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交行理財子公司獲批 預計2019年中將開業

农行、交行理财子公司获批 预计2019年中将开业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建行、中行之後,2019年1月4日,銀保監會正式批准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

2018年12月26日,銀保監會正式批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申請。目前已有四家大行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合計註冊資本450億。從註冊資本看,建行為150億元;農行、中行和交行則分別為120億元、100億元和80億元。

銀保監會表示,此前已獲批的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在抓緊推進正式開業的各項準備工作。這將進一步豐富機構投資者隊伍,拓寬金融市場資金渠道,滿足金融消費者多樣化金融需求。

另外,從目前已批理財子公司註冊地看,農行與建行都選擇了廣東省深圳市;中行將註冊地設在北京;交行子公司在上海籌備。

天風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分析認為,理財子公司落地提速,中行、建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從公告到籌建核准經過了1個月12天左右,工行、農行公告比這兩家晚了約10天,預計也將在19年1月初得到籌建核准。

理財子公司成立包括四個階段:籌建核准(4個月內)——籌建期(6個月內)——開業核准並取得營業執照(2個月內)——6個月內開業。

“兩個核准階段取決於監管,當前中行建行拿到前一個核準的時間縮短了,後一個審核期也有望大幅縮短;籌備期預計不會太長,一來資管新規以來,銀行資管部門已為此做過較多準備,二來很多銀行資管部的架構已經相對成熟,預計2019年年中或將會有首批理財子公司開業。”廖志明判斷。

除了上述獲批的四家大行,廖志明認為,工行、招行、光大也有望較快獲批,長遠看數目或超五十家:中行/建行公告較晚,但獲批早,表明大行或將成為銀行業的表率。且五大行、招行、光大在2002年及以前即獲得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且其資管業務運行至今,產品線齊全、經驗豐富、規模較大,故這7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較快獲批的可能性較大。

截至2018年9月,共有27家銀行具備託管業務資格,按資管新規要求,應設立理財子公司來開展資管業務(截至目前,其中共22家已經公告)。此外,資產規模在三千億級及以上,或理財規模在三百億及以上的商業銀行,約有50餘家,大多具備實力和較強意願設立理財子公司。因此,廖志明預計理財子公司的數目或超50家。

對於即將誕生的理財子公司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分析師郭妍芳認為,理財子公司是銀行理財迴歸“代客理財”資產管理本質的重要途徑,不過,在成立初期,理財子公司將面臨人才培養、系統搭建和渠道建設等方面的難題。在制度層面,《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條款設計向公募基金靠齊,為理財子公司入局大資管行業營造了公平競爭的政策基礎。未來理財子公司主導產品將更側重於固收和現金管理領域,理財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將呈現競爭與合作並存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