遷徙),可見河西對秦、魏的地理重要性。魏文侯大膽任用吳起,最終牢牢的控制住河西之地。

自魏文侯至魏武侯時期國力蒸蒸日上,但此階段主要還在於積累,變法的成果還來不及直接轉化為成果。雖然對外的戰爭大多以勝利告終,但仍沒有達到群雄逐鹿、一馬當先的境地。比如魏國對中山的戰爭,雖然勝利了,但他並不能越過趙國而擁有中山,最終不得不選擇放棄。直到魏惠王時期,魏國才正式大展拳腳,準備率先扛起統一的大旗,但其結局令人噓噓。

夭折的統一夢


春秋時期,晉國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強國,但由於三晉分晉,此時韓趙魏任何一家都難以達到原來中原霸主的地位。韓趙魏若想統一天下,其第一步就是統一三晉。所以魏武侯時期,三晉之間時有戰爭,但實力不足以支撐強大的野心,三家都不能打破這個局面。

公元前369年魏惠王登基,此時河西之地被魏國牢牢掌握,沒有西顧之憂,與此同時魏惠王決定(公元前361年)遷都大梁,將戰略重心往東發展。做好這些準備之後,他決定先發制人,打破當時分裂的局面,完成三晉統一。於是他接下來發動了兩場決定魏國由盛轉衰的戰爭。(PS:關於魏國遷都大梁的時間,一直有爭議。一說為前361年,以此證明魏國的東向國策;一說為前339年,以此證明魏國被迫東遷。)

1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魏惠王藉此機會派龐涓討伐趙國。前期的戰爭很順利,不到一年時間,龐涓便攻到了趙國國都邯鄲。在邯鄲危在旦夕之際,趙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前往齊國求救。齊國當然不希望看到三晉的統一,決定出兵干涉。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以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

孫臏覺得沒有必要正面對抗魏國大軍,與其相爭於邯鄲城下。所以決定一面派兵佯攻魏國的軍事要地——襄陵,以麻痺魏軍,而另一方面繞道直插魏國都城大梁,其實卻在桂陵設下埋伏。果然,魏軍迫不得已離開邯鄲,在回來的路上陷入齊軍的伏擊,魏軍大敗。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趙國之圍遂解。

戰國七雄之魏國衰亡史

2 圍魏救韓

公元前355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變法,經過多年,韓國國力也逐漸走向強大。面對韓國的逐漸崛起,魏國坐不住了,因為韓國的強大直接威脅三晉的統一。

公元前342年,魏惠王發兵攻打韓國。韓國根本不是魏國對手,在危急中遣使向齊國求救。齊國在戰爭初期並沒有介入戰爭(好比英國制衡歐洲大陸的戰略),而是令其相互消耗。韓國五戰皆敗,再次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抓住魏、韓皆疲的時機,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任軍師,率領齊軍直趨大梁,魏軍此時不得不調轉矛頭對準前來的齊軍。

接下來歷史再次重演,魏國大將龐涓在馬陵遇到齊國伏兵,龐涓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十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魏軍慘敗。

戰國七雄之魏國衰亡史

3 喪失河西

魏惠王對趙、韓的兩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徹底破滅了他的三晉統一夢。其失敗一方面是魏國變法是一次不徹底的變法,其國力還沒有強大到足以東進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齊國不願意看到三晉統一,對魏國的崛起起到了有力的制衡作用。雖然魏惠王沒有達到統一三晉的目的,但只要有機會,魏國仍可再次捲土重來,但河西的失守徹底的打消了他這個念頭,因為秦國變法崛起了。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命商鞅開始變法,秦國國力日增。直到公元前340年,魏國經過馬陵之戰,實力大損,商鞅勸說秦孝公痛打落水狗,收復河西。於是秦孝公派商鞅領兵伐魏,秦國大勝,魏國大敗。魏國徹底喪失河西之地。(《資治通鑑》記載:魏惠王恐,使使獻河西之地於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認為魏國遷都是因為喪失河西,在此我沒有采用。)取得河西成為秦變法第一個重要成果,從此魏國在戰略上變得被動,而秦國掌握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