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習?給他一個適合的理由

有個家長這樣說自己的孩子:“只要我放鬆一點,他立馬就撒丫子了,我要時時刻刻緊繃著,這樣真是太累了,他什麼時候才能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事實上,對孩子來說,玩才是“主業”,而學習只是他們的“副業”。小A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小學二年級的他,心中好像只有玩耍,不管作業多還是少,不管考試的成績怎樣,絲毫不影響他對玩的積極性,甚至作業的過程中也想著怎樣抽點時間出來玩一下……所以在孩子“玩”和“學習”的天平上,我們需要在學習上面加上一個砝碼——學習的理由。

家庭教育——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習?給他一個適合的理由

“孩子為什麼學習?”有的家長說“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我們家當然也要學習。”如果這樣回答,那孩子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被動的事情;大部分家長這樣回答“學習是為了考上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最後過上幸福的生活”。如果這樣說,孩子們就有點納悶了,因為對孩子來說,他們並不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什麼不幸福的,張口有飯吃,伸手有衣穿,玩具鋪天蓋地,他們生活在物資富裕的時代,所以不需要再為物質幸福而去學習。現實中的他們不缺少外在,他們缺少的是內在動力——家長要求孩子主動學習,就需要激發他們“擺脫自卑”和“追求優越感”的內在需求。

家庭教育——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習?給他一個適合的理由

現代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講述:所有的兒童都有追求優越感的傾向,但每個兒童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改善自己的環境來消除自卑感,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基於一個基本事實的兩面,兩者相輔相成。

家庭教育——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習?給他一個適合的理由

根據上述理論,我們可以給出這樣的學習理由:“學習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會有更多的小朋友接受你,沒有人願意和一個愚蠢的人交朋友。”(擺脫自卑)或者這樣說:“學習可以讓你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父母的喜愛,得到同學們的羨慕……”(追求優越感)給孩子一個適合的理由,他們才會從內心主動地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