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看邊說」醫者仁心 情暖萬家──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付蔚華

“以精湛之術治病,以仁愛之心救人。”這是身為醫者的付蔚華教授的座右銘。付蔚華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他擅長胃腸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在腹腔鏡微創胃癌、結直腸癌手術治療方面頗有建樹,其消化道腫瘤根治手術達到國際標準。他是一個集醫、教、研為一體的新時代醫生的典範,不避辛勞,一心赴救,甘於奉獻,用妙手丹心播灑人間大愛。


「邊看邊說」醫者仁心 情暖萬家──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付蔚華

患者說:“他就像一團火,走到哪裡把溫暖帶到哪裡。”

從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付蔚華就把“行醫一時,鞠躬一生;不求聞達,但求利人”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

他的醫術遠近聞名,各地患者雲集而來,所以他的主任號總是十分緊缺。然而在他的心中,“關愛”永遠是他為病人開具的第一張處方。診療時,他從不多喝水,為的是避免如廁耽擱時間,讓患者久等。遇到有遠道而來的病人找他加號,他也從不拒絕。學生常常提醒他早已過了下班時間,他總是笑著說:“我沒事!讓患者大老遠再跑一趟,我心裡不忍!”


「邊看邊說」醫者仁心 情暖萬家──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付蔚華

付蔚華(左三)下鄉支援查房

陳大娘擦玻璃時,不慎從二樓摔了下來,一根竹竿從會陰部一直插入胸腔,造成了直腸穿通傷、小腸損傷、小腸繫膜損傷、橫結腸繫膜損傷、胃穿通傷、膈肌破裂、肺損傷等胸腹腔多發傷。由於這種複合傷十分罕見,不易治療,因此患者輾轉了數家醫院,均遭到拒絕。當家屬懷著一線希望把她送到總醫院時,她因極度失血,人已經處於昏迷狀態,而這時那根竹竿卻還留在身體裡。如此危重的病人,能搶救成功的機率不到百分之二十。

付蔚華收治了這位病人。他心裡清楚,對於這種疑難複合損傷,必需爭分奪秒,儘快制定方案,實施手術治療。他以非凡的智慧,帶領團隊,發揮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優勢,給予了患者最佳的治療,硬是把陳大娘從死亡線邊緣拉了回來。兩週後,陳大娘痊癒出院,半年後將乙狀結腸造瘻還納,現在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患者家屬感激地說:“要不是付主任妙手回春,老太太的命早就沒了。您真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啊!”

64歲的王大爺經常上腹脹痛,並伴有間斷黑便,就來到總醫院看病。經胃鏡檢查確診他患有胃癌,需要手術治療。因為王大爺便血,因此術前除常規檢查外又加做了腸鏡,結果發現王大爺的直腸有腫物,於是王大爺又做了PET-CT,評估結果顯示,王大爺左肺上葉也發現腫物,考慮惡性的可能性很大。同時,王大爺罹患多年的腎多房囊性腫瘤,考慮也存在惡性潛能。

付蔚華與其他幾位專家組成了治療團隊,聯繫了包括腫瘤內科、放射治療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醫學影像科、病理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等諸多學科進行了聯合會診,診斷王大爺患有胃癌、直腸癌、肺癌、腎惡性潛能腫瘤的四原發癌,這在醫學上是極為罕見的。由於王大爺的各部位癌都是原發性的而不是轉移而來,手術切除應該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但王大爺年事已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房顫等多種內科疾病,不宜進行開放手術。於是付主任的團隊制定了一期進行完全腹腔鏡下胃癌、直腸癌根治手術,二期進行肺癌手術,觀察腎惡性潛能腫瘤的治療方案。

付蔚華與閆永嘉主任的手術團隊,從上午做到下午經過數個小時的奮戰,進行了完全腹腔鏡下的遠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腸改良三角吻合、直腸癌根治、乙狀結腸低位直腸吻合術,完整切除病灶後經自然腔道取出標本。手術非常成功,不僅完整地切除了兩處腫瘤並進行了標準的淋巴結清掃,而且做到了微創,出血量不足100ml。王大爺術後10天后就出院回家了。

每當患者家屬向付蔚華表達由衷的感謝時,他都會平靜地說:“救死扶傷是我們醫護人員的天職。”為了這份崇高的天職,他追求與奮鬥了幾十年,用實際行動忘我地恪守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從醫理想。“醫者仁心,患者安心”,是患者及家屬對他的一致評價。


「邊看邊說」醫者仁心 情暖萬家──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付蔚華

付蔚華(左二)與學生們在一起

學生說:“他就像父親一樣,不僅教給我們知識,還教給我們如何做人!”

醫乃仁術,無德不立;大醫有魂,生生不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普通外科擁有一支優秀的醫療、教學和科研隊伍,歷來重視人才培養。付蔚華繼承了總醫院的光榮傳統,並把老一輩優秀醫務工作者的真傳,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

在醫院裡,導師對於學生而言,是老師與師父的合二為一。作為老師,是要對學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作為師父,是傳授給學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把學生培養成品行端、醫術高的好醫生,付蔚華既是一絲不苟的嚴師,又是無微不至的慈父。

他非常重視師徒情誼,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找時間與學生們聊天或談心。因為只有深刻了解學生的內心,才能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進而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努力把學生培養成醫術與醫德並重的優秀人才。

為了做好傳幫帶,讓嚴謹的治學和樸素的醫德得以傳承和弘揚,付蔚華像當年導師朱理瑋教授教育自己一樣,耐心細緻地教學生。為了讓學生準確地掌握要領,他手把手一遍遍地教,直到熟能生巧。看到學生有所進步時,他會及時地給予表揚;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他總是想方設法幫助糾正。

成小小(化名)是付蔚華帶的碩士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剛來時,付蔚華問他:為什麼要讀研究生呢?成小小說: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至於讀研的意義、職業規劃和人生追求,成小小卻沒有想過。理想是人生的太陽,沒有被理想的光輝照亮的人生,是缺少激情的,是晦澀的,也是無彩可出的。

經過接觸,付蔚華髮現,這個學生聰明伶俐,本質也不壞,就是過於懶散,遲到早退的現象時常發生。為了走進他的內心,付蔚華經常找他談心。談人生,談理想,讓他明白,做一個合格的醫生不僅要術業有專攻,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一段時間以後,成小小變了,不僅不再遲到早退,還經常主動和導師探討學業與工作中的問題,整個人的狀態也變得積極、陽光和富有朝氣了。

汪道函也是一名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一提到自己的導師,他的語氣中滿是驕傲和崇拜:“每天早晚查房,師父都非常有耐心。跟患者或患者家屬交談時,可以精細到患者每天吃了多少飯,喝了多少水,因為這關係到患者後期的恢復。最讓人感動的是,師父說話時的口吻,就像跟自己的長輩或兄弟姐妹一樣,那麼親切和善。通過師父的言傳身教,我不僅學到了醫學知識,也學會了怎麼做一個好醫生的基本素養。”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一個導師的研究生隊伍就像一個微型的學校,它的風氣是會一屆又一屆傳下去的。付蔚華的醫學造詣、道德修養和個人魅力,成了他的學生們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大家都說,做了幾年付老師的學生,不但在業務水平上有大的飛躍,而且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大的收穫。


「邊看邊說」醫者仁心 情暖萬家──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付蔚華

付蔚華(左二)在手術中

他自己說:“矢志從醫終不悔,為‘醫’消得人憔悴!”

“我就是愛做醫生,一輩子都做不夠。”這是付蔚華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心裡流淌出來的真誠。

1973年,付蔚華出生於天津。他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家庭環境書香濃郁,學趣濃厚。他從小生長在天津理工大學的校園裡,滿眼所見的是莘莘學子,滿耳所聽的是朗朗書聲。每天晚上,父母和兩個年長他許多的姐姐,不是在燈下看書,就是伏案學習。家學淵源,活潑開朗的付蔚華,打小就喜歡讀書。

他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在全區也是屬一屬二的。由於母親身體不好,在上小學五年級時,他就確立了自己的志向──做一個治病救人的好醫生。1991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爾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時,天津各大醫院都想要他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經過思考,付蔚華選擇來到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就職。

進醫院後,付蔚華把工作崗位當作為患者服務的大舞臺,雖然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是他甘願無私奉獻,忘我工作。他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希波克拉底誓言”,學習著“白求恩精神”,把醫務工作這一“良心活兒”,做到自己認為的最好。

他時常對自己的學生說:“患者為掛上你的號,天還沒亮就來排隊,非常不容易。無論誰找你,都是把命交給了你,因而我們一定要對得起這份信任,把患者當作家人一樣對待。”

他是這樣教育學生的,也是這樣做的。每天早上七點多鐘,他俊逸幹練的身影就會出現在病房裡。下班前,他也一定要對病房進行一次查巡,才放心地離開。只要不上手術檯為病人做手術,他總是呆在病房,瞭解患者術後恢復情況,指導患者注意事項,對等待手術的病人進行心理安慰。他很少歇班,根本沒有公休日和節假日的概念。

下班後的時間,依然是他的工作時間。夜深人靜,他不是回看當天的手術錄像,進行總結和思考,就是閱讀國內外最新的論文和文獻。有時,一天幾臺手術下來,回到家已是深夜,他也要依然故我地“覆盤”當天的手術,翻閱一下文獻,才能安然入睡。當他發現有學習價值的文獻時,會及時推送到他和學生的微信群裡。群裡經常會有驚呼:“師父,您又是12點多推送文獻!您工作又忙又累,別睡太晚啊!”

“一個優秀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話一點兒都不假。對工作像“拼命三郎”的付蔚華,愛人胡亞輝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胡亞輝是付蔚華的中學同學,她學的是機械專業,在備考研究生時兩個人偶然相遇,從此相知相戀並結為百年之好。胡亞輝博士畢業時,他們的女兒也呱呱墜地。

2011年,作為訪問學者,付蔚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了15個月,從事腫瘤靶向治療研究。為了解除付蔚華的後顧之憂,四個月後胡亞輝帶著女兒來到丈夫身邊,邊學習,邊帶女兒,邊照顧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其實,胡亞輝也是個事業型的女性,是天津理工大學的教授、系主任,夫妻倆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彼此支持,砥礪互進。

付蔚華的父母在兒子兒媳工作繁忙,無暇照看孩子時,不顧年事已高,毅然肩負起接送孫女上學的重任。如今,付蔚華的女兒已經上高二了,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身上滿滿的都是正能量,學習之餘經常投身公益活動,把愛與陽光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有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付蔚華把全部身心都撲在了他所熱愛的工作上。除了醫術精湛,他也是科研能手,主持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應用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計劃在內的多項科研課題,發表了十多篇SCI文章,同時也是多家中英文期刊雜誌的編委或通訊編委。他在實體瘤的免疫治療及器官移植的免疫耐受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後記

把愛好做成事業,是一種幸福。付蔚華教授就是這樣的人。“我就是愛當醫生”“我熱愛治病救人的這個職業”“因為熱愛,所以從來感覺不到辛苦。人生的價值就在這忙忙碌碌中”……從付蔚華的言談話語中,筆者深切地感受到他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職業由衷的熱愛。他在孜孜矻矻的付出與奉獻中,享受著治病救人所帶來的那份幸福。付蔚華身上所體現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就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