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謀何以爭論不休,兩員大將帶兵走過,實踐出真知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向其建議兵分兩路,諸葛亮親統大軍出斜谷,自己率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突襲長安,而後兩軍會師,這便是子午谷奇謀。這個計謀要是成功了,魏延就成了鄧艾了,到時候魏延和諸葛亮的地位誰高誰低可就兩說了。以諸葛亮一生謹慎的性格,自然是否決了這個提議,不但不走子午穀道,斜道也只派了趙雲的疑兵,大軍選擇出祁山。正因為子午谷奇謀未得實施,導致後世對這一方案能否成功津津樂道。

魏延子午谷奇謀何以爭論不休,兩員大將帶兵走過,實踐出真知

從時機上說,子午谷奇謀是可行的,第一次北伐時蜀魏之間已經多年未曾交戰,關中地區久未見兵戈,曹魏在關中的防備十分薄弱,魏延的計策確實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從地形上來說卻很難成行,子午穀道地處崇山峻嶺之中,棧道斷絕,天氣晴雨不定,還動不動泥石流迸發,不易行走,糧草運輸將是大問題,靠谷中補給是不可能的。

魏延子午谷奇謀何以爭論不休,兩員大將帶兵走過,實踐出真知

魏延沒有機會走這條路,魏國的大司馬曹真卻和魏延想到了一塊,他來了個魏國版本的子午谷奇謀,親率大軍實踐了一把。曹魏被諸葛亮北伐了三次後,決定實施報復行動,由曹真率領大軍從長安出發,進入子午谷,結果在谷中遭遇了磅礴大雨,這雨一下就是三十多天,谷中一片泥濘,曹真毅力很強,一開始還想堅持撐下去,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但將士們在谷中見不到太陽,都要發黴了,而且糧草運不上來,不得已,曹真只能全軍撤回長安,這一次行軍算是見識到了子午穀道的兇險。

明末農民軍領袖闖王高迎祥也曾走過子午穀道,高迎祥是陝西人,對子午穀道非常熟悉, 帶著五萬大軍艱難跋涉,歷時十多天終於走到了子午谷北口,哪知明軍孫傳庭部早就在谷口以逸待勞。高迎祥沒辦法,退是不能退了,一退,明軍進谷追擊,自己的部隊早已疲憊不堪,極有可能在谷中被全殲,只能拼死一搏了,農民軍將士奮勇上前,數次突破重圍,但是很快又被明軍圍上,雙方激戰三天三夜,高迎祥的五萬大軍在黑水峪徹底崩潰,闖王被俘。

魏延子午谷奇謀何以爭論不休,兩員大將帶兵走過,實踐出真知

從曹真和高迎祥的例子可以得出,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若要成功,既不能遭遇大雨,也不能在出谷時受到魏軍阻擊。這兩種情況,魏延又怎能保證自己有這樣的運氣都能避免呢?天氣姑且不說,秦嶺就這麼三天路,從曹真選擇子午古道可以看出魏國對這條路並非一無所知,就算是前期並不在意,多少也會安排幾個哨所吧,魏延又怎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兵臨長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