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魏惠王,又稱梁惠王,是當時一位賢明之君。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發憤圖強,魏國國力蒸蒸日上。魏惠王曾經接見當時著名的儒家宗師孟子,向他諮詢治國之道。魏惠王問孟子,怎樣才能使得魏國強大起來,成為凜然不可侵犯的大國強國?

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孟子從容回答說:"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他認為,國君應當以仁義為施政綱領,以仁愛之心善待百姓,輕薄賦稅,獎勵農耕,減省刑罰,使得百姓懂得仁義之道,百姓自然會像尊敬父兄一樣效忠國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如此一來,國家自然強大,正所謂"仁者無敵"之意。

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孟子的這番話,被歷代皇帝封為治理國家的至理名言。歷史上的諸多有為明君,無不提倡以仁義之心治理天下,"仁"也成為歷代統治者聚攏民心、強大國家的不二法門。

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但在三國時代,這條不可撼動的真理卻遭遇到強勁挑戰。三國時代,各路諸侯和軍閥爭雄亂世,都想擊敗眾多對手,一統天下。這些形形色色的諸侯軍閥中,也有一些人奉行仁義之道,結果效果卻並不怎麼理想。比如益州軍閥劉璋,以仁義聞名一時,但結局卻非常不好,淪為劉備的階下囚。

益州軍閥劉璋,雖然被諸葛亮輕蔑地成為"闇弱"之主,才幹平庸,但在當時的各路軍閥中,卻是出了名的忠厚仁義之人。三國初期,劉璋所處的益州物阜民豐,沃野千里,是各路軍閥覬覦的寶地。建安十六年,曹操發兵討伐漢中張魯,緊鄰的益州也岌岌可危。

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劉璋於是想到了請"外援"。荊州劉備素有忠義之名,又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於是劉璋敞開胸懷請劉備入川協防。劉備到來後,劉璋像對待親兄弟一樣對待劉備,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誰知卻引狼入室,在地盤和利益的巨大誘惑面前,劉備撕開偽善的面紗,向劉璋揮戈相向,打響了奪取益州之戰。

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劉備善於用兵,所向克捷,益州形勢岌岌可危。這時,劉璋手下謀士獻上一條"堅壁清野"之計。他認為,劉備實力並不算強,"兵不滿萬,士眾未附",更關鍵的是劉備無法建立起從荊州到益州的後勤供應線,糧草根本無法保證,只能靠從益州各地掠奪糧食為軍糧。

因此鄭度建議劉璋,"盡驅巴西、梓潼民,過涪水以西。其倉廩野谷,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把巴西郡、梓潼郡等地居民全部遷徙一空,把房舍倉庫糧食全部燒燬,讓劉備無法就地籌措糧草,再用曠日持久的防禦戰拖垮劉備,如此則可保必勝。

在當時的情況下,鄭度的計策可謂真知灼見,一招擊中劉備的死穴。但這樣一來,將會有成千上萬的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淪為難民。劉璋考慮再三於心不忍,說:"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拒絕了這條建議。

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進兵包圍成都。成都城高池深,防禦堅固,城中還有精兵三萬,糧草足夠支撐一年,完全可以一戰。但劉璋卻說,"父子在州二十餘歲,無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戰三載,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不忍心再為了自己的地位犧牲軍民性命,果斷開門投降,劉璋的三國發展之路以悲劇結尾。奸雄劉備笑在了最後。

孟子說“仁者無敵”,三國軍閥劉璋就非常仁義,為何敗給了劉備

劉璋奉行仁義,為何卻以失敗告終?清朝文學評論家毛宗崗一句話做出了回答:"劉璋失豈在仁,失在仁而不智耳",劉璋的失敗原因並非在他太仁義,仁義是沒有錯的,但問題是劉璋"仁而不智"。推行仁義也要通權達變,因時而異,不可呆板地死守成規。

身處弱肉強食的亂世,對待自己的百姓可以仁義,但大敵當前,對待競爭對手和敵人卻決不能因小失大,在兵兇戰危的戰爭中容不下絲毫婦人之仁,為了戰勝兇惡的敵人必須竭盡全力,採取一切必要手段,萬不可泥古不化,否則只能淪為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